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如何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呢? 一、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阶段是中学生的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课的3项任务之一,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能够进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拥有丰富、详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许多偏差和不足,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是一个极具探讨和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实现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正面性、实践性;消除学生内心存在的心理障碍,探索教育规律,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态度,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得到极大缓解,但同时也容易出现缺乏自立自强、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等问题.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背景、时代意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新时期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迫切性等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高校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傍贷的.近几年来,我校历史科组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主要的做法是:一、统一思想,明确内涵,有的放矢.我校历史科组教师有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谈薄,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的责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历史知识教育和教学,没有认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历史科组首先组织本科组教师反复学习江总书记给国家教委领导同志的信,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经过学习,老师们统一了思想,达到了共识,一致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因此,深深地感到承担这项工程既无限光荣又责任重大,决心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一向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渗入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初中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历史这门课程,对其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历史蕴涵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历史知识中涉及到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专门的教学课程,渗透每一个教育层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核心,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本文就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而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作为一名中学历史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赋予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使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并以此为动力,奋发学习,努力向上.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学校教育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事.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支柱,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跨世纪的战略意义.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位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是一般知识性教育,显得远、大、空,学生难以具体地感知.加上教育形式单调,根本不受学生欢迎,使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结合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将爱国主义教育点滴渗透到教学中,使爱国主义思想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外的独立阅读和自由讨论中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从爱国情感、爱国意识、爱国行动三方面入手,爱国情感是基础,爱国意识是关键,爱国行动是落脚点,三者缺一不可.讲清这三点,有助于学生对"爱祖国"含义的正确理解,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有助于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是:一、把课堂教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二、开展丰富多彩及富有时代感的爱国主义活动.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大学生的爱国信念,陶冶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6.
杨宓 《文教资料》2009,(19):153-156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水平缺乏层次性、个体爱国主义意识弱化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认为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教育内容的时代特征、丰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体现教育水平的层次性、深化学生的个体爱国意识,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校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近年来,又进一步狠抓《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激发学生具有爱国之情,教育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引导学生实践报国之行.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坚持五个结合.主要  相似文献   

18.
魏佳 《文教资料》2008,(24):112-114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三大课业,它们对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各有所长.如专题欣赏中的许多课题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注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念,便于学生了解祖国的美术遗产和优良的艺术传统,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绘画课对爱国主义教育也极为有利,特别是中国画学习在绘画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对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工艺课可以使学生认识我国历史上辉煌的工艺美术成就,通过手工制作,以小见大,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年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精神,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德育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起点,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把它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经常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1.在升旗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常规制度。每学期开学典礼,对全校学生进行以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和祖国领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