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人北岛指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不仅学校生活中品德出众者遭遇身边同学的排斥和嘲讽而陷入困境,而且整个人类社会道德高尚者都面临生存的困境与危机。本文描述了为善者的困境,揭示探讨了为善者困境形成的根源,并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两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敝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鄙人先生,敞姓王,大号王总,市长也如此呼我,遗憾鄙人先生至今不识敞人。 鄙人:实在对不起,知你确乎因发达而春风得意,可惜你将“敝人”错念为“敞人”,鄙人委实不敢苟同。20  相似文献   

3.
正因为如此,北岛有诗“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能阅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感受诗歌语言的美,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古诗教学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小学生不仅对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感到遥远陌生,而且对深奥抽象的诗意和单调枯燥的讲解感到乏味。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优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最终达到培养他们的高尚审美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季节,亦冬亦春,亦冷亦暖。故事与生命,也有着不同的翻版。——题记1.食指“好的名誉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也许,几十年后的今天,没有人还会记得那个十六岁就白头,四十岁就进精神病院的诗人。曾经的俊朗、曾经的微笑、曾经的意气风发。上帝总喜欢捉弄那些让他忌妒的人,于是,一切繁华衰微,一切美好远去,一切故事凄凄结束。可我依旧存有一份记忆,存有那句“相信自己”。2.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副偌大的墨镜,遮掩了那冷峻的眼神,却遮掩不了沧桑。北岛,你还在,未曾没落,仍是照耀在…  相似文献   

6.
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佳作,诗人所深情吟咏的“一棵树”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诗人以“一棵树”为母体,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献身人类事业的崇高伟大的艺术形象。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诗的形象(尤其是抒情诗的形象)的实现总是与艺术想象分不开的。艺术想象是由一个形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艺术方法。《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首诗中,“一棵树”的象征意义即新的形象的实现,亦是诗人借助于树的形象和特点进行艺术想象的结果。艺术想象作为一种方法,从宏观上决定了一首诗或一篇文章的美学取向,而要实现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转化,还有赖于多种艺术手法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7.
巴什拉的"想象哲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探讨了巴什拉的想象哲学的理论背景、思想特质、现实意义、着重阐述了他的想象哲学的基本观点并作了简要的评论。巴什拉认为,想象是心灵对古老的基本元素的“梦想”;通过阅读诗歌,可以把握、参与到诗人创造的形象中;形象能把被科学分化的世界创造性地重新综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杨润林 《教育革新》2009,(12):41-41
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再创造,丰富诗人创造的形象.这是一个双向过程。再创造是逆向思维,“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  相似文献   

9.
人心的两翼     
喜爱读诗、写诗的大学生多是一些情婉而多思的青年。他们想必也知道,在追求真善美的人文领域,对那些成功者的最高评价,“真”的领域莫过于说一个人做到了哲学家,“美”的领域莫过于说一个人做到了诗人。哲学家用逻辑的思维、说理的语言探索世界的真实,揭示人生的究竟;诗人用形象的思维、想象的语言描写自然的美幻,表达人世的悲欣。唤起我们深沉思维的哲学和激荡我们超越地想象的诗歌,实在可以说是人心的两翼。然而,在我们人类早期的文化活动中,哲学与诗并不能友好和平地共处在一起,相反,它们之间颇有些误会,甚至可以说是仇视,…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人们往往运用想象使其作品灵动而隽永。同样。诗歌的鉴赏也离不开想象。无论是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意境的建构,还是对诗人情感的领悟,都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达成与诗人地沟通、共鸣。  相似文献   

11.
感谢对手     
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活动中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诗歌鉴赏必须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也就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从而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那么怎样想象与联想呢?本文试图从诗歌创作虚实结合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诗歌中的“中国形象”,是诗人关于中国的“审美想象与建构”,是个人想象与集体意识交织着的民族共同体形象。严阵诗歌中的中国形象既有与时代集体“共名”的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色彩。在严阵的诗歌中,中国形象与时变化地呈现为“革命和浪漫”、“欲望和沉思”和“自信与期待”等形象,并相应地采用“飘扬的红旗”、“醉人的红酒”和“怒放的红花”等意象来喻指。严阵诗歌中的中国形象折射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1970年,当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纳粹集中营遗址前的犹太人墓前深情一跪时,你是否感到一种高尚的人格在升起,直冲霄汉?而当2001年8月4日日本首相小泉在靖国神社的牌位前“深情”一跪时,你是否感到一种卑鄙的人格在堕落,为人所不齿?勃兰特的跪换来了犹太人的信任,而小泉的跪换来的是亚洲人民的义愤填膺,因为他跪的是战犯,不是受害者。“跪着的比站着的更高大。”这就是不同民族人格积淀的缩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孔繁森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温暖了高寒的阿里地区,而有的人,在台上口口…  相似文献   

14.
林天宋 《现代语文》2007,(3):103-104
何为联想和想象?想象就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联想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即由此及彼,并反映出了物问的内在联系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两的共同点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心理过程,不同点是:联想是从有到有,想象是从无到有;联想重在“联”,想象重在“象”,是“想”的结果。刘勰在《心雕龙·神思》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联想和想象在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样,在阅读和鉴赏学作品时,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山水诗文构筑了诗人的精神世界,表现诗人对生命存在的观照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语言、形象、意蕴三个层面具有丰富的美育价值。教师可以沿着“观景-入境-观人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朗读和词句的删改分析中体会诗文的语言之美;通过想象、比较的方法,从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上体会山水诗文的形象之美;通过知人论世、拓展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诗人在山水诗文中创造的意境和物我合一的人生之境,探寻语文美育的生命关怀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朝闻《美学概论》中有这样的说法:“想象是一种在观念形态上再造或创造现实的表象和形象的心理能力。”也就是说,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读者通过想象,“再造”或“创造”新的形象,使原作的境界于欣赏者心灵中幻化出全新的境界来。而后,缘“境”生“意”,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其中,诗词因其语言的简炼性、意蕴的浓缩性而拥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应把握契机,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让他们在诗意的探寻与解读中获得“二度创造”的美感体验和艺术享受。一、再造意象探寻诗人心境诗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来自那些流动于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7.
《预言》收集了何其芳20世纪30年代所作的34首诗歌。诗集分为3卷,反映出不同时期诗人不同的心灵状态和情绪焦点。诗人从学校到社会,经受了爱情的体验和社会的磨练,由“象牙之塔”里的理想主义成长为现实社会的冷峻批判。《预言》真实的记录了诗人迷茫、苦闷、幻灭、追求的心灵变奏,具有“自叙传”色彩。诗人对应自己的情感在有意无意间塑造出一个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一形象随着诗人的成长而成熟,经历了由一个“独语”到“思想”再到“觉醒”的发展历程,并具有鲜明的“何其芳特征”。  相似文献   

18.
(教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师:诗歌是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阅读诗歌就要深刻地感受诗中的形象,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结合自己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让诗中形象“活”在眼前,从而领悟诗中的情感意蕴。现在,我来描述一幅景象,大家边听边想象、感受。1932年,冬天,上海。一座国民党的监狱里一间牢房的铁窗前,仁立着一位为参加爱国斗争被关押的年轻“囚犯”,诗人。牢房阴冷,铁窗临风,晓雪飞舞。诗人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思绪像飘飘的雪花落到了他的故乡,落在了一个荒凉的坟头上。他想起坟里埋着一颗受尽屈辱而又善良充满爱心的高…  相似文献   

19.
近代来华传教士笔下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图用比较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近代来华传教士笔下的中国形象,他们在社会集体想象的基础上,现根据历史现实、自己的虚构和需要,把中国塑造成一个黑暗、贫穷、停滞、愚昧的形象。本试图从“言说”和“他”的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此形象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强调新闻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凡是涉及到这个内容的新闻理论,都无一例外地要求写作者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恪守真实性的原则,有的居然强调到禁绝一切想象的地步。这样强调用心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就没有任何想象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想象。关于想象,古今中外的哲人、学者和创作者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探讨。在我国,西晋的陆机在论述构思的时候,形象地描述想象活动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物昭晰而互进”。陆机的这些话准确地写出了想象不受时空限制,各种物象是纷纷涌现的。尤其是“物昭晰而互进”一句揭示了想象活动的一个特点:想象时,大脑的屏幕上有物象出现。这是一家之言。让我们再来看当代诗人流沙河给想象下的定义:“想象就是灵视,即心灵的视觉。前世纪的美国诗人拉·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