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至上世纪中后期,西方隐喻研究方向一直受控于亚里斯士德的相似理论,隐喻被公认为具有超凡修辞功能的辞格一元。当今西方认知科学的革命,使隐喻不再局限于修辞格的范畴,而具有了深远的认知性并进入多学科研究。本文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对中西隐喻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旨在挖掘其在修辞及文化层次上的共性及特质,并识解其深层的认知根源。这一研究有助于中西文化的共享及深层理解。  相似文献   

2.
隐喻研究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知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仅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流派以认知科学为依托,重新定义隐喻,突显了隐喻的另一种功能,即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并通过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阐释了隐喻的形成。从修辞和认知两个角度,剖析隐喻的双重功能,透过语言表层揭示隐喻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相似文献   

3.
曾臻 《科教文汇》2009,(6):246-247
隐喻研究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知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仅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流派以认知科学为依托,重新定义隐喻,突显了隐喻的另一种功能,即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并通过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阐释了隐喻的形成。从修辞和认知两个角度,剖析隐喻的双重功能,透过语言表层揭示隐喻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相似文献   

4.
隐喻的研究在西方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修辞学》,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孔子时期。隐喻与诗歌有着深刻渊源,中外诗歌中都充满了隐喻的精彩演绎。本论文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西诗歌深层的隐喻思想,并从中西隐喻研究的脉络中梳理说明隐喻从诗学观到哲学观发展的共同走向;还以西方认知隐喻和中国比兴本质辨析为契合点,从一个角度对概念的隐喻性和心智的体验性这一西方体验哲学认知观的普遍性进行跨文化考证。  相似文献   

5.
徐萍 《科教文汇》2010,(2):36-37
隐喻的研究在西方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修辞学》,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孔子时期。隐喻与诗歌有着深刻渊源,中外诗歌中都充满了隐喻的精彩演绎。本论文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西诗歌深层的隐喻思想,并从中西隐喻研究的脉络中梳理说明隐喻从诗学观到哲学观发展的共同走向;还以西方认知隐喻和中国比兴本质辨析为契合点,从一个角度对"概念的隐喻性"和"心智的体验性"这一西方"体验哲学"认知观的普遍性进行跨文化考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而是一种认知机制,而隐喻语句中的预设恰恰揭示了深层语义概念结构。如何在预设的框架理论下研究隐喻语句的认知机制,不仅是前人所未尝试的工作,而且对隐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修辞的定义与功能入手,提出修辞的逻辑论证功能,并从西方古典修辞理论和中国传统修辞理论的角度对修辞的逻辑论证功能进行考据。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修辞学》以演讲术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了修辞式推论的证明方法;先秦各家的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中也体现出他们鲜明的修辞理论。这两方面都证明了修辞具有逻辑论证功能。  相似文献   

8.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能力"对于创新思维.拓宽思路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叉推动了认知的发展.本文则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将其付诸外语教学实践,试述培养"隐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现代认知隐喻学理论的指导下,从隐喻形成类型和隐喻形成的不同引申含义两方面讨论了汉语中关于"花"的语言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10.
谜语是根据人类认知特点设计的语言游戏.人们运用隐喻等修辞手段构思制作了各式谜语.同时,根据汉字的笔划及字形的象形性组和,运用汉字的修辞制成字谜,很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中,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有别于西方学者的理论体系。我们认为,该理论体系中有两个核心内容与隐喻认知密切相关。首先是关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问题。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理论基于"组织即有机生命体",与西方学者基于"组织即信息处理机器"的理论假设不同。然而,两者都是隐喻性的假设。其次是关于隐喻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问题。他们认为:我们是在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的转换中实现知识的创新,而这种转换离不开隐喻认知。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结合现代隐喻认知理论的最新成果,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不同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并深入探讨隐喻认知为什么能够实现概念创新和知识转换。  相似文献   

12.
梁倍诚 《百科知识》2023,(15):63-64
<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推动了隐喻研究从修辞研究逐步转向研究体验性的认知活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作为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当下的热门研究话题,宣传类文本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借助隐喻,形象地激活听众或读者对抽象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每年5月26日在贵阳市举办。该会议作为全球大数据发展的风向标和业界权威性的国际平台,其全球招展宣传手册中充盈着不同类型的隐喻。就隐喻研究而言,大多数隐喻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隐喻理解与意象转换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手段,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隐喻融入到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词义扩展和语义创造的工具.理解隐喻有利于英语词汇输入.  相似文献   

14.
邢玙倩 《百科知识》2023,(15):27-29
<正>根据认知语言学,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出版以来,以探索人类的内在认知机制为目标的概念隐喻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兴趣。作为一种传播理论,体育事业可以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也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今天,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繁荣,新闻体育语言也开始成为社会语言普遍用法的变体。因此,对新闻体育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分析也可以揭示社会的共同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隐喻在英语语言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语法隐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在总结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法隐喻认知模式理论对英语教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何芳 《科教文汇》2008,(34):50-50
隐喻一直是语言界研究的热点。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是目前隐喻研究的新视角,并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其中以Lakoff&Johnson的“映射理论”和Fauconnier的“合成空间理论”为代表。本文分别对两种理论下的隐喻进行了阐释。笔者认为,对于隐喻.“合成空间”理论相对于“映射理论”具有较强的阐释力,是对以往隐喻理论的一种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概念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也是文化的、认知的。基于人类共同的经验和认知,英汉语言有很多相似的概念隐喻,但同时由于深层文化差异,英汉概念隐喻在源范畴的选取,源范畴与目标范畴之间的映射还存在着差异。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对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认知隐喻理论是当今比较热门的话题,对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以期对今后的认知隐喻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意会认知论哲学思想,从西方内部突破了现代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的认知范式,被认为是西方"认识论历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革命"。但是其认识论却止步于对逻辑理性的批判,没有对意会认知的表达途径作进一步探索。文章在对比研究意会认知与隐喻关系的基础上认为,较之于强逻辑性表达手段,隐喻是意会知识表达的一种可能途径甚至是最佳途径,但隐喻表达出来的意会知识可能与本义之间产生振荡。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蓬勃发展,词汇学界也开始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词汇展开研究。其中对于英语词汇隐喻的研究俯拾皆是,但是对经济文本中隐喻的研究为数不多,也欠全面深入。本文试用隐喻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经济类词汇中的隐喻,并分析归纳了英语经济类词汇隐喻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