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性,并针对民族地区的特点,探求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视角出发,对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党建工作来推动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加以探讨,并提出建议,旨在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我国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更大关注,使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自身的弱势,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定地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特色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同时,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等事业,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努力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西部民族地区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颖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A01):43-45
云南省已将旅游业列为全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云南民族地区应籍此契机,加快民族文化开发,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大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省加快经济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其差距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的问题。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稳定,也就不会有和谐。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民参与,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重大。但从目前来看,图书馆的社会开放性相对较弱,因而应从特色馆薄、特色教育、特色服务三个方面下功夫,以实现图书馆充分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衡量尺度。在当代社会,教育表现为一个连续、整体的过程,成人阶段的教育,其发展程度、实现水平和涉足领域,不仅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民族能否长久、持续、稳定和高效发展的基础。而当我们把眼光投向在我们国家从地域来看极为广袤的西部民族地区时,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和谐社会,但西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仍需应对一系列困难。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关系调控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民族关系调控,以期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这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民族大团结是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大团结,是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政治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思想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加强对青少年民族团结思想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刘太玲  沈永胜 《培训与研究》2006,23(6):63-64,67
法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手段和目标之一。挖掘民族地区自身法治资源,结合民族地区自身条件,探索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中法治建设的特有进路,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民族教育对甘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贤麟 《甘肃高师学报》2006,11(4):87-90,93
民族教育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和谐的文化内涵、社会和谐的价值旨归,构建甘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这一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我国整体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我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我国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为此,必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促进自治权的有效行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实行循环经济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及其与传统经济的比较,并提出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13个藏族自治地方是我国建设全面和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民族法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藏族地区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和藏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藏族地区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民族法制的强力保障。本文从重视民族法制建设;树立法治理念;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方法规规章;加强和完善自治法规建设;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民族法制的实施监督力度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保障藏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法制。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待遇。它包括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三个方面的公正和平等。  相似文献   

20.
求和谐、主平衡的世界观和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尤其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民族地区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其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这篇文章是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条件进行分析,突出民俗文化力量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必要性,认为在民族地区加快建设民俗文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突破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