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表明,在为数不多的日语格助词中,"に"和"で"的使用对中国日语学习者而言,是经常出现错误的。而历年关于二者的先行研究,多注重二者表示场所时的用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用法。本文主要围绕格助词"に"和"で"表示原因时发生的偏误现象,进一步对二者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及研究,并总结发生偏误的主要原因,以期对中国日语学习者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出现偏误类推的现象。汉语初级学习阶段的留学生由助词“了”的习得偏误类推致其否定形式“不”和“没”的偏误,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笔者对初级学生作业和言语交际中出现的与“了”相关的“不”和“没”的否定句的偏误进行了归纳,并发现由“了”的习得偏误类推出的“不”和“没(有)”否定句习得偏误的原因所在,即:学生对动态助词“了”和语气助词“了”所表达的动作态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文章试图通过归纳学生的偏误类型,找到“了”与“不”“没(有)”的搭配使用规律,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类型化的讲练,使学生在初级阶段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建议教学和编写教材时对“了”这一语法知识点的呈现更加细化,将“了”的教学与“不”和“没(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黄薇 《文教资料》2012,(29):43-44
本文对以越南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程度副词“很”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借此发现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学习者及对外汉语教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副词也本身意义较为单一,用法相对简单,对于汉语为母语者不存在学习和使用上的难点,因此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蒙古国学生使用副词也存在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错误,即无论表意如何,习惯性将也置于第二分句的句首或第二分句主语之后。笔者通过语料分析、问卷调查并且通过与蒙语中表义相同的Бас;ЧБас;Мθн对比,归纳出偏误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老挝学生作文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结构助词"的"使用偏误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他们习得该语法项目的偏误类型,运用标记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分析了偏误成因。结合偏误的具体统计数据及偏误成因,归纳了老挝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的"的难点,即"的"和"地"、"得"的区别,"的"字短语的使用,称谓性定语的使用语境,多项定语中"的"字的使用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摘要]本文使用中介语语料库和纸笔测试等方法,对日本学习者“了2”的习得进行系统考察。考察发现:句末助词“了2”的偏误比动词后的“了1”要多;“了2”的偏误主要是“遗漏”和“误加”;“遗漏”主要受认知难度的影响,“误加”源于日语迁移;学习者初学时把“了2”看作日语的“ ”,之后逐渐以日常意义上的“变化”来理解“了2”;学习者先习得的是一部分“了2”,“了b”的整体习得要比“了1”晚。  相似文献   

7.
黄薇  彭杰 《考试周刊》2012,(81):14-15
本文对以越南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时间副词“常(常)、往往”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借此发现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学习者及对外汉语教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与结构助词“的”有关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词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结构助词"的"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文章在汉语本体及"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讨了不同学习阶段的维吾尔族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时的表现,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孙瑞 《语文知识》2012,(4):44-46
副词在和助词着在语法意义上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通之处表现为,它们拥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延续性]。相异之处表现为,它们存在两组对立的语义特征——[+事件判断]/[状态性质];[+存续性]/[+持续性]。副词在的语法意义可以界定为事件处于存续状态中;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可以界定为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与汉语相比,特点之一是助词特别多,并且日语的格助词很多,用法复杂,是学习日语的难点,格助词"が"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本文将对格助词"が"的用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日语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相关语料统计与分析显示,泰国大学生在习得汉语结构助词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有三类:遗漏偏误、误加偏误和误代偏误。性别、年级、华裔与否等是泰国大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年龄、动机和学习策略等个体变量是影响泰国大学生汉语结构助词习得的众多变量群中最重要的变量。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与汉语相比,特点之一是助词特别多,并且日语的格助词很多,用法复杂,是学习日语的难点,格助词"で"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本文将对格助词"で"的用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日语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初级水平日本学生"被"字句习得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得到各种偏误分布及比例。然后采用"偏误分析"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着重从"施受关系、标志词使用、谓语动词、语序、句式误代"五个方面对偏误语料进行具体归类研究,得出偏误类型,探讨学生的习得难点及先后顺序;并从语际干扰、教材语法点及操练形式安排、学生交际策略等方面对偏误成因进行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偏误分析要考虑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对象不同,表现出来的偏误也不太一样。越南留学生"了"字句习得有遗漏偏误和误加偏误两类,习得的情况为:(1)初级阶段对"了2"的掌握比"了1"要好;(2)中级阶段是最模糊的阶段;(3)中级阶段以后,后期的偏误主要出现在"了1"上。母语的迁移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严娟娟 《考试周刊》2013,(87):89-90
日语与汉语相比,特点之一是助词特别多.日语的格助词很多,用法复杂,是学习日语的难点,格助词“に”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本文将对格助词“に”的用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日语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严娟娟 《考试周刊》2014,(87):79-80
日语与汉语相比,其特点之一是助词特别多,格助词也很多,用法复杂,是学习日语的难点,格助词"に"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本文将对格助词"に"的用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日语学习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拟在梳理近年来在日语学界对日语格助词"で""に""を"的语义及习得研究的研究特点与研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日语格助词"で""に""を"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述评,为今后日语学界在研究格助词"で""に""を"的语义结构以及习得研究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并得出在今后进行关于日语格助词"で""に""を"的习得研究上,可以使用多样性的研究方法,比如通过收集大量的口语语料进行分析,并与书面语语料进行对比,探讨口语与书面语之间三者习得顺序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整体性分析表达场所意义的格助词"で""に""を"的习得顺序以及偏误类型。  相似文献   

20.
副词“也”本身意义较为单一,用法相对简单,对于汉语为母语者不存在学习和使用上的难点,因此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蒙古国学生使用副词“也”存在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错误,即无论表意如何,习惯性将“也”置于第二分句的句首或第二分句主语之后。笔者通过语料分析、问卷调查并且通过与蒙语中表义相同的“ ”对比,归纳出偏误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