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宏 《海外英语》2013,(8X):260-261
在英语交流过程中,句子的形式是语言的表层结构,而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语言的深层结构。该文围绕英语非谓语动词,从常见的非谓语动词的语法结构展开,对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红丽 《海外英语》2014,(4):209+226
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谓语动词。在汉语中,谓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而在英语中,谓语动词有十六大时态。在汉语中,谓语动词有被动语态,一个"被"字足以表达;而在英语中,十六种时态各对应着自己的被动语态形式。对中国学生而言,学习英语语法的难点就在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形式难以记忆。笔者从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一套方法,便于英语学习者更容易地理解、记忆英语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形式。  相似文献   

3.
英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担当,但不同的是,汉语的谓语动词可以连用,和英语相比,连动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谓语的一个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除少数情况下,汉语的连动谓语可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选连动谓语中一个动词为英语的谓语动词,而另一个动词则需要译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相似文献   

4.
邵群钢 《高中生》2014,(4):36-37
英语句子中的动词是句子的核心部分。它们构成了英语句子的不同句型。通常情况下,一个英语句子使用一个谓语动词。当多个动词出现时,我们往往用and将它们连接起来.因此就产生了并列谓语。与汉语句子构成不同的是,英语句子中出现多个动词时,有的动词是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5.
英语语言注重形合,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前后对应,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汉语语言注重“意合”,借助语言意义传达句子意思。所以在解单项选择题时。学生经常按照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题,与英语的“形合”特点发生碰撞。本文从三方面分析汉语思维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对英语语言“形合”特点的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6.
汉语句子的谓语和英语句子的谓语差别很大。英语句子的谓语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而汉语句子的谓语没有;汉语中可充当谓语的成分多种多样,而英语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动词来充当;二者都有被动式,但在形式标志上不同  相似文献   

7.
李萍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3):109-111
从词类的角度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谓语,并得出结论:英语中的谓语必须含有动词而汉语中的谓语词类要多样的多:有动词,名词,形容词,还可以是短语(或词组)。最后,对短语谓语的分析提出了问题:这些短语谓语是主谓谓语,联合谓语还是四字成语谓语。  相似文献   

8.
形合与意合是英语和汉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很多学生正是弄不清楚形合与意合在句子里的表现,导致写出的英语句子不地道。本文着重分析了形合与意合在英语和汉语句子中的表现,意在让学生在弄清这个区别的基础上写出正确、地道的英语句子。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意合、形合体现在词法、句法及词义层面上。英、汉语的显著区别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不同的层面,意合与形合有不同的表征手段。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英汉这一区别性特征尤为凸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衔接手段,意合、形合的表征,探讨英、汉语中意合、形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英语、汉语在语言学上有很多区别。汉语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语言中词与词、句与句的组合主要是凭借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达成的;而英语注重形合,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的合理。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及其相对性,对于汉英翻译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小玲 《考试周刊》2009,(40):135-135
非谓语动词在英语里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现形式,由于汉语言中没有这种语言习惯,所以我国的中小学生很难区分和使用非谓语动词,而且经常出错。非谓语动词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它不能当谓语。因此在同一句子中一定还会另有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12.
形合和意合是两种基本语言组织手段,也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在英汉语中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句子为语法性,具有强制性;汉语句子为语义性,具有意会性,辩证地把握英汉形合意合特征,研究英汉句法结构差异,对英汉翻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话系,其句子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重形合,使用大量关系词;而汉语重意合,多用动词.本文拟从英汉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和语态等方面分析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并讨论相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在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把形合和意合分别看作是英语和汉语的造句特征,这反映了英语和汉语在利用语言形式表达意义时的区别.从语言的编码层次构成的系统看,英语中不乏有"意合"现象.这种"意合"现象是我们理解和翻译的难点之一.本文从英语语法的"意合"角度对大学生翻译作业中的误译实例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归纳,以期能够找出正确的理解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英汉句子结构存在着差别,尤其体现在谓语动词上.相对英语而言,汉语兼语句为汉语一大特色。本文从分析汉语兼语句的结构特征入手,通过英汉句子谓语动词对比,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探讨汉语兼语句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浅析非谓语动词作修饰语时的英汉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都属于非谓语动词,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征,在英语句子中可充当定语、表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一致,对它们的翻译也要采取直译、转译、增译、合句及分句等不同译法。  相似文献   

17.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都属于非谓语动词,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征,在英语句子中可充当定语、表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一致,对它们的翻译也要采取直译、转译、增译、合句及分句等不同译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从事英汉互译的人对英语中的形合与汉语中意合的特点是比较了解的。本将从翻译的角度分析英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希望能为正在学习翻译的语言开拓们起点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谓语动词(non-finite verb)在句子中不可单独用作谓语,不受主语的人称和数的限制,在句中可以用作其他句子成分,它是英语语言的一大特色,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语言项目。非谓语动词可以充当多样化的角色,在句中的表现形式很多,学生的任务就是快速判断它充当哪一类角色,什么情况下扮演状语,以什么形式,有无规律而言等等。以汉语为第一母语的中国学生并不习惯语言的肢解,极易将汉语与英语等一而类,造成思维定势。语言的作用在于应用,如果像庖丁解牛一样熟知语言的结构、语法的用法以及句子的成分,就能像庖丁一样闭眼行刀、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0.
谓语是英语句子中的重要成分,其表达往往很复杂,尤其是状态性谓语。状态性谓语的表达包括多种形式,使用持续性状态动词,使用Be动词以及使用由Be动词构成的短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