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假里 ,一位从上海来的朋友与我闲聊 ,谈及教育孩子的问题。朋友讲述的一件往事 ,颇有启发 ,值得深思。他说 ,他的儿子上幼儿园时喜欢绘画 ,于是休息日就带孩子到少年宫去学画 ,果然有了长进 ,他的画还在区幼儿绘画比赛中获过奖。待孩子上学时 ,朋友买来画板、颜料等一大堆绘画用品 ,想发展孩子的美术特长。殊不知孩子一脸不高兴 ,推开绘画工具说 :“太累了 ,我不要。”这可激怒了当父亲的 ,“我花了钱是为你好 ,你还不领情 !”“你是为你自己好”,儿子也不甘示弱顶嘴说 :“每次去奶奶家 ,你总是拿了我的画给她看 ,她夸我时 ,看你的神气多…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亮点     
有一个孩子,在学校,学习极不认真,学习成绩极差,老师认为是一个“不可教化”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惹父母生气,经常打架闹事,并经常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家长认为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就这样一个孩子,也许在人们的眼中,永远不会有什么希望。然而,有一天,学校调来了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当那个孩子又在黑板上乱涂乱画的时候,这位美术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仔细地看着孩子留在黑板上的“杰作”,意想不到的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肯定他称赞他,说:“这画画得不错,好好画,将来一定大有出息。”那孩子听了老师的话后,一种…  相似文献   

3.
一幅漫画     
孩子们看了动画片《奥特曼》后,常常在游戏中模仿剧中动画人物又踢又打。特别是小晨,经常把小朋友弄疼、弄哭。一次小晨又踢疼了小钰,小钰伤心地哭了,而小晨竟然满不在乎。见此情景,我觉得应该对小晨进行教育。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小晨踢人的凶相和被踢孩子痛苦地倒在地上的形象夸张地画在纸上,然后拿给他看。他一看漫画顿时不安起来,低下头,搓着双手不吭声。我说:“小钰多疼呀,我真为她难过。这幅画送给你,你拿去仔细看看吧。”小晨边看画边哭,还请求小钰原谅他。后来在家长的配合教育下,小晨虽然还爱卖弄拳脚功夫,但再也不踢人打人了。“六…  相似文献   

4.
案例1、美国孩子画苹果,老师拎来一篮鲜果,由孩子们任拿一个去照着画;日本孩子画苹果,先由老师拿苹果让大家观察一番,再让学生照着画;我们中国孩子画苹果,则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苹果,然后规定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只有中国孩子画得最像苹果,而日本孩子画得则像鸭梨,美国孩子画得或如南瓜,或如葫芦。  相似文献   

5.
那是我初教小学,接的是一个三年级班。有一次,我在学生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可我一点儿也不快乐,看着美术兴趣班的同学们自由地学画。我多么羡慕他们。可我却不能去……”我不禁有些迷惑不解,这黄叶是学校公认的绘画天才,为什么不能去兴趣班呢?美术老师也问过我,但我一直没放在心上。下课后,我对黄叶说:“最近有作品吗?给老师看看。”黄叶高兴地拿出她画的画,我边看边问:“怎么不去兴趣班?”“爸爸不准我去……”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像决了堤的河。“别哭了。放学后老师去你家。”我赶紧说。  相似文献   

6.
自信的画家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颇为得意的画,拿到画廊里展出。他在画的旁边放了一只笔,并附上了这样一段话:任何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幅画有败笔之处,敬请用笔在画上作个标记。晚上,画家将画拿回去仔细察看,他惊异地发现整个画面上作满了标记,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然而,这位画家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他很冷静,他灵机一动,决定换一种方式试试看。他照着原先那幅画又摹一张拿去展出,但要求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认为画中的绝妙之处标记出来。当他再次将画拿回去察看时,看到画面上又被作满了标记,原先被指责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孩子从学校回来时,带回家一幅画——一只涂成紫色的小鸟,老师写在画上的评语是:“鸟不是紫色的,请重画一张。”孩子对妈妈说:“可是我的小鸟就是紫色的,这是我想象出来的。”母亲把画贴在了墙上,作为孩子勇于创造、大胆坚持自己真实观点的见证。无独有偶,一个美术班里的孩子在画马。有个孩子画了一匹绿色的马。家长觉得孩子画错了,老师却不纠正,家长很不满意,认为不能让孩子再学下去了,于是退了班。那么想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吗?“沙漠里如  相似文献   

8.
记得我的儿子5岁左右时,曾多次拿我背包里的钱去店里买东西,少则1元,多则10元,害得我把钱包东藏西放,最后还是被他找到。我骂过,也曾讲过道理,但是没有用。最后逼自己去反思:为什么孩子会偷钱?因为孩子手中从没有零花钱。看别的孩子有吃的,他没有;看别的孩子有花的,他没有。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这样下去,会渐渐让孩子养成偷钱的坏习惯。堵不如疏,如果能对孩子的需要给予适当满足,那他还会偷拿钱花吗?再说,这个年龄的孩子也该培养金钱观了。于是,我干脆来个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低年级的孩子画了一幅画,他把太阳涂成了鲜艳的绿颜色。妈妈看到了,告诉他,太阳是红色的,不能涂成绿色。孩子不听,说:我喜欢绿颜色。妈妈很生气,觉得孩子太不讲道理了。老师看到了这幅画,也告诉孩子,太阳是红色的,要他把太阳的颜色改过来。孩子告诉老师:绿太阳好看,不刺眼。绿太阳凉爽,不晒人。孩子还告诉老师,他看到过绿色的太阳,那是在夏天树林里,透过树叶丛看到的。遇到这样的孩子,也许老师、家长都有些头痛。孩子太不听话了。中国的大人喜欢乖孩子,我们的教育不断地培养着乖孩子,我们不断地对孩子说:乖,听话…  相似文献   

10.
我的女儿今年9岁,在校读二年级。她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一类。但小时候却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最大的毛病是怯场。比如,她在家里蹦蹦跳跳,爱唱歌跳舞,但是,一旦当着很多人的面叫她去表演一下,她又钻在我的身后,不肯出去,有时真拿她没办法。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怎么办呢?我们商量,要用我们的赏识吹响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 孩子进学校读书以后,我就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回家当老师,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通过她的语言、动作、神态讲给我听,表现给我看。同时我还经常与她们的老师联系,询问她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要求老…  相似文献   

11.
画妈妈     
今天,我到中二班去上分区活动,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进入了各个区域。我巡回来到美术区,看到有的孩子在做礼包,有的孩子在画“妈妈”(因为正值“三八”妇女节,老师叫小朋友画妈妈及做礼包送给妈妈),只有康康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蜡笔一动也不动。中二班的老师向我介绍过,康康的绘画能力在班上是比较差的,对这样的孩子要放低要求。于是,我蹲下来摸摸他的头问:“康康,你怎么不画呀?”康康说:“我不会画。”“别着急,慢慢画,老师来帮助你。”我指着范画又问道:“你想画这个妈妈呢,还是画自己的妈妈?”“我要画自己的妈妈。”康康很坚定地…  相似文献   

12.
张淮涛 《考试周刊》2014,(95):39-40
<正>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语文考,数学考,有的学校连小学美术也考,一张考卷考美术理论、考美术知识,然后考绘画、手工,我不知道这样考出来的美术成绩有多少参考价值?绘、汇、会,绘出心中的画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鲁迅是个爱画画的主儿,"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他常在课上课下画些绣像和速写,"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大文  相似文献   

13.
弘文从小就学画画,他的画在学校和市里都多次获奖。一次他偶然在同学张萌的T恤衫上画了一幅山水画,同学们反响热烈。又恰逢张萌在学校里做创新思维的演讲,还拿身上的T恤衫举例,这样弘文的画更是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好评。接下来就有很多同学找他要画。他既高兴又有些为难,因为马上要考试了,时间很紧,而且画料很责,向人家要钱不是,不要钱自己承受又有困难。  相似文献   

14.
史忠平 《教书育人》2007,(2):110-111
我们时常会听有些学生说自己在“画美术”,心中不免有点纳闷。此话出于孩子之口还则罢了,部分家长也会不假思索的说“我让孩子画美术”。听此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多少年来的美术教育究竟都干了些什么?观今天美术教育之浪潮,席卷全国,可谓波澜壮阔。学校美术教育已不能满足需要,各类美术培训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面前,可学画的孩子仍然在说着“画美术”的字眼,我们又要发问美术教育你究竟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15.
读莎士比亚最得意的作品《哈姆雷持》,我们大概谁也忘不了剧中最活跃的角色──波洛涅斯.首先因为,此人在剧情发展中极为重要,他既是忧郁王于哈姆雷持清人的父亲,又是当前国王的股肱重臣,倘他不去刺探情报,结果被王子误杀,哈姆雷特或许现在仍在犹豫,下不了决心,我们也无霜消受这出悲固了。其次,莎士比亚把此人写得神气活现.我们会上书,每每还能想象起这个跳上跳下的“老孩子”,以及地血淋淋的死。他是剧中第一个死的,这一点大概问题不大,连把莎士比亚说得一文不值的托尔斯泰也觉走大量地说:0假如说在莎士比亚戏剧里也可以…  相似文献   

16.
常常有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做了错事后,会咬牙切齿地说:“这一次饶过你,下一次再这样,我非揍死你不可!”而等到孩子再次犯了错误后,家长还是那一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看出了家长的弱点,不但改不了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我的一个外甥就是这样,他上初一的时候就迷上了游戏机,以至于不思学习,经常旷课,偷拿家里的钱,甚至哄骗父母,以学校收费为名,把要到的钱拿去玩游戏机。父母对他毫无办法。在一次交谈中,我问他:“你最初是怎样迷上游戏机的?”他向我作了“坦白交待”:“开始我并不敢去玩,恐怕被爸妈知道。后来试着玩…  相似文献   

17.
宋谦 《山东教育》2004,(7):34-35
妻子把我刚脱下来的外衣拿去洗,想不到却有新发现。“快来看,一张纸条。”话音未落,妻子接着念起来:“老师,我喜欢听您的课,多么希望您能给我们多上这样的语文课啊!”妻子的腔调里含着兴奋,她显然替我有些高兴:“真行啊,学生把纸条塞到你口袋里还不知道。”看来,这张纸条是我上语文课时不知哪个孩子塞进我口袋里的。受到孩子这样的表扬,心里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了上来。这张窄小却寄托孩子心声的纸条,使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思。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我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呢?  相似文献   

18.
王希艳 《家庭教育》2010,(10):12-13
衢州读者周田田来电问:“前不久,我们搬家了,但是孩子不愿意去新学校,好几次委屈地对我讲,他没有好朋友,他还想回到原来那个学校去。再回到原来学校是不可能了。刚开始我一直安慰孩子,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现在看来,这样没效果。请问,怎样让孩子尽快结交新朋友,使孩子在学校里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昵?”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陪一个孩子去某学校拿成绩单。孩子期终考试分数不是很理想,我正欲向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表现情况时,哪知这位教师对我们爱理不理。我以为这位教师可能心情不好,但他却对刚刚进门的其他家长和学生笑脸相迎,还热情地向那位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说正准备把成绩单送到他家里去。教师对待家长的态度居然如此不同。难道仅仅是因为那位学生的成绩好,这位学生的成绩不好吗?抑或是另有他因。但教师的势利由此可见一斑。按说,教师喜欢和关注班级里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学生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但是,教师并不能因此…  相似文献   

20.
在我所接触的案件中,14岁到16岁的孩子特别容易犯罪。这其中有孩子自身的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因此,我总是告诉教师和父母要多关注这个时期的孩子。魏建国是江西省的一个15岁的孩子,他的个头很高,还不到16岁就有1.89米了,体格健壮。听魏建国的妈妈讲述说,他10岁的时候,就长得比别人高出很多。一次,省体校到他们学校选拔,魏建国被选中到了省篮球队去。父母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这件事成了魏家的大事。因为魏建国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孩子能够这样“有出息”,他们怎么能不高兴呢?但是,到体校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