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世界规模的新技术革命不仅正在引起生产部门结构,规模和联系的改变,而且也引起生产分布在地区上的变化。从历史来看,封建社会生产布局往往带有明显的分散性。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产业革命开始,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煤炭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和煤的有力配合,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在煤铁产地和交通运输枢纽地带形成一批现代工业中心,使生产布局从分散走向集中。到了电气时代,由于内燃机、电力和新炼钢法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原有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且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生产部门,由于煤炭和水力可以转换为电力,加上交通运输业逐渐发达,这就为生产力相对地平衡分布创造了条件。二次世界大战后,约从五十年代开  相似文献   

2.
合理地布局生产力,正确地进行经济区划,既是劳动地域分工的需要,又能推动劳动地域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省级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区划,必须服从全国劳动地域统一分工的要求,通过省域内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对全国生产力布局进行必要补充。因此,本文将结合省域内资源分异特点和经济格局,对逐步合理地安排湖北省生产力布局,使之形成具有地区专业化分工特点和协调发展的地区经济结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合理布局生产力的意义及原则!并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昆明市生产力布局 的经济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最后提出昆明市生产力布局的构想建议。  相似文献   

4.
宏观生产力的布局 ,是指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生产力的总体布局。研究我国生产力布局经济 ,就要重点考察我国生产力空间分布状况、科学划分全国经济区域 ,确定不同经济区域的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 ,制定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一、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和意义经济学对生产力空间布局问题的关注 ,似乎更早于对生产力的结构和规模问题的研究。现在被称为布局经济理论的学说 ,大都早在结构经济学、规模经济学之前就出现了。如西方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研究 ,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布局规律和原则的研究 ,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民族区域经…  相似文献   

5.
网络生产力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信息传播、交换为内容的一种新兴的生产力。文章回顾了网络生产力的概念,分析了网络生产力对贵州民族地区的作用及贵州民族地区网络生产力发展概况,提出了以网络生产力发展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所谓生产力布局,即请生产力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影响生产力布局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一)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性规律.不同的地区其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状况、搭配关系等等,往往会有明显的不同.生产力既然是生产力系统质,各生产力要素质量的提高,就必定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中,不同地域的土地,由于其地貌条件和土壤条件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形成不同水平的生产力,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这正是经济活动中级差地租形成的重要的自然原因.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性规律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各经济活动的主体认清各地资源的优劣,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把各地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生产力优势,并进而转化成商品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地区进行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时,既要注意该地区所提供的各种地理条件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又要考虑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互相关系,特别是具有决定性的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近年来,农工联合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相结合的具体形式。本文拟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对农工联合企业与地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经济结构的变革和生产力布局的确立,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因此,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势在必行,并且任务艰巨。首先,职业教育发展要与经济发展预测相结合。职业教育要服从、服务并主动参与经济建设,只有在  相似文献   

9.
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生产力布局与城镇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绵阳作为新四川第二大城市,其经济区位和在成都平原经济轴线上的权重空前突出.因此,绵阳市在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时,必须对未来生产力布局调整与城镇体系建设的方向作出新的规划.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今时代经济落后地区要在短期内赶超发达地区,其根本出路就是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先从理论上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规律进行论述,指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和基本方式。此后结合延边地区的经济现状,对延边实施跨越式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1.
黄冈地区北依大别山,南临长江,处于武汉、黄石城市带的边缘。资源丰富,地位显要,历为人才荟萃,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充分利用我区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开发和振兴黄冈,地委、行署进行了经济发展战略论证和宏观部署,推出了“一个中心三大经济带”的战略布局模式,即建设黄州经济中心城市,开发沿江滨湖经济带、中部丘陵经济带、北部山区经济带的模式。笔者就此而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苏东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江(长江)、沿线(陇海铁路)三条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外向开拓条件优越,海水、淡水、交通、电力、人力资源丰富。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江苏沿海三市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化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沿海开发进程加快,“海上苏东”工程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然而苏东地区的发展速度与沿海地区其他省、市横向比较仍相对缓慢。主要有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城市化滞后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功能分工和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生产要素配置机制不良,对人才和资金的吸纳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三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显现出沿长江两岸显线状集聚化分布,沿江两岸的景点分布密度和资源禀赋特质由西向三峡地区递增,腹地旅游资源沿支流溪河集聚化分布以及区域性块状化和临城镇集聚化分布的特点。从三峡地区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的特征与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上来看,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潜力,必须整合旅游资源生产力要素,实现资源要素配置最优化,构建“一线三点四区”的旅游生产力布局支撑框架,由点连线、由线拓面(区),由沿江向腹地拓展,从而构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着市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世界市场由此而完整和统一,全球化的经济意味着全球的人联合起来共同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这就需要从全球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伦理道德所调整的关系愈来愈复杂,这就要求经济和伦理道德的高度融合.于是在现代社会道德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精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分析目前广西生产力发展环境的利弊,针对目前生产力布局的现状.从广西经济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提出对现有生产力布局的改革建议,并指出广西实施新布局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建设,它决定着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目前,我市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一致性还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应针对我市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认真规划好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胡钧 《教学与研究》2001,(11):42-45
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要在理论上说明中国工人阶级是当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应弄清以下三个关系 :1 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区别 ;2 先进生产力代表与先进生产关系代表的区别 ;3 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 ,知识分子、科学技术人员与一线工人群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广西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广西高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广西高校要有新思路,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观念;克服封闭的学院心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确立社会效益第一、重在服务的观念.广西高校产学研结合要紧密联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努力拓展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途径,突破学科界限,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培育学科集群,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立足广西加强合作,努力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绿色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其本质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以人为本、科学技术分别是绿色生产力不同方面的主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国内理论界已形成了热烈的学习、研究高潮,并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小平同志上述思想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其中心思想是要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要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将以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指针,对“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及其与现实生产力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并联系说明科技、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