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清照的词作中,用语多喜重复。笔者经过严谨地统计发现,“酒”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53%,“雨”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36%,“瘦”(含“憔悴”)字出现的篇目约占总篇目18%。“酒”、“雨”、“瘦”字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那么它们也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字眼了,必定蕴含着更深的意义,这不仅仅是用语的习惯,隐隐地还有一种象征的意味。本文通过对“酒”、“雨”、“瘦”字的论证,揭示了其深层次的文学的、思想性的、性格的,甚至语言学的真正内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报刊标题中的“用”字短语。从结构上看,“用”字短语为半自由短语;从使用上,则主要用语标题。本文讨论了“用”字短语的语义功能、特点及标题语境的实用性,从而揭示这类短语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3.
提到年轻人用语,常被人们说成是语言的混乱,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大多数人还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语言产生于社会,反映着与之产生背景相对应的一些社会现象,年轻人用语如实地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日本人的价值观,决非人们所认为的“无意义的、错误的语言”。本文着重以日本社会中年轻人用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与年轻人用语有关的各种社会语言学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探求现代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对于社会的态度及其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长、宽、高是计量用语,三者的乘积则是物体的体积。数学教师与计量用语,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若用它们来描述数学教师的形象,倒是有一番情趣。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必须“长”“宽”“高”三者兼备,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数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常常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十年动乱中的“文革”用语,便反映了“文革”期间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社会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与当时的社会动乱,“文革”用语与现代语言迷信三个问题的探讨,寻求“文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语言使用的变异与社会诸因素变异的关系。一、“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是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环境,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使人们产生许多错误认识。“文革”用语就反映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强,用语严谨、准确的科学。因此,数学命题中的每一字、词都有它特别确定的含义,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中的字、词意义教学,做到“咬文嚼字”、“逐字推敲”,让学生把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弄清、想透,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意命题中相近词的含义,如:“正整数”与“自然  相似文献   

7.
我国最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通过学习常用逻辑用语,使学生能“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常用逻辑用语这部分内容由“命题及其关系”、“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和“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三部分组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错误,现整理出来,与同仁们共享.  相似文献   

8.
“藉”字使用的不规范,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作为“借口”、“凭借”等用语中“借”字的繁体字,“藉”字还仍然大量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本文重点对“藉”字使用不规范的原因加以讨论,并对“藉”和“借”的用法和表义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9.
社会用语具有短时高效、急功近利,恣意模仿、惯性突破,构思奇特、表达新颖,地区性和行业性等特点.社会用语本身是一个多元载体,因而社会用语的规范应该具有多元性.社会用语的规范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概念,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哲学)等三重维度进行过论证。但是,从《哲学的贫困》开始,马克思以更为科学的用语,逐渐替代了“市民社会”概念。这种“市民社会”概念在哲学中的被替代,凸现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意义。市民社会是在近代从政治杜会中分离出来,是从事物质活动的商品的经济社会。我国从未出现从政治社会中分离出来的市民社会。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以培育、发展和形成我国的市民社会为社会组织载体。当然,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冲突,规定着在培育我国的市民社会中,要注意克服其缺陷,用社会主义政治社会的人民性调节市民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联网及报刊媒体中悄然出现了一大批与“宅”相关的新词新语。时代赋予了“宅”字新义。本文从“宅”字的词义衍生模式的特点、“宅”的词义演变和词性以及“宅”字新义产生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等方面对“宅”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社会责任观源于经济学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在引入这一概念之后,法学家们运用法学理论对之进行了改造,形成今天的公司社会责任观。公司社会责任不是一个简单法律用语,而是代表着一种观念在公司法律制度上的诞生,其产生有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变革的背景,本质上是20世纪“社会观”的兴起对公司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翁炫  梓轩 《同学》2004,(11)
“哈”字,最早源于闽南话,是中国台湾青少年的流行用语,意思是“非常想要得到,近乎疯狂程度”。“哈日”、“哈韩”就是近几年兴起的时髦新人类用语。要“哈”一样东西,往往就会全情投入,从穿着打扮到思想行为都要彻底来个“零”距离相似。  相似文献   

14.
美国俚语的产生及其社会功能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俚语是相当特殊的言语形式,它既有别于语法不规范的用语,又不同于乡下用语,更不是亵渎言语。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俚语与正式场合下使用“体面”标准方言形式相去甚远,但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爱用俚语不乏其人,现代美国俚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种亚文化群体的存在是它产生的主要条件,它反映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今俚语的“创造和消费”日益风行,其社会功能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张昀 《文学教育(上)》2010,(10):146-147
一、有关“广告”与“广告用语” 随着现代社会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工具日益渗透人们的生活,广告,可想而知,必然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用语呈现出一种空前活跃的发展态势.对学校教学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语言.促使教学语言健康发展.文章将社会用语纳入到教学语言研究的视野中.探讨了教学语言和社会用语的交互关系.总结出新时期教学用语吸纳社会用语的规律和原则.为教师正确、科学、规范地吸纳社会用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一、释“贰”《左传》一书用“贰”一字的频率较高,全书共用了九十多次。其中“贰”字前后与不同类词相配搭的竟达五十种之多。若想把“贰”字的含义来龙去脉搞清楚,必须追根溯源。据周朝晚期金文,“贰”的字形形象是人用大斧子把贝一劈两半,可见,把东西一劈两半即“贰”字本义的源头。据战国时期郘大叔斧和中山王壶上的记载,“贰”从字形上看也是把贝劈开。《说文》云:“贰,副益也从贝式声”,“副,判也从刀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 “物理”来自“生活”, “物理”服务于“生活”和“社会”,这样才能学得“活”,学得“有用”,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教学之“要义”吗?教材中的“生活、物理、社会”正是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产物,由是,我们还能视之为“鸡肋”吗?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感到:教科书中的“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素材。若把“生活、物理、社会”的内容与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谈谈笔者使用“生活、物理、社会”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公用、元认知视角研究致歉类用语,对比英、中两国在致歉类用语方面的变化,对于谴责文化流行的当今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0年来,英、中两国在使用致歉类用语时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由原来的习惯使用致歉类用语逐渐变的谨慎,甚至成为艰难的言语和行为;而中国则普遍使用致歉类用语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大学成为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蓝图规划中的一个相关部分。在这个进程中,最具独创性的参与者就是所谓的“大学改革运动”,作为一项“自低层”和“从内部”发起的反对旧制大学的“社会及政治制度”(这里借用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前对社会批判的用语——译者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