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161-162,166
本文对第一人称代词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经济管理学术论文中的使用频率及其语篇功能进行了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旨在发现在学术论文中,中国学者构建的作者身份与西方学者有何异同。对两个自建语料库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及其语篇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学术论文在第一人称使用上与英语学术论文存在较大差异:(1)尽管汉语学术论文语料库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第一人称,但均为复数形式;(2)中国学者更倾向于在权威力较弱的语篇功能上使用第一人称;(3)中国学者尽量避免在权威力较高的语篇功能上使用第一人称。这些差异表明,中国学者在学术语篇中构建的作者身份要弱于西方学者。中国学者倾向于把自己的观点"集体化",模糊自我和别人的界限,这种现象可能出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和中国人的"他人关系倾向"。  相似文献   

2.
声音是学术语篇的基本特征,是作者在学术界实现身份认可、交流的重要渠道.文章以Hyland的"voice"互动模型为基础,以学术语篇中声音构建的语言手段为切入点,分析了学术语篇中作者的声音和读者的声音内在的关系及功能.研究发现:作者的声音与读者的声音在语篇层面存在互动并相互制约,且以作者的声音为主导,进而形成学术语篇的论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聚焦论文摘要英译的人际修辞特征,通过比较语言学论文摘要英译与汉语摘要原文及英语本族语者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和词汇语法特征,分析摘要英译的作者身份建构。在宏观层面,摘要英译作者身份建构明显受到汉语人际修辞规约的影响,高频使用"引入目的""描述方法""陈述结果"三大核心语步凸显作者的"研究者"身份;在微观层面,摘要英译作者身份建构受英语本族语者学术文化传统和实践规约影响,多使用"第一人称自指结构"在语篇中自我呈现,多用"论断动词"凸显作者的"论辩者""阐释者""评论者"身份。可见,摘要英译作者身份建构如同语言使用一般,是不断顺应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及学术社团人际修辞规约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学术书评中的语法隐喻是实现书评语篇本质属性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对比发现,英语书评中语法隐喻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具体体现在动词隐喻为名词这一类语法隐喻上.造成这一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英汉语的动词结构差异造成的,汉语中能够被隐喻为名词的动词总数明显低于英语;二是因为英语具有"名词优势",而汉语倾向于"以动词为中心".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6,(3):78-81
指出英语学术语篇中是否应该运用第一人称代词存在众多争议,通过剖析英语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身份,阐释第一人代词在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语篇功能。认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学术语篇中对于作者观点构建至关重要,恰当运用第一人称代词不仅不会使论文缺少权威性,相反它能帮助论文撰写者在写作过程中聚焦自己的身份和观点,因此有利于作者形成连贯明确的主题观念。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写作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受作者母语的语言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影响作者语篇的组织。从对比修辞学研究的历史入手,通过探讨对比修辞研究在汉语方面的研究,可以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句及语篇上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外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元话语是组织语篇结构、表达作者态度和构建作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中英文报纸社论各60篇,对其中的元话语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英文社论中元话语出现频率总体上高于中文社论元话语,但汉语元话语也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中英文社论中的元话语使用频率的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英汉对比修辞研究人员关于汉语写作模式是读者负责型和英语写作模式是作者负责型的推断。  相似文献   

8.
张畇 《海外英语》2011,(10):129-130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模式去构建篇章,因此,写作中很容易出现汉语语篇模式的负迁移。该文通过分析、对比英汉语篇构建方式差异,指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注意语篇衔接和连贯的训练,帮助其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针对各语篇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即英语多用"形合法",汉语则重于"意合法",总结出在英汉语篇互译中转化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本研究将汉英语篇衔接手段与翻译策略这两个问题相结合,将翻译研究向语篇层次拓展,强调分析英汉语言中不同的语篇衔接模式是译者合理调整翻译策略、正确传达源语信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立场标记语是标记作者立场、体现互动的语言资源,包括模糊限制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虽然有很多学者研究学术语篇摘要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但较少从语步出发研究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硕士论文英语摘要和国际期刊专家英文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可以看出两者在"研究结果"和"研究讨论"两个语步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研究发现,在"研究结果"语步中,各类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其中模糊标记语和增强语使用最为频繁,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研究结果"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的使用频率均低于专家;在"研究讨论"语步中各项立场标记语都有使用,但在这一语步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增强语的使用频率高于专家。本研究对于中国学习者正确使用立场表达策略以提高其摘要写作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