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时作文也以它“天下第一题”的大分值直接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而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随着高考的临近越来越备受关注。那么展望2010年高考,我们应该在作文命题方面做哪些准备工作呢?俗话说:“温故而知新。”通过触摸近几年各省高考作文的命题脉搏,我们是可以感受到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律动的。  相似文献   

2.
高考各科目中,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作文了。随着今年高考的尘埃落定,全国及享有命题自主权的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纷纷揭开“盖头”。作为一个多年跟踪研究高考作文的人士,今年的作文题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套用央视经济频道的一句形象广告语,就是“更多精彩,更多选择”。一、高扬人文主旋律倡导人文精神。作为承载检阅学生在校12年人文素养的高考作文,理应在倡扬人文精神方面发挥鲜明的导向作用。浙江卷“人文素养提高与发展”,引导考生关注精神家园建设,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全国卷“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上海卷“遭…  相似文献   

3.
综观今年高考作文题,笔者认为今年全国及自主命题各省的作文题题型虽然多样,但是大都比较关注现实问题,关注学生的生活,给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作文之源。高中学生要写好高考作文,需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搜集和汲取作文养料。白居易有语云:“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这就说明,文章是与时代、生活分不开的。历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大多要求联系社会生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现实的理性思辨。以广东高考作文为例,2010年《与你为邻》,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2011年《回到原点》,要求:“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2012年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题目的材料中也体现了作文的思辨性特征,旨在引导我们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发展,关注学生自我的见解。所以说,高中学生要更充分地做好作文备考,就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郭世明 《教育》2008,(9):55-55
今年以当年大事件的话题作为高考作文题,超出了历年常规的高考命题思路,不过,“主旋律”题材的高考作文在今年应该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总体看来,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还是丰富多彩的,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命题原则也与历年大同小异,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年高考来,又是一年高考到。综观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发现命题者都在引导学生关心现实实实在在的生活,关注个人的发展和成长。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已向我们充分展示,考生只有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吸取养料,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的作文才能从众多的考生作  相似文献   

7.
一、新材料作文 1.全国大纲卷:指引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2006年至今,全国卷高考作文考查的都是新材料作文。今年全国大纲卷(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区用)考题,微调了2009年“发现与创新”、2010年“浅阅读与深阅读”、2011年“最诚信的业主”等文题直接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思路,转而让考生针...  相似文献   

8.
张样云 《学语文》2013,(3):41-42
2012年的全国17套高考作文试题全部采用材料作文,这种不谋而合的命题思路值得玩味,为此教育评论人士熊丙奇感慨:“我发现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也指出“今年高考作文题是在旗帜鲜明地引导素质教育,激发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年轻学生的思维。”应该说材料作文在培养学生创新和防止学生套作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元 《学语文》2004,(4):19-20
今年的高考终于轰轰烈烈地落下了帷幕。向来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今年的作文题可谓是百花齐放,除了全国卷外,还有11个省市的单独命题。如上海的作文题(全国卷)是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辽宁是要求以“平凡与自豪”为话题做文章,浙江省是要求考生谈谈“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的话题,天津则要求以“材与非材”为话题……但细心一琢磨,眼花缭乱却终不能眼前一亮,命题虽多,方式却单一,话题作文几乎一统天下。这就免不了让人产生疑问:话题作文是否就是惟一的无可替代的题型?高考作文命题,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相似文献   

10.
1999年、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以其切合素质教育中倡导的“创新”精神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种命题思路打破了一直占据主导位置的材料作文的旧框架,使高考作文题步入了话题作文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一、高考作文形式预测:一树梨花一溪月1.作文形式将由“一枝独秀”而“三足鼎立”,由“一维”向“多维”转化。2004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巅峰”时期。全国15道高考作文题,除北京卷为命题作文,显出一点“叛逆”外,其余均为话题作文,地位无人撼动。而2005年高考作文试题却出现了由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主题图表作文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2005年的发展趋向,进一步拓展“自主命题”的空间和发展潜质。2.“自主特色”重“文化”轻“地域”。探究2004年、2005年各省市卷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2.
我有幸参加了2006年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对作文命题的看法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无疑是人们极为关注的。它对作文教学的直接影响怎么说也不过分。从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来看,话题作文依旧是“占统治地位”,然而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全国卷I、全国卷II就明显地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当然,这并非是对早年的材料作文来一个简单的重复。题目中的提示语、要求语就是明证。以全国卷I作文题为例,“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就表明了某种限制。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无限制地“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3.
许瑞祥  王桂林 《学语文》2002,(4):35-35,29
随着高考的结束,一年一度备受人们关注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终于浮出了水面。乍一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似乎沿袭了近几年的命题套路,仍然是给提示性材料,写话题式作文;仍然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仍然是“不少于800字”。但仔细研究比较,我们发现,今年的作文题也有些细微的但却是很重要的变化,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有的学者认为,今年高考题题目形式有了可喜突破,这种观点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赵年秀老师为代表。赵老师在纵观了今年18个高考作文题后,感到江西卷文题很新颖,很少见,并且明确指出,江西卷的这道题乍看起来与往年的材料作文或近年的新材料作文(或称范围作文)有些形似,但实际上它已具有近九年绝大多数高考作文命题的新特质,可以说是一种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说是异彩纷呈.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重出江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两套题都是材料作文,这应该对各省市今后的独立命题具有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命题原则:简要地说,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引导”和“四个重视”——A.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发展的脉搏。B.引导学生博览、熟诵,注重课外阅读和人文积淀。C.引导学生注重文学张力的修炼。D.道德教化重视理性,命题选材重视生活。E.思维指向重视思辨,能力考查重视运用。按照上述命题原则,我们不妨注意一下2006年高考作文可能直接关注的,或将会远距离观照的,或将在作文命题中有所折射的时代热点和旋律。第一,创建和谐社会作为近三年来时代和社会的一个热点,必然在高考作文中有所折射和反映,但一般不会直奔这一主题。因…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共17个题,特色鲜明,同时又体现出诸多共同点。认真梳理、分析2011年高考作文题,准确把握其内在规律,对备战2012年高考作文大有裨益。一、题型: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成主流,材料作文略占上风综观2011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成为主流,其中材料作文略占上风。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要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背景中,思考人文素养与发展的话题.境界开阔,气象宏大,一改往年高考作文题中常见的政治教谕、道德内省的程式,让作文成为一次庄严的思想之旅。它给人的感觉确实如命题组在说明命题思路时所说的那样.有着与浙江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大气”。  相似文献   

19.
工夫在课外     
高考是“年年岁岁考相似”。高考作文题则应该“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题悄然变脸,自主命题9年来,首次采用看图作文的形式,来了一个成功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试题,总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说纷纭的讨论之余,专业、深入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视点”,我们约请多位语文特级教师或高考作文阅卷专家对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的命题、立意、文体以及考场作文的得失和复习备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