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朝晖 《金秋科苑》2013,(10):108-108
调查表明,成人中每5~10年有25%~48%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后备大军"。"治未病"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糖尿病的未病阶段即糖尿病前期,而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群如能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往往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这是对2型糖尿病进行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 ,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由于对糖尿病认识的不足 ,我国糖尿病的发现率很低 ,约 3/4的患者患病未被发现 ,体力活动减少是导致 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实践告诉我们 :许多轻度患者不需用药 ,只靠饮食和运动治疗就能够使病情得到满意的控制。1 临床资料本组 45例 ,男 2 7例 ,女 1 8例 ,年令 1 8~ 68岁。 型糖尿病占 68%,79%的患者通过运动疗法 ,病情得到满意的控制。2 方法2 .1 运动量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是指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 ,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量 (相当于最大耗氧量的50 %~ 70 %)每次 …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病率在增高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在逐渐增高。在罹患糖尿病的初期阶段,患者一般多无特别不适症状,所以,有些患者即使知道自己血糖值偏高,但由于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也就不当回事。原发性糖尿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目前90%以上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多与遗传因素、饮食结构欠佳、缺乏运动、应激状态增多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这类患者病情轻、发病慢、症状不典型,多见于成人。糖尿病有三大并发症,一是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内科疾病为大家所熟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仅遗传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亦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患2型糖尿病的中国人30%肥胖,北美人可达60%~70%,Pima印第安人全部肥胖,由此可见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之密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糖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是导致慢生肾衰竭最严重的重要原因.其中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为20%~30% 其发生主要与高血糖有关.同时高血压、脂代谢素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遗传等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医学营养疗法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措施之一.本文就来谈谈糖尿病肾病的医学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危害我国人民的重大慢性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2型糖尿病的病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各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的致病机理至今尚不是  相似文献   

7.
选取到我院糖尿病门诊就诊的患者106例,另选取一社区群众109例,作为检查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设计相同问卷进行临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牙周疾病的患病率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差异,包括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牙齿缺失等。并对两组检查者中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均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5周的牙龈出血、牙周袋深度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牙周病患病率(65.09%)高于对照组(30.28%),对照组牙周健康状况优于糖尿病组,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牙龈出血指数降低、牙周袋变浅,且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结论: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降低伴发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经牙周治疗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水平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曙云  沈征  钱凯先 《科技通报》2007,23(3):368-371
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肾脏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糖尿病和正常大鼠的肾脏组织的mRNA进行检测。在4096条目的基因中共发现差异基因41条(其中5个基因上调,36个基因下调),全部在GeneBank中登录。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基因改变,用基因芯片在寻找新的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方面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又难治的慢性并发症。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Mogensen认为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g·min~(-1)或30~300mg/24hr)有预测糖尿病患者出现临床蛋白尿的作用,微量白蛋白阶段称为早期或稳性期糖尿病肾病。在此阶段若严格治疗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国外不少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保护肾功能,延缓甚至阻止向临床期进展,而且可明显减缓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恶化。依那普利(Enalapril)是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本实验以其对早期及临床期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肾血流动力学及其尿白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健 《科学中国人》2016,(22):28-31
全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已从2010年的9.7%上升至2013年的11.6%,患病人数达1.19个亿。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近5年中国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呈加倍增长的态势。目前,中国已超越印度,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MODY(又称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3,(7):19-19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在1985~2004年间对260万生活在牛津(Oxford)地区的人进行的跟踪调查中发现,每年儿童确诊患1型糖尿病的人数都增加了2.3%,五岁以下儿童患l型糖尿病者人数上升五倍,到2004年,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患者。15岁以下的青少年患病率也增加了一倍。英国糖尿病慈善组织称,至少有两万英国学龄儿童患有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型糠尿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为众多学者所关注。本文对148 例2 型糠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胰岛素血症者(A 组)42 例,占28-4 % ,空腹胰岛素为28-7 ±10-2mIu/L,胰岛素/ 血糖比为3-9 ±0-5 ,较对照组(B组) 明显增高,二者有显著性差异;且高胰岛素血症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肥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提示:2 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X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藏高原地区藏族居民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世居西藏拉萨及周边地区18-75岁藏族居民1485例作为受试者,进行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体检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85例受试者中,最终纳入1379例,其中120例符合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总体患病率为8.1%.其中男性49例,患病率5.06%,女性71例,患病率13.73%.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0)。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在血糖正常组与糖尿病前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肥胖是西藏藏族人群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结论西藏高原藏族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8.1%.年龄、体重增长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应对老年肥胖人群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健康管理,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糖尿病目前成为临床上常见病,相关治疗不太理想。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充分明确,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国内外尚无理想的糖尿病药物以及有效方法,这一已经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难题。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专有记载糖尿病的章节,详细论述糖尿病的诱因、分类、症状、治疗、预防措施。根据传统藏医药学理论体系,平衡人体内存在的"三大因素"原则及机理,研制"藏秘降糖灵"新药配方,通过传统藏药调理功效来达到治疗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12日至今门诊收治的109例糖尿病患者。结果在本组治疗糖尿病病例当中A药治疗病例为79例,B药治疗病例为30例,两组分别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血糖明显下降者70.89%,尿糖明显下降者92.40%,症状明显改善者96.5%,治疗总有效率86.6%。而B药治疗组30例当中血糖明显下降者49.6%,尿糖明显下降者46.8%,症状明显改善者28.3%,治疗总有效率42%。结论在A-B两种藏药治疗糖尿病临床分析当中,A药的作用明显强于B药,特别是一个月内患者尿糖转阴率高,而降糖作用持久缓慢,但六个月到一年以上疗程达到基本治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85%,往往伴随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近几年,大量的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临床症状,调控血糖和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应用.文章主要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黄一峰 《大众科技》2021,23(4):79-81
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比较复杂,很多相关因素都可能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如胰岛素水平、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糖代谢异常等.另外,一些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也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文章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病,但其病因病机复杂且临床上难以治愈。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增长且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尚未有十分确切的方法。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无毒、价格低廉、作用多靶点等优势。文章对近三年来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文献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传统中医疗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提炼总结,为进一步完善、规范及推广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钴胺(维生素B12)在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并高Hcy水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甲钴胺进行干预,追踪统计3年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体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统计3年内两组大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治疗组为8.42%,远低于对照组的18.28%的发生率。结论:早期应用甲钴胺对高Hcy糖尿病病人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从而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事件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它涉及全身各个系统,诱发许多致命性并发症,已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2型糖尿病药物反应相关蛋白与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机制研究,一直是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尽管近年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有关2型糖尿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逐年增长,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穴位敷贴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的外治法。文章对穴位贴敷联合中药、针灸及其他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了穴位贴敷在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