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高考让名不见经传的“黄冈”出了名,黄冈中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真的如此吗?在倡导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一度被“神化”了的“黄冈”,它的魅力在哪里?请看本刊记者发回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陕西洋县中学高考考点有人代考!”6月7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第一天,陕西洋县曝出高考替考事件。  相似文献   

3.
宗尧 《家教指南》2003,(8):10-10
本期在“成功家教”栏目转载的黑龙江省肇庆市银山村的双胎胞兄弟李春勇、李春亮兄弟,以骄人的高考成绩,携手共进名牌高校的事迹,引发出一则爆炸性新闻:有人惊诧、有人深思、有人迷惑、有人茫然……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今日之人材,究竟该如何培养?。从这对高考奇迹创造者的家庭来看,他们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没有令人羡慕的社会背景,更没有去敲响改变他们命运的“敲门砖”。从这对兄弟本人的学习生活情况看,他们也无缘请名师、“吃小灶”、读“特长”。他们惟一具有的可贵资本就是精神财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们以…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在我们中国,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有人说,高考是于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确,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尤其是高三学生,他们经历的是堆成山、飞满天的书籍、资料和试卷的日子,而高考又是他们人生道路上面对的第一次全力拼搏。那么,全力付出之后的这个假期,该如何面对和安排呢?也就是从6月9日高考结束至9月各高校新生报到,前后近三个月的时间,我们普遍认为这是刚刚经历高考考验的学生们的一段休整时期。经过高考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准大学生”,这些学生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心态、见识、能力以及对暑期生活的安排也各异。观察近几年“准大学生”们的情况,我认为他们在假期中的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考试是他们经常要面对的事情,课堂小测,单元考试,月考,各级统测,如此小考,大考成了高三学生的“必修课”,每一个高考考生都要先历经高考前无数次考试洗礼,才步入高考考场,完成最后的冲刺。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在“县一中”上学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只要进了这里。就像进入了一条从高考到大学的流水线——  相似文献   

7.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理行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是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指挥棒”指向哪里,他们的学习目标也指向哪里。由此造成了学生消极应对文言文学习,教师机械教授文言文课程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授人以鱼是指传授知识,授人以渔则是指培养能力。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有人主张授人以渔,摒弃授人以鱼;在用人制度、高考方法、考核教师的标准依旧不变的前提下,又有人认为教学还是要以授人以鱼为主,围绕“升学的指挥棒”,把授人以渔搁置一边。尽管各有道理,可人们在争论“授鱼”还是“授渔”之际却忘记了一点,不管形势  相似文献   

9.
对孩子来说,沙子和水一样对他们是充满吸引力、令他们宽慰的、有趣的媒介。哪里有沙子,哪里就一定是一个繁忙的、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受欢迎的地点。沙戏是任何水平的孩子都可以参与其中的一个领域。从手指重复的玩耍探索沙子到精心地创造“道路”和“村庄”,对于这种自由操作的物质来说,玩的方法方面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沙子不仅是为儿童提供娱乐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任何适宜于儿童发展的游戏环境中的基本物质。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部2006年第10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近期被媒体炒得很热的“不出国门可以参加‘美国高考’”的问题做了澄清,申明不存在这种情况。王旭明指出,美国没有类似中国这样的高考,二者打通,或者说二者如何借鉴倒是一个问题。如何为想去美国就读的同学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多的可能,让他们参加考试,也是一个问题。但是统称为“高考”,在概念上可能会有歧义。  相似文献   

11.
一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愈演愈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是,在教育教学领域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在某些地方和学校,甚至愈演愈烈。有人讲我国基础教育有几个奇怪的现象:一是高考升学从娃娃抓起;二是素质教育在向“应试教育”转轨;三是学校异化成了训练考试熟练工的“工厂”。  相似文献   

12.
2023年高考语文依然是稳中求变,但是哪里“变”了,哪里“没变”?文言文考查,在题型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上更加切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写作命题大胆尝试与试卷上其他文本的联系,这些都是积极的“变化”。在坚持高考语文立德树人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相对稳定“不变”的试卷结构、阅读和写作一份试卷,需要有所“改变”,以使高考语文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加有利于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某沿海城市一知名中学在内地省份公开打出旗号:“招收高一学生”。声称“统一”考试、按“计划”录取,承诺录取后到校就读、办理注册、享受学校所在地高考升学政策。他们散发的宣传材料上,郑重向学生承诺:只要是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经过了他们的学校,“力争培养成为一名重点大学学生”。这些地域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高考真题】 2009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试题: 阅读以下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准辍学"问题值得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想如果他们都拿出一年的时间跑就业,形成普遍的“准辍学”现象,国家下大力气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意义在哪里?这会是一种多么大的浪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每年高考,总有相当多的拔尖佳作。也就是说,每年总有一批优秀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写出拔尖佳作。那么,是什么使得他们能够写出高考拔尖佳作?高考拔尖佳作的奥秘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高考移民"的利益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移民”是参与各方围绕利益博弈的结果。现实利益的存在是“高考移民”参与各方博弈的基础。“高考移民”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政策有缺陷、地方政府受经济指标束缚;学校存在声望提升的压力。因此,必须采用行政控制、法律规范、体制创新等手段来解决“高考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一类考生,他们出身“寒门”,除了要“愁”高考分数,考什么专业,什么大学外,他们还要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发愁,他们的志愿填报好坏往往决定了他们的一生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哪里需要光亮,我们就到哪里。”这是南京市浦口区东门小学“探照灯”小队的行动口号。在偌大的社会中,总会有人遇到困难,需要关心和帮助。“探照灯”小队的队员们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用自己那颗纯真、善良、热情的心,把温暖的“灯光”送给了那些需要光明的人。  相似文献   

20.
邓忠 《学语文》2005,(1):i001-i004
就语文高考应试而言,“金”在哪里?如何在“黄沙”中淘得那“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