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南昌陆军学院的新闻干事。记得初次来军报时,一些老新闻干事便来传经:“找编辑编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找版面编辑。因为编辑编的稿件太多了,而版面有限,不找版面编辑落实,最终会前功尽弃。”我想也是这个道理。院校组编辑姜宁了解我这个想法后,也许看到我这个“朽木”可雕也,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今后采写稿件,我给你制订一个标准,就是要写我们编辑不得不编发的稿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是编辑不得不编的稿件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和编辑的不断开导,我逐渐开窍了,注意从报纸上学…  相似文献   

2.
碰壁之后求精品写稿就要写出精品来,这是袁丹君经过痛苦的碰壁之后反思总结出来的。1991年7月,他由一名连队排长到团政治处宣传股当了一名兼职新闻干事。当时团里的新闻报道工作处于师里最落后的地位,为了尽快扭转这种落后的局面,几乎每天都要写一篇稿子寄往报社,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绝大部分稿件如泥牛入海。压力、痛苦接踵而至,在徘徊中他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干新闻这块料。当时的师宣传科长韩强毛曾是一名老新闻干事,在看了他的底稿之后,对他说:“你的稿子之所以很难见报,就是缺乏精品意识”。对于他来说,科长中肯的批评…  相似文献   

3.
编后,是编辑人员经常用到的一种精炼短小的评论性文体。恰当地给稿件配发编后,不仅能深化稿件的主题思想,给读者以启迪,而且还能够活跃报道形式,增强受众的阅读兴趣,达到扩大新闻效果目的。如果把新闻报道比作“画龙”的话,那么给新闻稿件配发编后就是给龙“点睛”。写好编后,是每个编辑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农村知识青年,也是《新闻知识》的一个忠实读者,喜欢写新闻报道,高中毕业回农村后,便主动将当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写成稿件,寄送给新闻单位。几年来,我写的稿件,县广播站采用了一些,有的还登上了地、省级的报纸。当地的一些群众看到电台、报纸都采用我写的稿件,便称我为“秀才”。  相似文献   

5.
“我上任后,要让我们团的新闻报道走在集团军的前列。”1992年11月23日,傅开强向团党委立下了“军令状”。他上任第一年,果然实现了诺言。他被军区评为通讯报道先进个人,荣立了三等功。当有人打听傅开强的成功秘诀时,他爱用简短的话语回答:开弓没有回头箭!万事开头难。写新闻是份苦差事,当傅开强正儿八经地坐到办公桌前,才感到这碗饭不是好吃的。几十篇稿件寄往报社,竟没一篇肯出来“露露面”,这下可急坏了他,倔劲一上,便蹬车到了济南。报社一位老编辑热情地接待了他。当老编辑仔细看完他随身带来的稿子后,便耐心地给他讲新闻…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矿灯充电工,业余时间爱写作。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新闻知识》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更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是1987年开始学习新闻写作的,刚开始写新闻报道时,和广大初学者一样,一味追求稿件数量,不懂得稿件的质量,认为“万箭齐发,必有一中”,抱着打彩碰运气,整日地写呀,写呀!结果,一年采写了上百篇稿件,大都石沉大海。偶然有个“豆腐块”发表,也是经过编辑精心修改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对约稿应注意把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社的编辑同志有时会通过给通讯员写信或打电话等形式,约写某方面内容的稿件。这种报社编辑按照宣传需要,让通讯员(或特约撰稿人)提供某一方面内容稿件的过程,就叫约稿。约稿具有可以增强新闻时效、满足报纸宣传需要的优势,但有时也潜伏着某些隐患。去年下半年,根据宣传需要,笔者曾向某单位的一名新闻干事约写了一篇关于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方面的稿件。可稿子在报纸登出后不久,有的读者就打来电话或写信给报社,说稿子与事实不符。后经查实,主要是由于这名干事在接到编辑约稿的电话后,未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凭个人感觉和所了…  相似文献   

8.
8年前,江苏一家报社的一名编辑在给一个叫李玉银的函授学员写鉴定时,特意加了这么一条评语:该生在写作方面很有发展前途。8年后的今年,此语真的得到应验:李玉银当上了北京军区某高炮旅的新闻干事。李玉银是1990年3月从山东利津县来到塞北军营的。部队火热的生活激发着他的创作欲望,新训期间,因在被窝里打着电简写稿的他被班长善意地“克”了好几次。1991年3月,他调进了政治部报道组。能有一个专门从事写作学习的环境,这对李玉银来说如鱼得水。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完全是两码事,他写的新闻稿件一次次被新闻干事“枪毙”了。于是他首…  相似文献   

9.
翻开海军北海舰队某基地后勤部的荣誉册,其中新闻报道工作可谓光彩夺目,3年来,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2100多篇。知道底细的人都说,这和后勤部政治处主任王殿斌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分不开。(一)王主任曾说过:“新闻报道抓不好,不能算个好领导。”在他千头万绪的工作日程表上,新闻工作总是摆在突出位置。他专门有个新闻线索记事本,每年的报道思路列成表,每季都有具体的采访计划。后勤部机关大交班会专门列了一个“新闻干事座”。王主任说,不是让新闻干事通过一次会写出什么大稿件,而是让其了解全局,掌握动态,为采写打下基础。部里…  相似文献   

10.
谢顾问:每逢我写了稿子拿给新闻干事看时,新闻干事总是说“稿子平淡”;倘若寄给编辑,编辑也会因其“平淡”不予编发,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克服稿件平淡呢?战士张正军张正军同志: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淡则无奇无趣无味无价值。因此,平淡确实是写作之大忌。然而,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平淡又是个常见病、慢性病,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急于求成。克服稿件平淡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窍门,只能靠自己在写作实践中摸索。这里,我只能提一些方法供你参考。一、事例要精选。一般…  相似文献   

11.
新闻干事:培养人才热情高。春夏之交,繁花似锦。周末晚上,政治部会议室里仍旧灯光通明。台上,新闻干事正在给大家讲述近期报纸的宣传动向和要点,台下,几十名机关干部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时不时还有人在笔记本上作记录。半小时过后,新闻干事又对本周的线索、稿件进行了综合讲评,并逐一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写作中的问题。像这样的新闻报道讲评会,他们每月都举行,机关干部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位报社编辑曾称赞这个旅的机关干部说,随便找一个机关干部谈一谈新闻报道工作,都是一套一套的,很在行。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槁报道。早晨,…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三十四中队党支部认为,写新闻报道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一可以培养学员的写作和思维能力;二可以通过写新闻报道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中得到启发,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三可以鼓舞士气。为此,中队便请院里的新闻干事和地方编辑记,利用节假日进行新闻报道培训,还订阅了十余种报纸及《军事记》、《新闻写作》等杂志。  相似文献   

13.
济南军区某综合仓库政委战增忠深知新闻报道对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虽说在政委的岗位上工作繁忙,可他业余时间总是笔耕不辍,他凭着挤时间“爬格子”的这股热情,结合工作写报道,先后有近百篇稿件分别被《解放军报》和《前卫报》等报刊刊用。战政委在新闻报道中从不摆政委的架子,他乐于当学生。有一次,战政委写了一篇稿子,让报道组的同志修改,战政委像学生似的走了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稿子请报道组郭干事修改。看着政委那样诚恳,郭干事看完稿子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后,便大刀阔斧地改了起来。战政委说:“搞新闻首先要做到谦虚、好学,在知…  相似文献   

14.
一位解放军报的资深记者到某单位采访,单位的新闻干事拿出一篇洋洋数千言的稿件请其指点。记者还没看完,便对这位新闻干事说:“你的稿子里至少有20条新闻线索。每一条都是一篇相当精彩的稿子。”新闻干事茅塞顿开,抛开原稿,重起炉灶,一气写出十多篇篇幅虽短却有较强的思想性、针对性的稿件,篇篇精彩,篇篇新颖,受到军报编辑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1月,我报名参加了1991年的军报新闻函授。每次教材一到手后,我都细细地读上好几遍,边读、边看、边写、边想、边领悟。“成才之路”、“成才足迹”、“通讯员园地”等栏目,时时用名人的话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渐渐地,我通过学习,弄清了什么是新闻的5个要素,怎样选好新闻的角度,怎样写好新闻题材,怎样写好通讯、消息。慢慢地,我开始尝试写一些新闻。由于有一定的基础和新闻知识,所以,我自己写的第一篇新闻稿件“一弹四中”,在《人民军队》头版头条刊用。当我拿起第一份散发着墨香的新闻稿件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相似文献   

16.
580多篇刊登在省级以上报刊的新闻作品,20多本新闻作品获奖证书,南京军区新闻报道一等奖、南京军区联勤部新闻报道特等奖……一连串的荣誉,记述着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政治部宣传科干事蒋守昌从事新闻工作8年来的不凡业绩。苦心“作为新闻工作者,每一篇稿件都必须事必躬亲,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第一线采写,与基层官兵同甘苦、共患难,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能吸引编辑,打动读者……”这是蒋守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8年来的真实写照。 1993年,当时他在福建省军区海防某团当战士报道员,人民前线报社组织…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孙向晖报道:近两年来,烟台警备区船运大队新闻报道工作,在军内外各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1000余篇,无一猎奇新闻,大队连续网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是该大队着力抓好报道队伍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结果。多年来,这个大队领导始终把新闻报道工作作为“龙头工程”,常抓不懈。一段时间来,大队领导发现,由于受社会街头小报、猪专刊物的高稿酬的影响,个别作者热衷于写猎奇作品。致使这种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部队,使部队少数报道员不安于写“豆腐块”、“火柴盒”之类的稿件。为此,大队领导针对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8.
菜集团军把提高团以上单位的新闻干事的业务素质作为加强新闻报道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最近集中旅、团级新闻干事进行了为期对天的培训。通过培训,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经验,提高了报道队伍的整体素质。他们针对团以上新闻干事大都是由排长改任,普遍是半路出家,没参加系统新闻业务的学习,写稿质量不高的问题,聘请了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的编辑、记者授课,进行了46课时8个类别的理论学习,系统地学习了怎样搞好采访,怎样写好消息、通讯和典型报道等基本知识。他们针对一些新闻干事不会选角度、不会抓重点、不会抓“活鱼”等问题,结合具体…  相似文献   

19.
李琴  武天敏 《军事记者》2003,(10):15-17
军事新闻报道不拒绝“人情味”,相反,“人情味”增添了军事新闻报道的人文色彩。《无情未必真豪杰》的作者,结合自身编辑实践和体会,既在理论层面回答了军事新闻要有“人情味”的原因,又在操作层面回答了怎样写好有人情味的稿件。  相似文献   

20.
顶着压力上     
“一个副军级单位,让一个小战士负责新闻报道工作,行不行啊?”去年9月,当我一下子被推到了工程兵工程学院新闻干事的位置上时,不少人的心中都升腾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记得那一天,宣传处长出身的系政委郭宗达大校对我嘱咐了又嘱咐才将我送到政治部报到,政治部副主任张训彩大校又在他的办公室里与我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才亲自将我领到宣传处。尔后,宣传处长、原任新闻干事一遍遍地向我介绍着学院历年来新闻报道工作的情况,末了又加了一句沉甸甸的话:“小王,在咱们学院的历史上,拿战士当干事用你还是第一个,你可千万要争气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