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思论     
神思是中国古典美学、文艺学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对于当今的文艺创作与研究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对神思论这一范畴的源流进行梳理,并对其内涵、特征、功能及心理机制等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2.
“神思”论     
本文认为,神思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最基本的艺术想象方式,它以“神与物游”为基本运思方式,其功能在于创造审美意象。神思具有形象与情感相统一性、虚构虚拟性、超越时空性、用思艰苦性及语言媒介性等特点。神思以观物为逻辑起点,以“虚静”为心理条件。培养神思应从“积学”、“酌理”、“研阅”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有“神思”之说,笔者尝试从音乐实践方面进行探索。在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始终带有颇多的感性体验,无论是创作到表演,还是再到欣赏,都与“神思”息息相关,无处不显“神思”之妙。在这里“神思”是指而是指在物化于人、人又取化于物的过程中,人能够处于美感状态时的境界,贯穿于优秀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有些物理习题用常规方法来解往往推算复杂,甚至无法解出,但如果根据题意巧作假设,则可快速解答.假设有以下几种:一、过程假设[例1]将40克10℃的水、30克30℃的水、20克70℃的水混合,则混合后的温度是()A.30℃ B.40℃ C.50℃ D.无法确定解析:此题可作过程假设.假设它们均降温至0℃后再共同升高温度△t,则有cm1△t1+cm2△t2+cm3△t3=c(m1 +m2 +m3)△t,即40g×10℃+30g×30℃+20g×70℃=90g×△t,解得△t=30℃.因此选答案A.  相似文献   

5.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指出了神思与虚静的关系——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第一次把创作主体心灵的虚静引入文学创作构思中。虚静状态,是创作主体进行构思的心理条件,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境界。这一观点启发了后来的意境说,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神思”等概念的深入剖析,阐释《神思》在《文心雕龙》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艺术思维理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品茗审美的“意蕴层”是超越形式的审美体验。它是基于茶的存在与人的思考而进行的再创作。本文讲述了文学创作中的“深思”与茶文化之间的相关、相连之处。  相似文献   

8.
"想象"与"神思",分别是中西文艺理论关于文艺创作的一种风格类型和美感性质的重要范畴.作为西方和中国文艺理论关于某种风格类型的主要范畴,它们之间有不少类似之处.而因中西文化和文化体系生成发育的过程不同,它们用以概括类似审美风格的范畴又有诸多殊异.  相似文献   

9.
“虚构”,本是西方现代叙事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西方文论中的一个主流文学观。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论思想,在讨论艺术构思的过程中,既肯定了文学的“非虚构”性,也涉及到文学的“非虚构”因素。本文旨在从“虚构”这一现代叙事学概念出发,阐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包含的“虚构”与“非虚构”的文学观,彰明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神思》篇是论述艺术想像的专题论文。主要讲艺术想像的特征,以及进行艺术想像的重要条件、要求和建议。虚拟性、具象性和抒情性是艺术想像的三大特质。神思不能等同于构思,也不能等同于形象思维。刘勰论文具有描述性,运用各种形式的比喻来说明道理,运用的比喻,不是论述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位教育大师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与教学,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我对课堂充满感恩,是什么促使这位大师有期待,满足,留恋和感恩的呢?  相似文献   

12.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创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创作之前的作者所需之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历来是各国进行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难点。在跨文化翻译中,过分注重字面信息的等值,往往会造成文化内涵亏损,甚至会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神思”一词,看似简单,但从所分析的译文来看,很难找到真正对等的译文,特别是在文化层面,各种译文均存在一定亏损。  相似文献   

14.
刘勰首创的"神思"论是我国古文论中以想象为核心,以虚静、学养为前提的创作总论."神思"论的核心问题是艺术想象问题,而具备虚静的心态和渊博的学识修养是想象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若把知识比作浩瀚的苍穹,那么课堂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放飞神思的雄鹰。在课堂中,教师是主导者,是引导学生点燃灵感、触动灵魂的导师。教师在授课中应在课堂导入、讲授及总结环节,注意授课的生动性、贴近性和运用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妥帖性。让学生在上课之始积极地放飞神思,在知识的广阔空间自由翱翔,享受知识带来的灵魂自由,让他们在课堂之末稳妥地"着陆",意识到知识的现实意义,并且很好地指导行为。  相似文献   

16.
许辉的创作经历了整个新时期小说的发展历程。“行走”是其小说的基本叙述模式。特殊的人称修辞昭示了其文化身份的双重性,以及创作主体自我的倾向性选择。直观化的呈现方式,则造就了其简单微涩的风格,也传达了他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学。寂寞而超脱的“我”化感受,传达的是一种神思和空灵。许辉的小说与新时期众多的小说思潮中的创作具有相似性,但它从来就行走在思潮的边缘。  相似文献   

17.
18.
《文心雕龙·神思》的主旨被认为是“想象”由来已久,且持此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这是当代文论语境下的解读,具有明晰的时代特色。我们认为,以还原刘勰的写作目的来考察《神思》的主旨也十分有必要,将有助于进一步窥探这篇文章的内涵,还原其历史面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刘勰的《神思》主要是关于“言尽意”的讨论,作者在此文中把思维拉到极限距离的空间中,然后探索如何将之与写作磨合,从而达到“言尽意”。他认为这是创作文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冠以“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之名。由此也可以认识到《神思》在整个《文心雕龙》的艺术理论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运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神思"活动,既指出艺术想象的"虚静"状态,又指出艺术想象的具体方法——包括"神与物游""窥意象以运斤"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这三个方面相互统一,共同阐释了构思过程。刘勰强调应合理地掌控思维,在艺术想象时主观与客观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创作者思维能力的开阔与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之“神思”与现代文艺理论中的想象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之不同,它与产生于西方文论中的想象同中有异。本文阐明了神已作为中国文论在创作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特征和作用,以及对创作活动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