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有效课堂提问是相对“低效课堂提问”和“无效课堂提问”提出的。“有效课堂提问”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让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而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考吸纳知识,通过知识的“积淀”转化成为“思想”。  相似文献   

3.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特点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师在设计直观操作活动时,应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维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力求做到动手作和思维活动相结合,使操作活动符合学生的思维展水平。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而织动手操作,就有可能让动手操作成为点缀课堂教的手段,使操作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发展学生思维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效落实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以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一课为例,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钱平玉 《江苏教育》2005,(5B):40-40
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思维的支柱。数学教学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验能力;另一方面,及时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教师要充分凭借教材,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意图与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知识和作法知识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正是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烦恼和障碍的原因之一。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及原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消化的内容,灵活应用操作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在通过体验具体事物抽象化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是作为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动作进行的时候,思考、判断等思维活动的行为更为重要。将具体的操作转化为思维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是获得抽象数理知识的关键所在。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以主人公的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合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在充分体验数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同时,抓住概念和作法过程发生冲突、矛盾的场面,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矛盾渐渐被化解,在和谐、自然的知识获取中,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创造力也随之被育成。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以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在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但是我也发现:很多动手操作只是流于形式,很少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数学发展。因此,如何让操作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具有数学活动性特征,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既有外部的具体行为操作,又有内部的抽象思维操作,并且以内部的积极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始终以思维活动为着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1.创新设计,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创新设计,能够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课堂上,一是启迪学生类比思维活动,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去推测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的相似性。二是启迪特殊性到一般的思维活动。对于特殊的…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处处"讲深讲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不需要动脑筋思考,成了接受知识的一个"容器"。由于没有"生疑—解疑—顿悟"的一波三折,做题只需照搬  相似文献   

10.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感悟”一词的意思就是感知和领悟,感知的是过程,感悟的是结果。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建立,不是通过传授来建立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有关的实例,通过对实例的观察、感知和对感知结果的分析,在分析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的。那么,在空间与几何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感悟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呢...  相似文献   

12.
“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郑毓信),与时俱进地发挥好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及其规律。教师的教学只有想学生之所想,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Ausubel所指出的:“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师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实践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操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其特殊性在于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显的动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借助手的活动实现和反映其内在的思维活动。 一、在操作活动中明确操作的 目的学生的操作活动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操作目的,要把教学内容"物化"成有结构的材料,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和指导语,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根据初中生的数学思维特点组织课堂教学谈一些自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6.
李璐 《小学生》2023,(10):130-13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又与动作相连。数学新课标明确了教学应当促进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新知,进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文章就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动手操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进而建构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
数学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文化特征,是数学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教会学生"怎么想",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会学生"怎么想",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点儿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的责任不在于简单地教给学生一个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李芳 《小学生》2010,(8):38-38
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新课标把“数学思考”列为课程的四大目标之一,即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忽视学生思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数学思维的培养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常直接给出概念、定义,简单讲解一下公式、定理,紧接着就给出一系列需要记忆的东西,然后再阱几个例题,便要求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有的学生没有兴趣进行思维活动,有的学生无法进行思维活动,有的学生能思考但容易产生思维断链,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分析数学操作活动入手,剖析重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积累活动经验,经历知识建模,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