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位诗人访问海南时,被那婆娑多姿的椰子树所倾倒,想写一首赞美的诗歌。他苦苦寻思,怎么样比喻呢?它像棕相吗?像芭蕉吗?都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火花一闪,诗人的情感被震憾了,挥笔写下:“椰子树像什么?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桐,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这首小诗富有哲理。实际上一种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发现“我”,认识“我”,塑造“我”的过程,那么“风格”二字也便是一个站着的“我”了!通讯员写作如果太像别人也就失去了自我,这道理跟前面说的那首小诗的写作一样,我对这些也有粗浅的理解。通过实践我也明白…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编辑部收到市人民政府转来的一封署名“胡同一市民”的信,讲的是“胡同里的议论”,希望“报纸不要只报喜不报忧”。 “北京的日报晚报整天报喜不报忧,净拣好听的说。 “比如说清华池一经改装,洗一次澡80元,引起附近百姓们反感,偏偏你们不知趣,登了一段《京城又一好去处》。百姓们有几人肯花80元洗一次澡?……你们能想到老百姓的难处吗? “老百姓买菜都发愁,你还宣传高消费,实在太不知趣。另外报纸上最好少登平均每人存多少钱,平均每人住几平方米,平均每人吃多少肉,你登一次就找一次骂,你说何苦呢?” 信中发了一大通牢骚,有些话相当难听,但却令我汗颜,促我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党报优势,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过年都喜欢在自家门窗上贴上吉利画和字,我小时看见人们在门窗上贴“福”字都是正着贴的,现在时兴倒着贴。我向人请教他们为什么倒着贴,答曰:“现在人家都这样贴,意思是福到了。”我挺纳闷,那不明明是把“福”像倒脏水一样倒掉了,或是把“福”打倒了吗?这不等于说一个好朋友到你家来,正着走不行,非要倒过来头朝下、脚朝上,用两只手走路才能进你的家门吗?这可能吗?这样,你虽心想吉利,实际却是大不吉利呀!这件事很小,但是它却反映了我们有的人在思维上的误区。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糊里糊涂听从一些歪理去做一些…  相似文献   

4.
有位诗人访问海南时,被那婆娑多姿的椰子树所倾倒,想写一首赞美的诗歌。他苦苦寻思,怎么样比喻呢?它像棕榈吗?像芭蕉吗?都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火花一闪,诗人的情感被震撼了,挥笔写下:“椰子树像什么?不是芭蕉,也不像棕榈,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NB)在经过安检时,被告之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你会做何感想呢?如果坐在你身边的旅客,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你会不会有像见到恐怖分子一样的感觉呢?你也许会说,“别开玩笑了,不就是笔记本吗?有那么可怕吗?”  相似文献   

6.
思想的闪电     
《大观周刊》2010,(45):53-53
Chisto bal Balenclaga(克里斯托巴尔·巴伦西亚加)就像他的设计作品一样清高脱俗,他曾说“世俗的娱乐消遣让我害怕,在那样的时刻,我感到自己是属于别人的、是被要求的,那不是我要的”。喜欢离群索届,他不喜欢喧嚣,也无心在生意上耗费精力,唯有不断地完善其创作才是他最大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感受生活     
感谢这个颇有“新概念”味道的作文题,让我回忆起我昨天的经历。如果没有它,我想我一定还在埋头苦读,而绝不会“浪费”点滴的时间真正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发生在昨天──2000年10月20日这普通的一天,发生在我身边的看似普通的小事。当然也不会受到它们带给我的一些启示。 一、生活不是选择题 中午放学,看见路旁有几个大人在逗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小孩子白白胖胖特别可爱。大人们一直在问小孩子:“爸爸妈妈哪一个最喜欢你呀?”“两个一样喜欢。”“那你是喜欢爸爸呀,还是喜欢妈妈呀?”小孩歪头想了一会儿,不吭声了。大家都夸…  相似文献   

8.
就像我小时候喜欢把母鸡分成下蛋的与不下蛋的一样,我把女人分成两种:戴墨镜与不戴墨镜的,我知道这种分法是简单了些的,可对我来说却太明白了。 我对戴墨镜的女人没什么成见,连叫驴都可以戴眼罩,女人怎么就不可以戴墨镜?那是姑娘们爱美的表现。直到一天我坐112小巴,同座的女人给另一个人打手机:“哎哟刘大哥你在凯宾斯基门口等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这段名言,常常背诵它: “一根木棍,上面挂满了柑桔、鸭梨、苹果、柠檬……一棵果树,它的嫩枝上无花无叶,而只绽出一些绿芽……让我来选择吗? 我想,这应该是简单的选择。然而,我又疑惑:这真是简单的选择吗?”喜欢读它,常常背诵它,是因为它提示的这种选择并不简单,作出睿智的选择也非  相似文献   

10.
同桌     
我的同桌故事多,我的同桌真快乐。可不是,每天他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好像每天都吃了“开心果”似的。他喜欢唱歌,是个名副其实的“追星族”,每天都搅得我心神不定。可当我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的记事本时,才觉得他其实并没有那么疯狂。他把许多歌词改了改,变成自己想说的话。他这样锻炼自己,有什么不好吗?尤其是他的一句“我喜欢音乐是为了陶冶情操,让我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原来他和其他歌迷不一样。他在狂热中没忘记自己是谁。从那以后,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听他唱歌,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和他接触多了,…  相似文献   

11.
之前,我一直以为茄子是吉祥物,或说,它有着非常的含义,就像母亲高兴时喊“乌拉”一样。母亲学过俄语,她说,俄罗斯人快乐的时候,喜欢挥舞双手,大喊乌拉。记得我第一次在餐桌外听到别人喊“茄子”是在小学。那时,我在  相似文献   

12.
“你喜欢什么书?”这个问题我本来答不出,现在试一试。先说空话,再举实例。我所喜欢的书就是读了和没读不一样,而且还可以时时再读,每次都和没再读不一样,因此心里很高兴,这样的书我喜欢。我不喜欢的书是读了和没读一样,也不想再读,若再读还是等于没读,因此心里不高兴,不用说,这样的书,不读也知道讲什么的,我不喜欢。举一个例就是《论语》。小时候读过,和没读过不一样。有些话,有些  相似文献   

13.
有一年我很荣幸地被评为劳模,并随省上组织的参观团到南方去参观学习。但令人尴尬的是,一开始同行的劳模们总以为我是“带队干部”。因为他们不管男女衣着都是那么地朴素相象,独我一天一样地换;他们无论老少的脸上都是黄黄的本色,我却将自己的一张小脸抹得红红白白,跟广大劳模确实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后来熟识了,不再受“排斥”,可他们仍坚持说我“不像”。我被说得莫名其妙,糊里糊涂,“不像?不像谁?”难道有人为劳模画了图影,像了才能当,不像就不能当?  相似文献   

14.
寓言小故事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相似文献   

15.
“累吗?”“相当的累啊!”“怎么看上去很疲惫?”“天天早上6点半起来,用急行军的速度赶到车站,然后像挤罐头一样站了2个多小时到单位,能不疲惫?”……  相似文献   

16.
“可能我和很多人都一样,从小到大完全按着别人的引导和脚步生活:从爸妈说要多吃多睡才能长得像别的孩子一样壮,到老师说要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仿佛只有别人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摄影记者对我说:世界上的报社总编辑,都是重文字,轻摄影的;而全世界的读者,却都是喜欢看照片,不喜欢看文字的。他说这是一位外国名人讲的。我当时对他说:外国人讲的就都是对的吗?文字和照片都是报纸不可缺少的左右臂,各有各的特殊功能,不能互相替代。搞好了,都受读者欢迎,哪一样搞得不好,读者照样不喜欢。从报纸的版面上来看,照片占据的篇幅不比文字多,但就重要性来说,正象举重运动员一样,缺少哪个胳臂手也不行,两手花的力量不一样也举不起,举不平。报纸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照片,也是不易显出特色的。后来,听说穆青同志对于文字与照片在报纸上的作用有“腾飞的两翼”的  相似文献   

18.
凡人各自可以有自己的主义或主张,并且由于各自不同的教育和嗜好,还会形成各自独特的行为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个性识别。可以说,人除了起名以外帮助识别的还有人的个性特点。编辑室主任的个性特点是什么?即现实普遍存在着的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的形象是什么?平时我听得最多的是两种说法:第一种把它称为“文字机器”:即整天带着厚厚的眼镜,埋头在一堆堆的文稿中改稿、读校样;第二种说法是“四不像”:既不像学者,没有那么高的学术水平;又不像商人,不懂市场规律,市道行情,不会做买卖;也不像出版商,没有那么大的经营权,自主权,更不像行政官员。  相似文献   

19.
“你实在不喜欢新闻,为什么读了四年本科;还要再读三年硕士?”每当别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只有一脸的苦笑:都是英语惹的祸。 六年前对新闻这个专业的选择,不是我的错,也和英语没有太大的关系。其时17岁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追求。于是乎,我的父母便根据他们关于“有前途”的理解,帮我填写了新闻系。在长江岸边  相似文献   

20.
创办《大学时代》之初,一位在期刊界摔打多年的朋友叮嘱我:“千万不要办一本只有你自己喜欢的刊物。”我当时很纳闷,办出来的刊物连我自己都不喜欢,别人还会喜欢吗?我没有对这个意见太上心。虽然做了一些比较周全的市场调查,但在刊物定位、栏目设置、稿件组织诸多方面,还是打上了浓厚的个人色彩。比如,我把《大学时代》的办刊宗旨定位于思想性和文学性,共分为5大板块“思想地带”、“生活几何”、“大学语文”、“人生锦囊”、“时尚状态”,在创刊号上花大力气约请了著名作家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为我们写稿。结果,刊物出来,第1期我们印了3万册,仅卖出去3000多册,大量退刊积压在仓库,让人欲哭无泪。这就是我们所体会到的“市场不相信眼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