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低年级阅读和写话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必须双向互动,紧密结合,做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本文以低年级阅读教学为例,阐述阅读教学中阅读和写话双向互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民社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许多学者不自觉地以西方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发展逻辑来解释与分析中国的公民社会成长,然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是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公民社会自身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应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发展道路,即选择一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合作"的道路,使政府进步和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和双赢。  相似文献   

3.
王朝晖 《文教资料》2012,(29):106-107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为人的发展,社会愈发展就愈能从各方面满足人的需要,更能促进人的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这表现为人的需要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三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以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和社会演进型法治道路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独立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的制约力量,因而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国家和社会在法律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我国法治化道路应当是国家和社会双向互动的发展模式。国家应当通过法律制度的变革积极促进市民社会的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5.
吴雪芳 《早期教育》2006,(11):37-37
一、科学地运用平等性语言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常会运用“跟我……”“像××一样做”“这样不对,是……”等指令性较多的语言,但有效的师幼互动需要师幼在语言上的平等。平等性的语言环境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一种支持的力量,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因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平等性的语言,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应有的体现。如在提要求时,教师应把“要……”“不能……”“必须……”等指令性语言转换成“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这样可以吗?”“你认为……”“能不能……”等平等性的语言。二、灵活地运用鼓…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程,积极创设情境,在课堂内外实现双向互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写作与阅读的联系.鼓励多滨,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述。”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发展和升华。那么如何以阅读带习作,以习作促阅读,达到互相促进。双向提升的目的呢?几年来,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问题时有发生,社会治理迫在眉睫。社会认同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强化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社会认同对确定群体符号边界以及社会整合的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对自身的认知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感知构成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并通过不同的认同途径影响着社会治理。社会认同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社会治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积极的社会心理助推社会治理的善治;消极的社会心理则会削弱社会治理的凝聚力。正确认识到社会认同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发展关系有利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课堂教学实例向我们展示了"以学定教,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新疆语言教育体系双向性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专业设置、教学语言、内容、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七个方面的不同表现来阐述新疆语言教育体系的双向性。  相似文献   

11.
王敏  刘景霞 《海外英语》2011,(2):279-280
Many countries have language policies with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or discouraging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or a set of languages. In a multilingual country, the official language(s) is always favored by the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in contrast, the minority languages, to some extent, are hindered in thei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y the case studies of minority languages in New Zealand, Netherlands, and China, illustrates the effects of these countries’ general language policies on their minority languages. Minority languages are seen as a part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minority groups. To protect their own culture and identity, they devote themselves to seek the equal right for thei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n making language policies, the authorities should give respect and regard to the minority languag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研究新疆语言教育双向性的意义,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地区语言双向使用现状的初步梳理,对新疆语言双向性使用进行了实践论证,并得出新疆语言教育双向性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非真实性话语是日常人际交往中频繁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一方面从Buller和Burgoon(1996)的人际欺骗理论分析非真实性话语,另一方面将非真实性话语与语言学习相结合,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开始,试探索语言与文化传承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推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新疆高校师生网络交往的现状,总结出师生网络交往利用率低,少数民族、汉族学生与教师交往的存在异同之处等诸多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新疆的地域、宗教、文化和高校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各种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议语言规律与语言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外语教育进行了几十年,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症结在哪里?很多学了多年英语的人属于"哑巴英语学习者",不能运用普通的英语进行流畅的口语交流。必须改变重教师讲解轻学生练习、重书面语学习轻口语练习、重应试训练轻实际应用的观念和做法,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依照先口语后书面语的学习顺序教学,使畸形的应试教学变为注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学。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认同的转化,成为中国外交转型和变化的非物质性动因.中国面对国际社会时,如何展现一个积极的国家自我,进行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内在认知差异和张力,是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内容.中国外交的目标维度包括权力、地位和价值三个方面,但三种外交仪式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特点,中国外交在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过程中,需要契合话语与行为、政府与社会以及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致性;权力、地位和价值仪式的挫折会产生中国的情感反应,以及外交的管理策略调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微观社会互动研究,对于中国公共外交、国际形象管理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拜城县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习得环境田野调查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拜城县一中、三中,老虎台镇中小学、托普鲁克村小学,以及铁热克镇中小学进行走访、座谈,笔者认为,语言交际空间、语言接触时间、语言交往方式将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当今人文科学领域内,教育与文化相脱节的现象甚为严重,以外语教育为例,在有些院校里,教育中追求实用之风颇盛,语言已经成为职业化和技能化的学科。这与全球经济和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的现实是矛盾和背离的。如何高质量地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语言的运用与传递,实现文化的有效交流与传播,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应该和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所起的关键性、决定性作用,强调了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在一定外部政策环境变化下,农户成员劳动力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机制以及政府的政策变化在农村劳动力之间传导的反应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一定的政策约束下农村社区内农户之间在就业行为上通常会形成社会互动。第二,当政策变动时,考虑农户参与社会互动与否的不同情况下得到的政策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在考虑农户参与社会互动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将农村劳动力的行为放置于互动的社会群体中,存在着农户与参照群体之间社会互动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反馈机制。这种社会互动行为的影响最终将使得整个群体行为趋于一致的均衡。第三,随着农户所处的社区群体行为对某农户成员劳动力就业行为的影响越大,整个群体的社会乘数效应也越大,进而使得政策变动效应在整个社区成员之间相互渗透的力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