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网络游戏中的教育价值进行辨析,指出网络游戏与教育有着和谐的统一关系。然后从创设真实的情景、学习与支持服务、评价与反馈、个性化的设置等方面,提出基于游戏设计思想的网络课程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带来极大娱乐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人异化作用。反观游戏的本质精神,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游戏行为、消费行为、人格心理等方面;网络游戏媒介的虚拟特性、网络游戏的商业殖民、教育的游戏缺失等是异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构建游戏与现实之间的建设性关系,呼唤传统游戏精神的回归是消除异化的理智之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游戏教育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充分发挥这把双刃剑的教育功能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问题.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知识载体和认知工具,其教育功能体现在使玩家进行探索性学习,并在游戏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而提出教育与知识类网络游戏的开发和在远程教育中引入网络游戏两种新途径来实现网络游戏教育功能,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对青少年的共同引导来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心态以及内容。学习与游戏是对立统一的,应辩证看待玩网络游戏的益处与坏处,利用网络游戏开展多层面的教育活动来解决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教育从娃娃抓起,由于我国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加上全球信息化,受到外国观念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游戏造成了很大冲击,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将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更能够提高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学习效率。通过阐述在幼儿园课程中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幼儿园课程进行中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石峰 《职业技术》2006,(14):58-58
随着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关的开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下面就游戏开发流程、游戏美工的工作分工和培养游戏美工专业的课程设置,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发挥网络游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健全网络游戏立法、创新网络游戏管理制度和机制,发挥部门分工协作、联合执法的优势,提高网络游戏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和政府部门执法水平;要加大政府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游戏开发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强网络游戏玩家法律意识培养和心理健康辅导、开展健康的网络游戏竞技活动,通过技术手段控制网络游戏时间,矫正"网络游戏瘾",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游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沉迷给许多青少年带来危害,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游戏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虚拟的现实技术吸引力强,完善的游戏产业链和游戏中现实商品的诱惑力大。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缺少释放空间,对成就感的渴望缺少社会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缺失和学校教育管理滞后等因素,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沈颖 《中小学电教》2007,(11):13-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越来越流行。目前全国网络游戏用户1380万,这一数字到2007年将达4180万,而其中50%以上为青少年。计算机游戏已经成为很多学生主要的课外娱乐活动。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忧学生可能因沉迷游戏而厌倦学习,甚至受到游戏中的色情和暴力等不良成分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却认为计算机游戏中蕴涵着教育潜力。计算机游戏是信息时代德育的新渠道,计算机游戏是青少年智能开发的新途径。通过游戏,学生的精神得到了放松,身心得到了解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及协作学习等能力。因此有学者提出,将计算机游戏与教育相结合,使知识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教育在中,游戏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游戏能够带给幼儿愉悦的体验和丰富的教育意义,区域活动也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将游戏课程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精心组织安排各种游戏,以多元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主要围绕"如何将幼儿园游戏课程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课程的形成既不是对知识进行客观筛选的结果,也不是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以国家作为博弈主体,它参与的课程博弈类型包括支配集团内部的博弈、支配集团与被支配集团之间的博弈、政治精英与学术精英之间的博弈以及支配集团与学生之间的博弈。最终,课程的诞生,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本文在对已有电子教育游戏相关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电子教育游戏从本质上讲是由游戏设计和制作人员创作、承载着具体教育和娱乐目的的计算机软件。并从游戏者角度作出进一步阐释,指出游戏者的游戏活动是游戏者在游戏环境中,依据游戏规则、使用游戏策略、为最终达成游戏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此过程中游戏者既可获得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紧张、喜悦等感情,又可完善或者提高自身性能的某些方面。在对电子教育游戏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电子教育游戏的五个主要属性:目标性、规则性、策略性、自由性和娱教性。  相似文献   

13.
An overview of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 shows a worrying drift to the technical; in current curriculum debates, technique is winning out over substance, procedures over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shows how this theoretical vacuum is ascribed by many in the field to the dominance of the Tyler rationale in curriculum planning. However, the symptoms of means-end rationality are not confined to curriculum - they are found across the breadth of educational studies and have reached epidemic proportions, suggests the article, in the discourse of educational reform. A number of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the lack of analysis of curriculum policy are identified and particular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where, it is suggested, the size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facilitate greater debate. Instead, the discussions focus on the management rather than the meaning of change. In searching for sources for new curriculum theory,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field of policy studies offer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n particular the work of Stephen Ball on mapping the policy cycle. The possibilities for a theory of curriculum as policies are explored. A model of a curriculum policy cycle is proposed and subjected to som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了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设计的原则,即根据教学目标的类型层次、不同领域的课程知识、游戏者的认知水平以及游戏任务本身的结构四方面进行游戏任务设计,并说明了游戏任务实现的方法,以获得游戏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统一。  相似文献   

15.
游戏与教育如何融合一直是教育游戏研究的重要命题。教育游戏研究不仅应该根据教育理论,而且需要参考游戏理论。传统游戏理论过于强调游戏者的主体性,具有哲学上的主客二分的问题。而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突破了近代认识论模式的束缚,侧重于游戏与游戏者的统一,对教育游戏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根据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教育游戏的真实主体是游戏自身,存在方式为自我表现,意义产生需要观者在场参与。因此,教育游戏应该将娱乐性与严肃性紧密结合,引导学习者融入游戏;使游戏规则与自由保持张力,优化学习者的游戏过程;注重观看与参与相互渗透,促使学习者获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教育功利化、课程内容定位不清晰和教师研发能力制约等原因,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未能得到常态化实施。如果能吸取美国服务性学习的成功经验,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种补充方式,将会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其常态化实施。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它是一门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的课程 ,在重建新时代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为保证潜力的充分发挥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检讨三个问题 :流于技术的操作 ,缺乏整体的规划 ;与学科课程割裂 ,缺乏探究的深度 ;以事实研究为目标 ,缺乏价值的关照。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教育游戏是集教育性与游戏性于一体的计算机软件,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便于学习者灵活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在对教育游戏的定义、特征和教育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教育游戏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最后提出教育游戏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及其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育游戏承载学习内容的独特性及其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媒体形式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像其它媒体一样,也有其自己的特点。就教育游戏所承载学习内容来说,是有其独特性和局限性的。文章认为,可以从教育游戏的内外因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对教学内容选取和设计的要求。并结合"设计框架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探讨游戏化学习方式下学习内容及其设计特点——"任务化"地融入内容问题、"完整性"地充实单元问题、"动姿化"地呈现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游戏作为未来游戏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和国外的教育游戏研究状况进行论述,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教育游戏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