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敏感性要靠生活这块磨刀石来磨砺新闻的敏感性是新闻工作的灵魂,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它有的时候在很短的时间偶尔得之,有的时候则需要漫长的岁月来磨炼,即使是靠一时灵感得来的新闻敏感,也要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不断地总结提高。灵感是有的,灵感,适一时之变,非悠久之用。持久的灵感来源于丰厚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基本功,靠我们对生活点点滴滴的观察和对新闻事业孜孜不倦地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2.
3.
4.
同行们常说,新闻敏感是记者政治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这句话动态地描述了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在工作过程中的活化、升华和运用.换句话说,它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但是,只有动态的描述,还不足以说明和理解新闻敏感究竟为何物,它的实体应该是从新近发生事实中筛选、发现、识别、衡量新闻价值的一种特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吴越明 《视听纵横》2004,(4):120-120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叫新闻眼、新闻鼻、第六感官;而在我国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新闻敏感是新闻记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新闻记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1.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2,及时判断某一事件是否能引起受众的广泛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新闻敏感。 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新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新闻采写的数量和质量。新闻敏感强,就能抓住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就能摸到“活鱼”,就能写出上乘的作品。从这个方面说,新闻敏感的强弱甚至会决定一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命运。所以每个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年轻的记者、编辑必须增强新闻敏感,从而能够准确、快速地捕捉到新闻。  相似文献   

7.
8.
9.
范莉 《新闻前哨》2002,(9):24-24
新闻敏感从哪里来?靠天生的聪明和一时的灵感都不可能。一名记者应该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而不是冷漠待之。美国的一位新闻学者说:“记者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都好奇”,这是对新闻敏感最通俗的概括。作为记者对周围事物要多看、多问、多打听,可以说保持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新鲜感是新闻敏感的先决条件,而要保持这种新鲜感,就要求记者经常注意周围的情况变化,特别是一些异常现象。但如果没有新闻敏感,记者对周围事物的变化很可能会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国家,干新闻工作,当记者、做编辑,应当具有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语言敏感。政治敏感,反映着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人群关系的把握能力;新闻敏感,表现为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捕捉能力;语言敏感,体现出对人民群众鲜活语言的吸纳能力。这“三个敏感”,“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林森 《视听界》2002,(2):23-23
提起新闻敏感,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仅仅把它和新闻记者联系起来。事实上,广播电视编辑有没有新闻敏感,是和新闻记者同等重要的,有时甚至超过了后者。记者常常在事先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捕捉、采写新闻。编辑则常常在事后想点子,即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去鉴别、挖掘新闻。他们常常面对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发现的艺术。”谁最先发现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谁的手中。即使是显性新闻,如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新闻、大庭广众面前发生的事件,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及随之带来的变化等等,除媒体不同而采用的新闻语言、表现方式等不同外,不同的记者对同一事件的观察、认识和报道的角度不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新闻报道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而那些隐性新闻,即被显性新闻掩盖着、在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4,(10):79-79
赵波在《中华新闻报》上撰说,根据本人多年从事社会新闻报道工作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宋朝诗人苏东坡诗曰:“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唐朝诗人卢纶说:“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些诗句说明,不同的动植物对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特殊敏感。生物学的某些规律,与人类活动中的某些现象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人的任何创造性劳动,都离不开人的职业敏感。从事新闻工作也是如此,更离不开新闻敏感。正确把握新闻敏感的内涵新闻敏感就是指发现、鉴别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也就是说,采写者善于在一大堆事实中,特别是在不被人注意或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出有重要价值的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WTO,可以预想,我们的媒体将面对怎样激烈的竞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媒体也越发需要高素质的新闻记者。 真正的新闻记者,不但要具备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更需要具备准确、生动表达新闻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和“语言敏感”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性就是指记者(通讯员)发现和鉴别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与人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国外新闻学称之为“新闻鼻”,就是对新闻的嗅觉。也叫“第六感”;前五感指记者(通讯员)天然具备的眼、耳、鼻、舌、身。  相似文献   

20.
靖鸣 《新闻传播》2005,(9):42-44
新闻工作从采访到编辑,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新闻敏感,新闻敏感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始终,具体表现在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过程中,以及编辑的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组织稿件,组织版面(节目)等等。大量的新闻实践也充分说明,不仅在记者的发现,捕捉新闻和表达新闻事实的诸环节需要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