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虚静 《武当》2001,(11):57-58
常言说,老师只能教人以法,而不能教人以巧。尤其是就修道的规范而言,老师所教的更是无法之法,是对无形之心神的规范。而对其实际精神的领悟及运用,那就更需修道者在长期的人静实践中去逐步的体验。这是由于,自己的心神是属于自己的,其动其静唯有自知,也唯有自己才有可能从内在因素去调整它,而外部因素也只能是一种必要的启迪手段而已。若只有外因的启迪,没有内因的回应,即使再好的外  相似文献   

2.
3.
4.
5.
虚静 《武当》2000,(12):51-53
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是由于人有最精密的人体结构及由这精密结构所成就出的最精巧的思维能力。因此,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生存,任何人都会发挥自己的后天思维以应事,所以任何人也不会像天道那样一直处于无为态,既有思维,就会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6.
虚静 《武当》2001,(6):45-46
老子对这种人的品行及心理素质是这样描述的:“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日: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渚呵其若浊,妆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绝学无忧。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  相似文献   

7.
虚静 《武当》2000,(9):53-54
天道它那无时空之别的永恒无极,统御着万物在相对的时空中作永恒不息的有序变化,所以才有了本末互依的整体活宇宙。修道者不仅是要悟道,更要使所悟之道发挥其统御自体变化的作用,否则的话那就不是性命双修,而成了落空。《易》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如果修道者不能“至于命”,那他就是未  相似文献   

8.
虚静 《武当》2001,(9):53-54
这里,爱因斯坦虽然不相信有宗教神学那种人格化的上帝,但却深信有另一种理性的东西存在。然而他却又无法以思维的方法理解那理性本身的实在状况,而只能窥见那理性所显示出的某些侧面。如果爱因斯坦能以最原始的元神去直觉那最原始的理性,他也许就不会再有如此的神秘感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他真的能切身验证了道的实在,那也就不会再有他在物理学研究中那些伟大的发现来旁证天道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9.
虚静 《武当》2001,(1):53-54
道学之所以被称为玄学,那是由于世间的绝大多数人对天道的实存没有亲身验证的缘故,所以就感到天道的学问玄之又玄,甚至会感到是子乌虚有的无稽之谈。世人皆对亲身经验过的事情才以为是真实的,而对未亲身经验过的事情就未免抱有怀疑之心,甚至不相信。再比如,一位非色盲者和一位色盲者共同看一张辨色图,非色盲者会从图中看到一个特设的动物图像,而色盲者则从这张图中看不出有动物的形象,尽管非色盲者向色盲者作如何的指点解释,他也不能使色盲者真的能直观的看到有动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虚静  大江 《武当》2000,(6):48-50
《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这是说修道者所修的就是神气精这三元的融同。神是指心神场,气是指体内的能量,精是指体内的生命信息,所以气与精是神的基础,神是气与精的主宰。修道就是从修主宰人手而达统御气与精的和谐运化,气与精的和谐运化反过来  相似文献   

11.
虚静 《武当》2001,(2):45-46,49
修道者所说的“无”,并不是像常人所认为的什么也没有就是无,而是指没有具体形象和具体概念可形容的实际存在,即所谓形而上之道。也正是由于世人对形而上之道“虽日用而不知”,所以人们所谈及的“有”“无”概念都是指后天事物而言的,往往容易误将道家所说的“无”当作空无所有来理解,并会因此而导致一些学道者追求绝对的空无而误人顽空,或追求绝对的超脱而与世隔绝。  相似文献   

12.
虚静 《武当》2001,(5):47-48
所以爱因斯坦在《关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绪论》一文中就说:“像物理体系的‘实在状态’这样的事是存在的,它不依赖于观察或量度而客观地存在着,并且原则上是可以用物理的表述方法来描述的。[然而究竟应当采用什么合适的表述方法和基本概念呢,(质点?场?还是首先一定要我出规定方法?)在我看来,现在还不知道。]这一关于‘实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虚静 《武当》2000,(1):39-41
无论是先天状态或后天状态,它们都是指场态而言的,而不是指有场态或无场态。先天状态是指的无极场态,后天状态是指的极化场态。这场态在人体就被称为心神。心神的先天状态为元神,心神的后天状态为识神;元神为无极态,识神为极化态。所以凡是有概念存在的心神都是极化着的后天识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虚静 《武当》2000,(11):49-51
大干宇宙,无时不在变化,无处不在变化。然而人们却不知道它们都因何而变化,又为何而变化。也就是说,人们都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变化,而它们的变化又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修道者以自体宇宙效法自然大宇宙,在自体宇宙的运化中彻悟了变化的因果的关系。修道者在静定中涵养自己心神的无极性,是无极静定的心神导致了自体宇宙的生生化化,这生生化化又都是为了去趋于无极的中态而和谐变化。所以,无极的中态就是变化的总原因,也是变化的.总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孔德 《武当》2013,(11):56-58
(接上期)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相似文献   

17.
吴宪民 《精武》2008,(12):1-1
李紫剑先生的答《精武》编者问,到本期为止,已全文刊完。我想用放言无忌来评价李先生的一番快谈,也是恰当的。此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言一语,皆扫时弊,笔挟风霜,不畏武林短长,斗士风采,跃然纸上”。连载数期,争议较大,反响热烈。读者对李先生“乱攻一通”的武术情感,致电中有喝彩的,也有破口大骂的,甚至还有声色俱厉,频频质问本刊为什么要采访李紫剑,是不是拿了老李的红包等等?这些感触都是读者朋友的真实感受,不管怎样,以“把心交给读者”为办刊宗旨的《精武》,对读者的态度和建议都愿意欣然接受。  相似文献   

18.
1996年8月,笔调离编辑部,由本刊老编辑王安军任主编主持工作。第二年夏天,即1997年7—8月份传出消息,《中国集邮》于1997年底停刊,后又决定1998年延办一年。1998年春夏之交,在本刊编辑部的建议下,在新一任社领导的支持下,经原邮电部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批准,决定从1999年1月起把《中国集邮》改为以中出版的月刊,以宣传集邮化、传播集邮知识、报道市场情况、促进邮品交流为主要内容。中版的《中国集邮》月刊,从1998年下半年起开始筹备,1999年1月正式出刊.至今又出版了整整36期。为了充实骨干力量,笔  相似文献   

19.
孔德 《武当》2003,(5):42-44
第十八首 无根树,花正高,海浪滔天月弄潮。 银河路,透九霄,槎影横空泊斗梢。 摸着织女支机石,踏遍牛郎驾鹊桥。 入仙曹,胆气豪,盗得瑶池王母桃。 原注:(本首词)刘言逆用之气,李言善用盗机。悟元注本“泊”作“斡”,“盗”作“窃”。  相似文献   

20.
齐敬岩 《中国集邮》2001,(11):32-33
说起今年的邮票和型张,被邮商和邮人重彩包装,着墨最多的要数2001—7《聊斋志异》小型张及邮票。从年初公布邮票图稿,就在邮市引起不小的波澜,受到邮人的期盼和追捧。面值8元的《聊斋志异》小型张,期货价格由12元、18元,一路冲高到24元。等到4月21日正式发行,果然不负众望,一路以每枚45元高开,随后借助市场人气,领涨到每枚52元,形成了复苏邮市中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观,让人感觉到好像新一轮邮市热已经来临。随着人们预期的“红五月”邮市行情没有出现,邮市一路向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