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译者的主体意识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为此,以杨译及霍译《红楼梦》中诗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从译者主体意识发挥的主客观方面表现出发,可看出译者的主体性必然地体现和贯穿于翻译过程中,而译者的翻译目的、文化取向则影响和决定了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分析,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并在诗歌、小说、戏剧翻译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分别对译者主体意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译文是译者对原作的二度创造,在《包法利夫人》李健吾和周克希两个不同中文译本中就处处渗透着译者的主体意识。两位译者的时代背景差异使他们拥有不同的语言习惯,两译者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行文风格,而两译者的变通力使他们在中西语言文化差异间求同存异,方式各异但殊途同归,灵活地将其消弭。译者主体意识体现在翻译的方方面面,译者的个性丰富了文学翻译的多样性,有利于我国的文学发展及语言构建。  相似文献   

4.
从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入手,指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所体现的三个方面。即译者的主导作用,译者的主体意识,社会环境对译者的影响。通过对比评论《红楼梦》两个译本中一些句子的译法进一步展示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译者是否具有并且发挥较强的主体意识与作用是关乎文学翻译成败优劣的首要条件。原因如下:译者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使得译文与原文永远"相异、增加或减少";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追求"无我",但是都难免"有我",可谓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译者发挥其独有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使得原作在译语中得以"青春永驻"。一言以蔽之,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当具有并且尽可能地发挥独立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也是文学翻译走向成功的"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6.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它实际上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它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对原作的再认识和理解。因此,每个译者的理解方式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会出现不同之处。本文尝试分析《水浒传》两个英译版本——赛珍珠及沙博理译本中的谶言翻译进行比较评析,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译者是翻译中的最具主观能动性和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中国传统音乐标题翻译为载体,从翻译的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译作与原作的互文性三方面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翻译的全新视角,译学界开始关注翻译主体研究,译者主体性地位在语言、文化与人的研究中逐渐被确立。翻译是一种文化话动,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贯穿始终,译文必然受译者意识的影响。翻译是不同语言字符的转换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这种转换和交流,犹如自然界中能量的转换那样,不可避免地存在能量的损耗,存在文化意象的缺损和文化信息的损失(包惠南,包昂,2004:303)。文化意象的缺损必将影响读者对原文的欣赏,但译者主体性可以使文化意象得以重构和再现。1译者主体性与文化意象概说查明建和田雨(2003)在论述译者主体性内涵时说,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具体表现为: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换言之,译者作为主体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他在从事翻译活动时,以自身文化为参照对原作进行吸...  相似文献   

9.
在翻译这个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译者在翻译的不同阶段承担了不同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是联系不同文化、跨越语言障碍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读者的身份研读原作,又以作者的身份再现原作,译者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译者的核心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为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认识与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三者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金露 《海外英语》2012,(5):132-134
通过对林纾与庞德翻译个案文本的具体分析,以译者主体性为理论支持,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和原作与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翻译主体间性(即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林纾与庞德的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而对林、庞二人的翻译采取正确的认识态度。  相似文献   

13.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翻译观,颠覆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从性别视角入手,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力争在译作中凸显女性身份和女性意识。中国译论充分肯定了性别身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一些女性译者也进行了积极的翻译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要考虑主体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主体文化影响下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就是译者在主体文化的影响下进行的创造性翻译行为,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创造性地重构与阐释。译者主体文化上的差异和阐释上的困境,必然使得文学翻译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原作的叛逆,正是主体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创造性叛逆才促进文学翻译的发展,提高文学翻译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井洁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14-116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译论中的忠实概念和译者主体性做出了新的阐释,认可与鼓励女性主义译者在意义生产过程中积极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朱虹所译的《今天没有太阳》,发现朱虹在其翻译中显示出自身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对译作的选择和翻译的处理上都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是主体,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跨文化意识是译者必备的一种素质。文章试图通过将《红楼梦》的两个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The Story ofthe Stone中前八十回有关宗教哲理辞条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评述中国的杨宪益和英国的霍克斯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和再现原作审美体验等方面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认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持有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17.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要完成翻译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受到这样那样的束缚。对译者主体的情感、译者主体的文化取向与译者主体的文化身份对翻译过程中所作的规定与束缚进行分析,旨在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再创造”的“度”的把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再创造意识.它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对原作的再认识和理解.因此,不同译者对原著的期待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会有不同之,因此译文也会受到译者的主体性的影响.本文试参考、比较《水浒传》两个英译版本—一赛珍珠及沙博理译本中的谶言翻译,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理论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极力予以彰显。基于斯坦纳的理论模式,把译者主体性这一抽象概念分解到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四步骤中,以此探究论证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能动作用贯穿整个翻译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确立译者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涉及很多文化因素,文化语境在文学翻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学翻译受到包括源语文化语境、译入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语境在内的文化语境的影响,译者从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用及文本的理解与阐释这一过程中,无不打上文化语境的烙印,因而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译者应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