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我校“两课”教学任务在1994年前分别由原政教系、马列部和思政室承担。1994年原政教系、马列部、思政室合并组建为经济法政学院,“两课”课程与教师分别进入学院相近的专业与系科,从而使“两课”教学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集中表现为原来的教学管理体制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如不及时加以改革和调整,必将使“两课”教师队伍缺乏凝聚力,教学质量下降。5年来,针  相似文献   

2.
郑又贤 ,男 ,1 948年 1 0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 1 97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 1 994年晋升教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列部兼管理学系主任 ,并兼任全国省属师范院校“两课”协作会副会长、福建省辨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省高校“两课”教研会会长、省社科联委员 ,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闽江学院、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郑又贤教授是福建省“2 1 1”重点学科“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带头人 ,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专业和省优秀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带头人。 1…  相似文献   

3.
杨福和教授     
<正>杨福和,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察右后旗人。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教系。同年到集宁师范学院(原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马列部工作。后任政法与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2012年7月——2018年11月),现任集宁(路)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内蒙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会常务理事、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察哈尔文化协同  相似文献   

4.
8月17—20日,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课教学研究会德育分会在福建省南平师专武夷山校区召开了2004年“思想道德修养”课备课会议。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等16所高校的教师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热点难点、理论动态、教学经验和特色、教学改革等话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厦门大学马列部的徐雅芬教授介绍了福建省《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修订情况。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刘新玲副教授作了关于“两课”教学情况调研的汇报。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何少颖教授作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徐家庆 《江苏高教》2006,(5):130-132
高校学生政工和“两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实现岗位互动与融合,是加强这两支队伍建设的一个成本低、效果好、操作易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加强这两支队伍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提高“两课”教学的质量。实现该整合必须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有所估计和防范,并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F0003-F0003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追溯到原天津河北师范学院1949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原河北北京师范学院1951年成立的政治课教研组。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3年6月,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设有"两系七室"教学机构,即思想政治教育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系2个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研究生思政课等7个教研室。  相似文献   

7.
师大学人     
黄一超,男,汉族,1959年2月出生,新疆乌鲁木齐市人,中共党员,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10月进入新疆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1983年7月毕业,获法(政)学士学位。曾在新疆有色金属公司职工大学任教。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该校党政办公室主任、教务主任;1991年评为讲师,1996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10月调入新疆师范大学马列部,从事教学工作,主要讲授“政治经济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长期承担学校的“形势政策教育”讲座任务。曾任法经学院副院长,主管学院教学…  相似文献   

8.
继承发扬延安精神,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课”教学中贯穿延安精神,是“两课”教学在目的上、内容上、功能上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论证了在“两课”教学中贯穿延安精神的必要性;阐述了云南师大马列部在“两课”教学中贯穿延安精神的做法和经验;总结了在教学中取得的初步效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高等学校德育的良好延伸和重要实践性教育环节,因此,加强对“两课”社会实践的研究,尤其对“两课”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研究应当成为当前“两课”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研究课题。一、突出时代要求——“两课”社会实践活动应始终把握的主题我们之所以强调“两课”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突出时代要求这个主题,并且把突出时代要求看作是“两课”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  相似文献   

10.
教授风采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1):F0002-F0002
彭月英,女,1956年8月生,湖南南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政教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先后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县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大学专科和本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2002年晋升为教授,是全国“两课”教学重点培训骨干教师,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湖南省邓小平理论教学研究会理事。2004年由湖南城市学院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现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两课”教学部主任。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的“两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及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我们应该正确审视目前“两课”教育教学的困境。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与时俱进,从根本上实现“两课”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两课”教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国家教委去年12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研讨会》。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和各省教委主管“两课”教育的负责同志以及部分高校马列部主任出席了会议。通过研讨,使我们明确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探索一条有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路子,以便为我国四化建设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高校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校的“两课”仍旧承袭着计划经济的教育模式,观念陈旧,教学的结果与目标差距很大。即将跨入21世纪的高校“两课”已经到了一个重新审视,全面改革的时期,否则将无法完成高校“两课”所面临的任务和承担的责任。目前,全国各高校正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要求,组织实施新的“两课”课程设置方案。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的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三方面深化“两课”教学改…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两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经党中央审定的“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革“两课”建设,提高“两课”教学水平和效果,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我们经过3年的努力,在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要切实保证“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和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全面落实,仍然面临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艰巨任务。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两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提高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有效性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两课”教学中主体…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与作法内蒙古大学马列部苏利娅1995年9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首都部分高校马列部主任座谈国家教委关于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廖鹤国家教委于1995年10月正式颁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对进一步推进高校“两课”的教学及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推动这一文件...  相似文献   

17.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4,(2):F0002-F0002
霍丽娅教授1991年7月获得法国巴黎社会科学研究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今先后在学院政教系、外事学院、商学院、东南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8年度十佳优秀教师,2009年被授予学院“首届十佳教学名师奖”。主持四川省精品课程“商业伦理学”。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贯特色,就是把“两课”设置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两课”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思想品德教育课,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大学生思想修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导论等课程组成。“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主要阵地,搞好“两课”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提高“两课”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学界同仁探索研究的难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要加强“两课”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建设、发展和创新,其中教案建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19.
“两课”是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简称。“两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但目前许多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感到厌倦,甚至反感,教育者难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多年的“两课”教学,体会到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 ,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不断改革并创新“两课”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采用案例教学法 ,实现教与学的双方良性互动 ,“输”与“导”的有机结合 ,增强“两课”教学的可接受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是创新“两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一、“两课”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长期以来 ,高校“两课”教育作为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