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是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在基于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完备的德育体系。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蕴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品德意志、理想信念、品德行为等因素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的契合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继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推动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完善育人体系,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德育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忽略了德育的能力限度,德育被赋予了许多它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德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应该为当前青少年的道德面貌负主要责任。不能把改善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品德状况的重任过多地压在德育肩上。应该为德育减压和松绑,用合理的、道德的德育去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德育的能力限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德育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忽略了德育的能力限度,德育被赋予了许多它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德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应该为当前青少年的道德面貌负主要责任。不能把改善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品德状况的重任过多地压在德育肩上。应该为德育减压和松绑,用合理的、道德的德育去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手段,通过内比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法制纪律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性教育。这些德育内容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之内化成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5.
家庭生活是青少年道德生活的一部分,为学校课程德育提供鲜活的德育资源,家庭德育与课程形式的德育在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当前,处于社会发展变化中的家庭在结构上发生了变迁,必然带来家庭伦理道德和家庭德育的变化,最终对学校的课程德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课程德育的发展要求其自身必须面对现实,在内容、模式、方法等方面采取相应改革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在这个含义中,至少要理解三方面内容:教育者是谁?受教育者是谁,品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教育者是谁?可以是家庭、社会、国家、政党等,也可以是学校;受教育者是谁,可以是成人、普通公民、特定人群,也可以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包括哪些内容,可以是道德教育,还可以包括思想、政治、情感、心理、法律、礼仪等教育。德育的含义,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讨论的是中学的德育,是指中学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学德育有效性不高,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德育过程体现为两大程式: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程式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程式。自我建构是品德形成的本质规律,德性内生是品德形成的实质。德育不仅是促进学生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还是从自律到自觉自为的过程。道德自觉自为是品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德育的使命主要是促进学生道德自觉自为品...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尤其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同时,网络中的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针对网络环境给青少年德育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需要重新构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德育。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德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尤其是结合农村小学德育现状,探索符合农村小学青少年的德育实际的思路和方法,成为农村学校是否能良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家庭德育承载着个体品德养成、家庭道德发展乃至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使命。但当代中国家庭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只有基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家庭道德变迁规律以及当代青少年成长规律来充分认识中国家庭德育建设规律,成功探索出现代家庭德育方法论,才能让广大家长家庭德育改革坚持"理念先行"、家庭德育功能坚信"美德可教"、家庭德育实践秉持"无教学的教育"、家庭德育成败明晰"责任大于能力"。家长只有掌握了现代家庭德育方法论,才能开展家庭德育具体方法的综合创新与正确运用,最终担当起教养子女道德社会化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德育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但由于许多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不足,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道德教育或政治教育。甚至有些教师把德育理解为政治课教育,认为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是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德育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不是一种品德的养成。当然德育也不仅是学校德育,按其发生的场所还包括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者是按学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所经历的德育形式来划分的。而学校德育教育是德育养成和品德内部矛盾运动的主要场所,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影响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教育者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44):131-132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虽然逐渐受到了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重点关注,但在德育教育方面,却仍然未能取得理想效果,而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则正是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文章对德育教育在思想政治品德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现象、道德问题作为考察对象,指出现有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管理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的德育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学生 ,与学校教育的其它组成部分-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结合 ,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内容 ,包括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的德育 ,也通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实践。任何国家为了维系它所实行的社会制度 ,维护社会的稳定 ,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以及培养青少年一代 ,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  相似文献   

18.
蔡定基 《教育导刊》2002,2(8):79-81
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现象、道德问题作为考察对象,指出现有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管理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中学时代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地理学科在对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当前地理教学的功利性太重,偏离了地理教学轨道,教师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本文针对目前地理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尴尬境地,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渗透的内容及德育渗透的途径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遵循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