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成为2l世纪人类最严峻的挑战。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环保教育,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一、化学课是环保教育的有效载体当前,人类面临的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化性减少、环境公害、有害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十大环境问题,其中的大部分问题直接与化学和化工产品生产所导致的化学物质污染有关[1],而这十大环境问题,其中有多项都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知识来了解环境污染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关注这些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的目的[2],增强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与环境密切相关,化学中环境保护素材十分丰富,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源于环境保护、以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为重要内容和前提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因而它与环境保护、环境资源法制具有天然的内在的联系”。[1]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不足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对体质与健康的影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环境保护和体质与健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人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通过人体与环境在组成上的相关性以及人体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阐明人体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辨证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客运是交通运输需求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科学地对客运量进行预测,准确地把握客运发展趋势,对促进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最大效率,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加速舟山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结合舟山实际,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趋势预测、组合预测等多种模型进行客运量发展预测,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一个重大问题。随着现代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正确把握远程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溯源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但并不是单纯的关于或侧重资源与环境的理论与思想,它是一套全球的、综合的、长期的关于人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属性,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远程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无疑也需要正确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环境意识是人类思想的先进观念,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是技术工人的主体,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他们对环境保护具有直接和现实的影响,是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状况改善的重要基础。了解他们的环境意识的内容与结构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涉及到自身生存的问题。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光靠政府进行环境保护是不行的,只有实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从观念、立法到具体制度的设计都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因而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制度,通过立法建立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保证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本文从环境造就了人类、环境养育了人类、环境威胁着人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四个方面介绍了环境与人的关系方面的知识。旨在激起大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如何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而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开展合理运输。在一般情况下,合理运输是指各种物资从生产到消费的运输过程中,如何选择最经济最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不合理的运输现象,顺利地完成运输任务。在我国,开展合理运输源远流长。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货物的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在长期的运输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接受各种挑战,必须通过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运用规划、开发、绩效、激励、整合、调控等方式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使高素质人才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12.
面向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参与其中的国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中既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机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国际效应,但生态环境也在被加速破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趋利避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调控等问题进行剖析.得知我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总结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调控的任务,同时也讨论了使我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紧张的主要因素是竞技体育的地位、教练员的水平、传统思想和竞技体育体制;还有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障碍之一。人类社会通过能源消耗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通过碳减排构建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使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概念走向行动。目前我国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尚处在起步阶段,在东部发达地区正规划建设若干低碳生态城,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界讨论的热点,可以预计必将对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通过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发展进行系统疏理和解读,力图把握城市和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找准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封闭的地域条件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所限等原因的影响,西藏的人口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坚持冬元化的农牧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鼓励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走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力教育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科学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通过在武术教学课中采用自学预习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观察能力法、小老师法、分组互教法、比赛表演法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通过武术课的学习,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学会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产生了保护环境的许多理论,其中生态资本理论,已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生态资本理论可以说是传统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回应,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类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观念的不断更新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日趋完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采掘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到全市GDP的60%以上,但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在资源开采的同时,发展相应的接续产业,使产业结构多元化,避免矿尽城衰,并发挥凉都品牌优势,发展旅游产业,确保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