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士杰 《班主任》2004,(1):45-45
邢德强老师在<班主任>2003年第3期上发表的<校园呼唤诚信>一文(下文称邢文),从"考试方式对学生的诚实品格和自尊心造成伤害"和"有悖诚信的班级管理方法使学生难以恪守诚信"两个方面,结合实际剖析了学校教育中诚信的缺失.邢文中的许多观点我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形式逻辑学原理阐明了几个关于数学命题的逻辑问题 ,指出了部分师专使用的两本教材中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年第10期刊登的《是C语言的“漏洞”吗?》一文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给出对该问题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文中指出了《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中所发表的《算术平均法的教学解释》一文作者的失误,并对算术平均法有关理论依据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贵刊1996年第3期刊登了《导体和绝缘体》一文,原文申设计了铅笔芯的实验:把铅笔芯和小灯泡串联后,接在一节电池上,小灯泡不亮,从而得出铅笔芯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把一节电池换成四节电池,小灯泡亮了,又得出铅笔芯导电了,变成了导体,并由此阐述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铅笔芯在电源改变的情况下导电性会改变。笔者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故作如下分析,以便和同行们共同商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卢正雄 《现代语文》2009,(2):134-13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模块二《离骚》一课,有两个注释,值得质疑。其一,“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此句,教材注释如下:“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替,废弃。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兰’。纕,佩带。申,重复,再三。揽,采集。茝,香草名,  相似文献   

7.
《挖荠菜》有霸气吗?———与李卫东老师商榷彭兴奎李卫东老师的《〈挖荠菜〉的随想》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9期)批评了阅读教学中“无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读后很受启发。但我不同意李老师对课文《挖荠菜》的理解。李老师不同意人教社《教师教学用...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节选了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第九章(ThePonds)的一部分,另外取名为<神的一滴>,这篇课文里有四个比喻句,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四个比喻句进行分析,就可拎起全文,上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四个比喻句别是:  相似文献   

9.
正曾有高一的学生问笔者一道课外题:若f:N*→N*为严格递增函数,且对每个n∈N*,都有:f(f(n))=3n,则f(1)+f(4)+f(27)=.笔者运用赋值法给出了答案63,学生意犹未尽,追问:如果n的数值很大时,如何求f(n)?f(n)有没有一般的表达式?笔者被问住了,思考良久未果.后来在同事指引下,在《数学教学》中找到一篇徐道老师写的文章《f(n)无表达式吗?》与此相关.徐老师解决了一位高三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用数学归纳法给出了f(n)的表达式.此文让笔者深受启发,探索出该问题的一个直接求法,并在该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来新夏教授主编的《方志学概论》是目前最有份量的一部通论性方志学论著。该书对方志学各个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精到的见解,但有些看法仍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12.
文献[1]从实际生活“课程表”出发,引出了周期性的直观概念,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贴切、接“地气”;文献[2]对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质朴、本色”是本节课的主旋律,诠释了中学教学改革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真谛。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献[1]中的例4关于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的个数的讨论有漏网之鱼,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物理化学中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等概念,与登载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上的《关 于开尔文公式推导方法的商榷》一文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一、“后明韩主”的传讹 著名的清明史专家孟森先生,在明清史学术领域内,贡献不少。他曾在1937年《治史杂志》1卷1号里发表过《后明韩主》一文,根据查继佐《罪惟录》第22卷的《韩主附记》,断定南明在弘光、隆武、永历三帝以外,另有一个“后明韩主”称“定武帝”的史实,从而  相似文献   

15.
近读《关于圆》*(以下简称文1)一文,作者认为"圆是平面内的那条封闭曲线""平面内的线都是一维图形"(见文1,84-85页),由此推出不仅是圆,平面内的图形无论封闭与否都是一维图形(见文1,85页"二"最后一段)。关于圆是一维图形的说法早已有之,以往也没有引起多少讨论,之所以如此,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八四年第二期发表了题为《民主、科学与法治》的文章。这篇文章就民主是目的抑或手段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从相当宽泛的历史角度,十分坦率地论述了作者的观点。然而作者对于自己据以立论的历史资料却又不很慎重,以致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界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 ,各地创造了不少的新教法(或教学模式)。对此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引发了不少的思考与争鸣。贵刊于2000年第2期发表了《反思“带着问题读”》一文 ,于第5期又发表了几篇相关的争鸣文章。拜读之后 ,对其中《“带着问题读”应改为“发现问题读”》(以下简称《改》文)一文的观点有不同看法 ,特此摆出来与《改》文作者商榷 ,同时 ,就教于小学语文教学界的同仁们。首先 ,《改》文认为“带着问题读”的教法 ,是“按图索骥式的教学 ,带着框框 ,限制(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8.
本刊1987年5期《判定M=n(n+1)的若干方法》一文(下称刘文)所叙内容作为初中学生数学竞赛讲座内容颇为合适。本着使刘文发挥更好的作用,特提出如下两个问题与原作者进行商讨。一、关于刘文中《判别式法》部分的例8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 0 0 2年第 10期P 4 3上 ,傅燕老师发表了一篇题为《减数分裂有无细胞周期》的文章 ,文中认为“减数分裂有细胞周期” ,笔者有不同看法 ,请傅老师和同行们斧正。首先 ,我认为应弄清“周期”一词的涵义。《辞海·上》P 4 5 8对“周期”作了如下解释 :①物体 (或物体的一部分 )、物理量完成一次振动 (或振荡 )所需的时间 ,通常用T表示。振动物体或振动量在经过一个周期之后 ,回复到开始的状态。②天体 (或其他物体 )再度回到某一相对位置或恢复同一状态所需的时间。可见仅完成一次“振动”而不再回到原先状态 (不具有连续…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92年第12期上登载的文章《谈物理量的突变问题》,(以下简称“突变”)中提到:“物理量的突变是指该物理量从某一值变到另一不连续的值历经的时间很短,以致我们认为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总结得到了:“在宏观领域,物体的能量不能发生突变的,决定一个物理量能否发生突变,要根据这一原理去考虑”的原则.对此我以为这一原则是很模糊的,若它是指总能量不发生突变,那么跟能量守恒定律毫无二致,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