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典型的器物,用鼎制度就成为礼之核心,因为鼎不仅是当时社会礼仪之用器,还是沟通人神之工具,更为重要的是成为等级与权力之标志。九鼎在周代历史上为国朝之重器,产生于西周的列鼎制度,是集祀权、神权、政权于一体的象征物,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晋国公室内乱频繁,造成卿大夫中大批非姬姓的新贵族或军功贵族出现。“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所受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少,他们对旧制度有强烈的冲击力,容易滋生法治的萌芽。在春秋时即有“铸刑书”、“铸刑鼎”的重大举措,战国初魏文侯的礼贤变法,更为法家产生创造子条件,是促使儒家向法家完成转化的楔机。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西河讲学,成为西河之学的首领,是儒家向法家转化的过渡性人物,子夏的弟子李悝则是法家的始祖。三晋不仅是法家的摇篮,而且也是名家和纵横家产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棺椁制度是我国埋葬制度的重要内容。棺椁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经过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时已发展成为一套等级分明、规整统一的制度。棺椁制度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分裂动荡而被破坏,逐步走向衰微。通过对棺椁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衰落过程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其产生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发展之完善对我国古代丧葬制度和礼仪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陈列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商代青铜重器司母戊大方鼎,以其通体尺寸之大、重量之重,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鼎”。关于该鼎的重量,历来都写作875公斤,几成定律。但中国计量科学院最新称量的结果却是832.84公斤。为什么鼎会由重变轻了呢?这还要从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谈起。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就是国家的一只"鼎",作为国家之"鼎"的教育若要稳固兴盛少不了三条腿的支撑,即技术、制度和愿景。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愿景"。只有有了"愿景","技术"和"制度"才会被赋予灵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的被激发出来,从而目标一致、同心同德,去完成教育自身价值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说鼎     
鼎是在我国古代社会上层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器物。它盛行于商周,衰绝于秦汉。鼎的形制虽因时代而异,但大体上说来以圆形、三足、两耳者居多,故有“鼎足”、“鼎峙”、“鼎立”之喻;鼎的质地也因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有所不同,最早多以陶土制成,后来则多以青铜铸就。青铜在当时是很宝贵的,因而又有“鼎铛玉石”(《阿房宫赋》)之别。另外,鼎的大小、轻重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国家一级文物商代青铜重器司母戊大方鼎,以其通体尺寸之大、称量之重、造型浑厚、气魄雄伟等特征,集中表现了商代晚期青铜铸造工艺的超高水平,被誉为“中华第一鼎”,并被广泛写进历史教科书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8.
鼎镬     
正鼎、镬是古代两种烹煮炊器。鼎三足两耳,镬似盆无足。鼎镬不单烹煮食物,也曾用以烹人,至今"鼎镬刀锯"还用以指最残酷的刑罚。不过,鼎却非普通炊器,而是重要礼器,更是一国之重器。相传夏禹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各方奇异之物刻于九鼎之上,"九鼎"遂成为中央权力的象征。公元前605年,野心勃勃的楚王挥师北上,来到东周都城洛阳附近。此举并非意在表明他对周王室的忠诚:此时周王已成傀  相似文献   

9.
讽谏,起于规劝救失,是因为有不同的见解和理念;演化成一种制度,从明议之台、谏鼓之器、诽谤之木到常设于官制系统的谏官;上升为道义责任,“与其危君,宁危身”,成为文化精神,进而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多重积淀,成为中华文化中的讽谏传统文化。本文主要阐述了讽谏的产生、影响和内涵,分析了讽谏的文化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0.
1.“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 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据此,较为合理的推论是 A.金文的起源可能和祖先崇拜有关B.刻铭于鼎可能是古代祖先崇拜的普遍形式C.不足以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D.宗法制度是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