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美感的学科。语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精神和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然而过去,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更多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在笔者看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学生美感的人文学科。如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多一点审美体验呢?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和践行。在学科课程中渗透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聋生语文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提升聋生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充分挖掘语文素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渗透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等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聋生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中进行生命教育重在方式,笔者就高中语文开展生命教育教学中采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知识传授和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面。因此,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探索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相似文献   

6.
所谓开放的心态,是指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眼界高远。处事平和,不为成功挫折所累,善容纳,善创新,有主见,有远见的心理状态。其典型特征表现为:一、开放的胸怀;二、开放的视角;三、开放的思维;四、开放的创造能力(或开放的创造欲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人文素质与精神层面的教育的任务,因而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追问一:为什么教师课改和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不高? 在我们抱着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这样一个目的推进教改时,发现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存在着应付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过观察课堂、访谈教师、访谈学生、召开教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教师在课改与专业成长方面,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要依照大纲、教材认真上课、多辅导、多付出,教学成绩也不会低,没必要搞教研、搞课改。产生以上认识的原因可能有:(1)受教师传统习惯的影响。人们的传统观念里认为搞研究是大学教师与科研机构的事,中小学教师只是教书的。多少年来,中小学教师是以“知识传授者”而不是“教育研究者”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备课主要从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和关注学生三个角度来思考。要重点明确一节课中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需要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预设课堂上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整个教学过程最优化.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卢声阳 《农村教育》2005,(1):120-120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的信息和知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动手操作能牢固掌握知识,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  相似文献   

10.
艺术新课程淡化了学科构界限和体系,打破了咀知识技能为主线的教学格局,建立了新的教学体系。它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学习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必备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建构学生一定的审美心理为原则,旨在努力找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能力和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结合点,通过入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的艺术学习,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理性的、和谐的、健康的体验,最终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突破单纯的只注意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善于用语言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学习,共同围绕教材创造和谐的情景,愉快的吸收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行能力的提升与训练。教师必须一改“一言堂”的作风,鼓励学生勤思多问,  相似文献   

12.
体验,即通过感官来感知,"是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是主体对所经历事件或生活的一种体认与感悟,是个体生命经验的结晶"。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一种尊重。如果我们能够把体验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赵洁 《教师》2013,(25):85-85
情感体验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情感体验与音乐紧密相连.要突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高中音乐教学应尽量淡化理论知识传授的痕迹,让学生在感受、探究、创新过程中主动提出对学习的需求,感动于音乐所带来的美.从而真正感悟生命的真谛,实现美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过程中,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三以一化”的指导思想: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已由学科体系向工作体系转化,其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需求。所以,中职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重新设置,其内容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变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再也不能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目前,中职教育尤其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面对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水平逐年下降的趋势,许多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出路,但有的仅仅是停留在依照普高的教学目…  相似文献   

16.
17.
长期以来,语文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学倾向。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位置,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怎样通过课堂结构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地使课时教学目标当堂实现;既能活跃学习气氛,增添教学生机,又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由以下五步组成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崔秋娥 《广东教育》2011,(11):46-46
现代语文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即寻找知识、情感与个体生命心灵的契合点。李顺尧老师在《爱恋: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与终级旨归》一文中告诉人们:“语文教学仅仅让学生爱‘语文’形体,音韵节奏,还不能让人爱到极致,而更让人心灵激荡、眷恋不已的是语言所承载传承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知识迁移的实质就是概括,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概括的过程。没有概括,学生就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学到知识;没有概括,就难以形成概念,那么由概念所引申的公式法则、定理、定义就无法形成。教育心理学者林崇德教授所说:不管是智力还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