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山大地震》成功的运用了电影传统的叙事模式,避免了宏大的叙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讲述唐山地震大灾难之后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电影运用传统的亲情叙事模式设置多条情节线索讲述了地震灾害后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和余震,以及个体在经历灾难后命运的改变,从个体人物形象表现让人为之动容的人性光辉和亲情伦理。这种平民化和个体化的叙事模式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一种亲情的回归、一丝心灵的慰藉,这种温暖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次情感的巨大认同。  相似文献   

2.
《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为主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重视应用乡土地理知识,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有几位学生来自农村,总觉得不如城市学生,有自卑感。我针对这种情况上了一节别具特色的地理课,要求学生谈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变迁。结果城市的学生都无话可说,或者大同小异,而这几位农村学生,由于对生活有一定体验,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91):129-130
历史教师将乡土教材纳入课堂教学中是符合当前国家教育方针的,也是完成课程改革的重要需求,应该对其进行深度的探索。研究可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乡土教材能丰富课程教育的资源,也能激发班级学生投入知识学习的内在动力,更可以激活学科教育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而让学生通过课程教育实现家乡情感的充分培养。虽然乡土教材在课程教育中体现出比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要想更好发挥出乡土资源的优势,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对乡土资源的搜集以及合理使用,从而给高中生开展更高水准的课程教育,保障学科教育的最终质量。  相似文献   

4.
姚风华 《文教资料》2008,(34):128-130
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乡土历史教学,不仅可以达到乡土历史教育和宣传的目的,而且会活化教材,加深学生时所学学科教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本文以泉州乡土历史为例,阐述了乡土历史的学科渗透教学的可行性和其具体要求.实例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穿插乡土历史资源知识,让学生从身边的现实感受历史,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也使高中历史教学趣味盎然、充满活力,而且对学生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运用乡土资源材料时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酌情运用乡土史材料,注意与教科书紧密配合,不能随意缩小全国性事件而夸大地区性事件的...  相似文献   

6.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在全国公映之后,该影片也被推向国际市场。字幕翻译的质量对影片在国际市场的广泛传播有着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对《唐山大地震》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后,指出"压缩"和"删除"是字幕翻译所特有的两种重要翻译策略,同时也指出了该片字幕翻译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按照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原则,以五个版本的《成都历史》的编写和修订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土历史教材演进的大体过程,深入探讨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内容选取和呈现方式等问题。遵照中共"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依据教育部关于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对改进乡土历史教材编写提出建议: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坚持发展着的唯物史观的指导;重视现当代乡土史;融乡土意识与开放意识于乡土历史教材之中;乡土历史教材应成为"学材";扩大乡土历史教材使用范围的可能性;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小说《余震》,两部作品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及叙事模式上表现出诸多不同,然而作为在各自领域获得较好声誉的两部作品,仍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作为灾难文学可资借鉴的经验。身份认同、内在价值追求与艺术表现手法的高度契合,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小说与电影在各自领域的声誉。与此同时,不论《余震》从个体的层面出发,还是《唐山大地震》从群体的层面出发,将现实关怀深入到更隐秘丰富的内心世界,突破伦理道德的肤浅表达和意识形态的简单图解,在灵魂的自省以及文化的反思中,释放其应有的艺术张力和社会功效,是灾难文学普世性价值及其主体性建构的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除国家规定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该占到教材总量的15%-20%。地方和学校要结合自己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开发具有本地区、民族和  相似文献   

10.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而《中学历史新课标》则规定,中学历史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可以自编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当前,正值中学新课程改革,乡土史教学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拟对中学乡土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11.
从灾难片的影视视角入手,在小说到电影的变化和"姐姐"的形象等方面,分析认为电影《唐山大地震》实际上是一场来自心灵的地震。它将主流价值与商业运作结合,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死去同胞的国殇,更对活着的人造成伤害,破镜何以重圆?最后从资本的强力投入、唐山精神、城市名片、电影的英雄主义、电影的催泪标准讨论了灾难电影与城市营销。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说:“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从近到远地了解历史,能缩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时空距离,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中的活生生的例子,符合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实际有意识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帮助学生体味历史、感受历史,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乡土历史具有形象生动、可触可感等特点,将其整合用于优化高中历史教学,具有缩短时空距离,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乡土历史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呢?本课题通过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推广运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春娥 《考试周刊》2013,(80):143-144
一、背景新课程改革后.中学历史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大幅增加了文化史、科技史等大量与历史学科相关的综合知识,我认为习得地理知识对学好历史尤为重要。这种教材的新变化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熟悉和研究历史教材,还必须理解历史发生、发展的空间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对综合知识特别是地理知识的学习.并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刻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多州恰当的教学手段.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地理环境巾讲述.则学生会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更能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改、新教材设置的一种新型学习任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提升其阅读解析能力。本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总结和归纳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际价值,并按照导读阶段、推进阶段和收尾阶段三个环节,从了解文本整体结构、综合运用阅读方法、创新展示阅读成果等方面,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幼儿的生活远离自然的现象非常常见,让幼儿教育亲近自然尤为必要。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身体素质方面得到成长,还能增强体育活动的野趣,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幼儿自信、勇敢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文章对永州市可资利用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并就其融入湖南科技学院《纲要》教学的作用与路径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以皖北地区为例,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步骤包括:设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甄选素材与编排内容、实施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管理与评估幼儿园环境。与之相对应,其具体的实施路径则可以从地面环境、空间环境、墙面环境、游戏区环境的创设入手。  相似文献   

19.
《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作的代表进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学术著作阅读教学,需要准确定位目标:初步认识著作的学术价值,获得读懂这类书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处理好几组关系,即教材任务与自创任务的关系,阅读部分章节与整体把握全书的关系,拓展阅读视野与提升语文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乡土历史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乡土历史教育,将对高中历史必修课教学形成有益补充,有助于探索一条适合于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其创新及实践能力的教学新路.但是乡土历史教育的推行,面临诸多的阻碍因素.在必修课教学中,融入乡土历史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要、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