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冰 《教育导刊》2006,(8):18-19,33
地理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发展。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感到比起“知识与技能”这些显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隐性的、潜在的、长远的目标则因难以量化而使评价有更大的难度。如何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呢?笔者认为,“过程与方法”是在知识传授及能力形成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桥梁,因此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评价的实现是达成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进行了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考评试验研究。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2.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地理课程目标,简称“三维目标”。本文中的“三维目标”包括课程“三维目标”和教学“三维目标”。地理课程“三维目标”指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分解。  相似文献   

3.
面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新目标,地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大单元教学是突破传统“课时主义”、“学—评”脱节的有效尝试,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梳理“教学评一致性”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关系,并以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水的运动”大单元为例,研究提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以大概念重构地理学习单元主题框架、依据核心素养目标制定教学评价清单、介入真实情境任务预设单元学习进程、建立单元档案深化反思升华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策略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是用来解决“如何教”和“如何学”问题的手段。只有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高效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当前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地理课堂“有效提问”问题设计的原则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思考和阐述,希望为初中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提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宏 《甘肃教育》2005,(11):39-39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溧程改革中晟强调的理念之一。以往的地理教学注重的是完整的学科体系,往往从概念到概念,很少借助于生活经验.学起来比较抽象。而区域地理内容.又有过多的地名与地理事物的记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课堂上更多地以学生所具有的“地理现实”为出发点.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实进入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教学在他们跟中变得具体,生动,变得亲切。  相似文献   

7.
林丽霞 《考试周刊》2023,(6):115-119
初中地理是一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地理学习负担,使其更全面、更扎实地掌握地理知识是当前教师需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教师要立足于初中地理教学现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积极打造一个高效课堂,在实现“减负增效”目标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地理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一、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定义与内涵研究 1.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科学定义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出明确定义的不多,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即陈澄、樊杰教授在《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的定义: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9.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通过该目标的实现,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地理技能,也能体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初中生对地理科目的看法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了解初中生对当前地理教育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地理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走进生活寻地理,运用地理为生活”是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所学教材内容融入生活,将生活引入地理课堂,让学生亲历科学、主动思维、大胆探索,将学习活动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也就是说,地理课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起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中对“走进生活寻地理,运用地理为生活”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感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侧重探讨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指向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3.
胡应明 《教师》2012,(19):81-82
地理学科是一门边缘学科.我们经常用经常“文科中的理科,理科中的文科”来形容。如何建构有效的地理课堂.最大限度地实现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如何实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识图用图技能和分析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能力培养,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不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对话”的目标,如“乐于与人交流”“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等。这些目标,既有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又有过程与方法的指引,还包含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可以说是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时代赋予地理教育的新要求和地理教师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要确立以学科创新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新维度”,定位地理教学新目标,探索地理教学新策略,重构教师发展新生态,为师生发展全面赋能,推动地理教育教学持续、高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保荣 《甘肃教育》2011,(24):92-92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地理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相似文献   

17.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通过该目标的实现,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地理技能,也能体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在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追求是:在过程中体验地理学的价值;在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地理知识结构;在过程中发展地理学科能力;在过程中掌握常用的地理科学方法;在过程中培育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质疑教学是指学生对教材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一定的合并、加工、提炼,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地理教学中,通过实践与反思,深感把质疑教学法带进地理课堂,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9.
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要使课堂从始至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要遵循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这一基本理念,变革地理课堂,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现以新课标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一课为例阐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汪孟吉 《文教资料》2007,(12):186-187
地理教学中的和谐教育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设计和安排教学结构与各个环节,使“教”与“学”处于和谐状态中。和谐地理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背景下必然选择,要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师就要转变角色、营造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