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差异高天顺针对原来“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这种提法、这种导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教改课题。那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高校素质教育与“两课”教育是统一的,是互为促进的。实施高校素质教育,必须认识“两课”素质教育的实质,进行“两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好像“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样,“人”字的一撇象征无形的上层建筑,一捺象征有形的物质载体,“○”象征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环境信息,活生生的人和环境信息构成了人的教育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共同组成了素质教育○人结构。在素质教育○结构相标中,道德是灵魂,智能的根本,体质是基础,在素质教育○人结构重点中,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素质教育的两条“腿”。在素质教育○人结构环境中,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影响素质教育的环境信息链条,无时无刻不对○人产生着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师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化素质教育、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和人审美素质教育等。高校师德建设应包括敬业与乐业、爱生与奉献、育人与自育及言传与身教,亦即“师业”、“师爱”、“师能”和“师表”等几个主要方面。师德建设与素质教育是辩证的统一:师德建设对素质教育起决定作用,素质教育又能促进师德建设,要加强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五习法”与素质教育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陈钢本文所称的“五习法”,是指数学方面的“五习法”。即:数学的预习法、数学的学习法、数学的练习法、数学的实习法、数学的复习法。这里所言的“素质教育”,是特指数学学科方面的素质教育,而且,这种“素质教育”,是指后...  相似文献   

7.
“个性差异”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个性差异”与素质教育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一、“个性差异”及其对素质教育的意义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个性”(individuality)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概念。作为教育学概念的“个性”,笔者已有所述及①。本文试从...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性素质教育”就是“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与“未来世代研究”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而形成的素质教育新理论。可持续性素质教育从大尺度上来看,它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也关系到人的未来世代问题,或者说它始终贯穿着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大问题。可持续性素质教育包括终身素质教育与世代素质教育两个方面,大致上终身素质教育主要是关于当代人贯穿一生的素质教育,而世代素质教育则着眼于未来、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中国尚无一诺贝尔奖得主,一位著名的英国籍华裔科学家中肯的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到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由此,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研究中,人们对由“应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存在诸多疑虑,本对这些疑虑作了必要分析,认为不能因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存在联系就否定“转轨”;也不能以素质教育推进缓慢为由来否定“转轨”,“转轨”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而且其提法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走入误区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吴安辉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时期,提倡和加大“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已走入误区。首先,中小学素质教育侧重于人的素质的优化与提高,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包括尊重...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为素质教育发展献许献策的文章中,有一类呼声比较强烈,也值得深思。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认为唯有彻底改革高考,素质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代表性的说法有:“高考改革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考要全面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高考改革是新课改的钥匙”、“高考录取制度关乎高中素质教育的成败”,等等。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依然需要“指挥棒”……应试教育有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指挥,那么,转向素质教育要不要有一根“指挥棒”去指挥呢?笔者认为,这个回答是肯定的。素质教育需要“指挥棒”,这根“指挥棒”在哪里呢?从理论上泛泛而淡,这根“指挥棒”应该是人们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价、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教学系统三大因素。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应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高效”是素质教育的“特质”,实现“高效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径。素质教育的“效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其投入包括时间、物力、人力、脑力等投入,其“产出”也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等观点,无视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而片面地认识和理解发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片面地将其指向教育内部,这显然都是有失偏颇的,制约素质教育的因素繁多而复杂,大致可分硬性制约因素和软性制约因素两类,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各种制约因素,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能是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6.
“总结式素质教育”是指虚构或通过超出时间、空间、成效等实际状况,以总结的方式来杜撰或夸大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而求得上级和公众的认可或掩盖事实上的“应试教育”的“假素质教育”。本文拟就“总结式素质教育”的主要类型、成因作些粗浅的探讨。一、“总结式素质教育”的主要类型1、虚构型。即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但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便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编织一套素质教育作法与经验。领导的观念明明是“应试教育”的,可总结汇报时偏说如何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学校的作法完全是违背教育规律,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高举起素质教育的旗帜”、“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等等诸如此类的主张或口号,不绝于耳,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新时期十七年来(1977-1995)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实施过程(以下作“基础教育”),现在到了一个需要认真回顾的时候了。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设定这十七年来的基础教育主流或“本质上”、“基本上”、“‘根本上”是“应试教育”,不妥。但对所谓‘位试教育”的诉讼,已经有了权威刊物的判辞:“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新探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孙惠卿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对“应试教育”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应试教育”也有素质教育的因素,不能说“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没有好的素质。“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偏”,即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  相似文献   

19.
文检课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的作用朱雪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的结晶,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文检课属师范教育的能力课范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起着显著作用。文献检...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各有各类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正迈出可喜的步伐,但是也不家少数人对素质教育问题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对此,笔吁请这少数人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取道“渗透”之路,并通过对“渗透”的独特功能,素质教育的特点,人才培养的过程,素质教育的现状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实施教育走“渗透”之路的必要性,同时主要向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与受教育,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进行广泛“渗透”,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