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静 《衡水师专学报》1999,1(1):112-113
本就朱自清的优秀散《绿》《荷塘月色》的写景特点谈一些粗浅的体会。章着重分析了作个人经历、道德修养及时代特色对景语的影响限制,具体赏析两篇散不同的语言特点、景物风格及表现出的作的不同情感。  相似文献   

2.
王飞 《现代语文》2006,(9):81-82
经典的魅力百读不厌,经典的解读常读常新,经典的意蕴空灵多义。笔面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胸中之沉想洋溢于笔端,不当处恳请同仁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其写作文笔细腻唯美,所有的散文都被文学爱好者称之为美文。特别是其中的《荷塘月色》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铺天盖地的研究和评论。《荷塘月色》将朱自清先生所有散文艺术融汇一炉,集中表现出朱自清独具特色的散文创作风格,给人一种真实的美感,直接成为朱自清先生的代表名作。本文针对朱自清先生与《荷塘月色》进行浅析,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讨论来找出其中的文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荷塘月色》的成功,除了归纳为手法、语言的运用,更与朱自清先生的独处有关。本文以此为基础,拟对独处作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不仅语言优美,抒情细腻,且构思精妙。通观全文,结构安排和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作者运用环形、闭合、对称式结构,暗示了自己苦苦挣扎、想远离现实而终不得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近日再一次教授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不因其是老篇目了就随意而过,还是细嚼慢咬地审读起来。可这么一细读,还真嚼出文本中一些难以吞咽的文辞,现列举出来,见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7.
李意英 《中学文科》2007,(10):74-74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谓是现代文学脍炙入口的美文,它那纯美的艺术境界永远令读者回味无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荷塘月色》是一首走中国风的抒情作品,它一改凤凰传奇过去的草原风格、豪迈风情,改走温柔抒情路线.意境纯净,曲调婉转,情韵悠悠.借助了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琵琶、笛子等的编曲方式,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从其诗一样的歌词、优美感人的意境和演唱艺术及音乐处理艺术等方面探析了它“美”的本质.创造性地分析了它流行的原因,为当代流行歌曲的发展提供深远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散文之美源于作者对于自然、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和自然流露.《荷塘月色》是中学教材中的散文经典名篇,对其赏析的文字洋洋洒洒,何止千万.如果再对其赏析,很难不拾人牙慧.尽管如此,鄙人斗胆对其思想感情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期与诸位方家探讨,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0.
《荷塘月色》的主题,表现作对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希望在一个幽静的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心情,理解本的主题,应综合作一生的发展历程及当时社会大环境前后关联去理解。  相似文献   

11.
《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本文选取朱纯深先生对该名篇的译文的前五段,并对此进行赏析,体会译文中的遣词造句中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同时,分析了译者是如何力图从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最后成功再现原文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的。  相似文献   

12.
德国翻译家莱斯提出翻译类型学理论,指出:文本类型是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首要因素.文章运用她的这个理论来分析、欣赏朱纯深先生所翻译的<荷塘月色>.原文是一篇运用叠音词等诸多修辞手段的经典散文,朱先生的译文也采用各种手段再现了原文的种种美感.本研究证明,莱斯的类型学理论是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的.  相似文献   

13.
朱纯深先生在译文<荷塘月色>中的遣词造句力求传达原文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力图从整体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赏析片段,见微知著,从原文的部分段落及其译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字斟句酌,精心选词,使用了大量常见且富于袁现力的灵活度很高的小词,运用了各种翻译技巧、句子结构及修辞手法,再现了原文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传达了原文的音关、形美和意美.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史料,解读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时的真实思想,对“性”精神分析论者的观点进行探论,这篇散文是作者对自我道德人格的一次思考与确认,是非常时期朱自清灵魂挣扎的一面镜子,而不是来自作者自然生理的“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军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2):21-23,68
20年代的朱自清在思想与精神世界里有着颓废的倾向,这与他的个性、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颓废的人生状态影响了他对文学的认识。强调文学的想象,文学的技巧,强调文学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个实验的文本。  相似文献   

16.
以张梦井先生在《比较翻译概论》中提出的散文译质的三个标准表情(或情感)的传递是否正确;韵味的表达是否恰当的标准为理论基础,并基于他的"采蜜式比较"和"借鉴式比较"方法,提出"采蜜借鉴式比较"。基于以上理论对《荷塘月色》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荷塘月色》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杰作,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是用于审美教学最为理想的一篇散文。它以"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读者,赢得一个个译者将其译成英文。文章对朱纯深先生和王椒升先生两个英译本中的三段经典文字进行对比与赏析,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特别是朱先生的译文对原作的理解更进一步,译文中有不少精彩的译笔,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让读者领略到了英译本的美感和韵味。  相似文献   

18.
采用语言量性分析法,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共有1179个音节;全文用词866个,名词258个,动词205个,助词130个,文言词、外来词、文雅词总计不足20处,带浓烈褒贬色彩的词一个没有,但字里行间却流出浓情厚意,音律柔和,抒情自然,意境新奇、深遂。按语调计50句,按结构分122句,按句读停顿计155句,全篇都是陈述句、常式句。全文使用辞格216处,使用辞格品类19个,无处不用辞格,文彩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翻译美学理论,将朱纯深译《荷塘月色》中的第四段作为研究对象,从形式系统层面进行美学赏析,突出朱纯深译文在形式系统层面即语音层面及词汇层面的翻译美感。通过赏析片段,见微知著,指出优秀的散文译作离不开译者对散文的语音及词汇层面的仔细斟酌,从而再现散文英译的美感。  相似文献   

20.
<离骚>是中国爱国主题文学的源头之一,而具有同样忧患意识的<荷塘月色>虽是散文,却以蕴涵诗的意味为特点,这不仅体现为清雅的文字,如画的意境,更表现在对<离骚>文学传统从思想到手法的继承上,以"美政"理想为主题,以"自我幻化"组结构,以"香草美人"作意象,成就了朱自清深沉而浪漫的诗人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