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医学院校中医学人文科学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Lester D.Friedman博士在美国医学教育杂志(Academic Medicine)2002年第4期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编译。作者辩称。美国的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科学正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地位,他认为,医学人文科学应当成为医学院校课程的一部分,而生物伦理学与医学人文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为此,作者讨论了生物伦理学与医学人文科学的区别以及医学人文科学的内在价值,建议将医学人文科学列入医学院校的必修课计划。  相似文献   

2.
艺术与人文科学:医学教育新的组成部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艺术和人文科学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人文科学与医学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医学人文科学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1世纪自然科学(包括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发展,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医学面临向新的医学模式转变,迎接2010年卫生发展战略,必须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加强人文科学建设。  相似文献   

4.
浅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医学院校教育中存在着偏重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而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和改善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后医学文化与医学人文科学教育南京铁道医学院张炎20世纪即将过去,人类比任何时期都关注道德、法律、经济、宗教等文化因素对医学的作用。单一化的操作伦理,淡漠的道德维度,使医学呈现出规律反常、中心消散、非线性进化的非稳定状态。修造人体,行为控制,干预生殖过...  相似文献   

6.
在医疗领域,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还应当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平,在人文素养层面上有着很高的要求。医学除了具有科学性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新医学模式的产生更是标志着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地位的重新提起,并得到相当的理论支持,其性质的研究对于医学发展意义也是相当重大的。本文旨在认识医学人文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以在培养医护人员人文精神、提高道德素质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F0003-F0003
中山大学是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一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的医科教育有着141年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1866年成立的中国最早西医学府一一博济医学堂。经几代人的努力,中山大学的医科形成了“三基、三严、三早”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医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发展新趋势,无论从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研究本身的特殊性,还是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已占重要的地位.全方位地加强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人文科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一批知识群体。他们是社会的中坚,是影响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就是人文科学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容易产生技术至上的思想。但是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固然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科学伦理问题。这些问题需依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来解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必须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时代要求大学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需要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我国大学生总体上是好的,他们生气勃勃,敢想敢干。但是还需要再提高人文科学的素养,使他们具有更高的情操,更强的社会责任心。人文科学教育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领域。大学教育中除了公共政治课以外,应规定一定的学分,让学生选学以上几个领域的课程。校园文化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学校师生的学术活动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有效活动课程。校园环境的设计和气氛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无形的潜在课程。要认真和精心的加以组织。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人文精神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哲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许多人文科学学科相互渗透、交叉与综合的产物。既承担着阐释和灌输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功能,又深刻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内蕴,它的核心价值是充当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使人文科学的思想和智慧资源内化为现实的人文精神,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实现从人文科学到人文精神的升华和内化。  相似文献   

11.
伦理学教学方式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学教学方式的探究,不仅缘于学科教学论的一般理论研究的需要,在当代社会,更迫于人文学科教学低效化的现状。伦理学隶属于人文科学,而人文科学主要关涉的是价值问题,其功用是对人的教化和涵育,提升人性的素养。在三大学科谱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学中,人文科学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挤压。自然科学是关于客体的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因其客观的精确性和真实性而为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2.
人文学科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李永木人文科学又称“人文学”。在西方,它是人类社会三大科学类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一的综合性的科学,主要以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为研究对象。人文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名称,在我国是20世纪初从英文翻译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培养当代临床医学人才的医学人文科学能力教育中注入生命教育,让医学教育的人文生命性与科学性更有机地结合,是现代社会以及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意识和实践层面,构建生命教育的模式,以实现现代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教育的必要性沈阳师范学院刘红薇人文科学教育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领域的教育,它重在“人格”的形成。人们通过接受人文科学的教育,可以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对于时代所负有的责任。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科学教...  相似文献   

15.
人文科学的历史源远流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从人文科学中独立出来,同时,人文科学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人们去深入思考人文科学的意义,以迎接人类所面临的更严峻艰巨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人文科学含义的历史变迁的分析,试图明确人文科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人文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文科学论纲》是云南大学刘鸿武教授新近出版的一本专著,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反响。书中对人文科学的本质特征;人文科学的价值意义;人文科学发展进步的环境、机制及独特模式;乃至人文科学家的个性气质等方面作了全面阐释。本文试图通过介绍书中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让“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遍布整个科学界,人文教育本应就是各个学科所应有的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就是每个科学工作者乃至每个社会人所必备的素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是一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大学,是华南地区最高学府。学校秉承孙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开展学科教育工作,以“善待学生”为办学核心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一)人文社会科学从来都对物质财富的创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都是社会生产力形成的决定因素。从人类历史看,诸如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生产关系的相互连接,生产环节的科学管理都属于人文科学研究的范围,都需要运用人文科学知识加以解决。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所培养的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体现时代的人文精神,所以人文科学教育不可或缺。(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还表现在对自然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着定向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技术不一定给人类带来…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是高校医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了解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明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对策和途径,使医学生在掌握治疗疾病的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人文科学和医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人文科学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部分。为阐明人文科学在医疗实践和培养未来医生中的作用,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医学副教授Charon R和石溪纽约州立大学预防医学副教授Williams P联合著文,系统地论述了人文科学和医学教育的关系。本文根据原作者的论著编译,其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科学教育的革新。 为便于叙述,Charon和Williams首先 列举了三个病例。病例1:在三年级临床见习中,一位医学生主管一名患晚期艾滋病的青年妇女。病人的三岁女儿已住进外婆的家里,外婆的家人和邻居只说病人因患白血病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