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墙新 《考试周刊》2011,(66):202-203
《建筑构造分析》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应用性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能根据工程环境选择合理的构造设计方案,能绘制建筑施工图和熟练地识读建筑施工图.因此.落实好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在本课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高职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的问题,分析了工程实践成果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科学转化与高效应用办法。结果表明丰富的工程资源,如工程图纸、工程资料、施工技术、施工录像等成果的综合应用,把工程项目转化成教学项目、把施工现场搬进课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的教学新模式,探索了一条有利于课内外两结合培养工程技能人才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现阶段就业方向,社会要求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基于赤峰学院学生的层次特点,提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综合能力,从专业培养方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结合赤峰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探讨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想法.  相似文献   

4.
建筑结构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教学中长期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差现象。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课程性质和学校办学条件,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通过结合竞赛与学生社团双向驱动,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该教学模式也契合了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人才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岗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一主线、两体系、双证书、三结合”的特色,注重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培养方案;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务求做到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  相似文献   

6.
调研显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施工图设计和家装设计工作,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建筑与装饰施工岗位.根据学生的兴趣倾向,结合用工单位的意见,将该专业整合划分为四个基本模块,即建筑设计模块、施工图设计模块、装饰设计模块和建筑与装饰工程模块.对于每一个专业模块,都配有理论必修课和专业特色选修课,同时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穿插进行.  相似文献   

7.
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其对建筑门窗与幕墙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急需一批熟练掌握建筑门窗与幕墙生产加工技术,懂得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工程实用型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筑门窗与幕墙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由一个基础知识模块、四个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和一个专业应用技术模块构成的理论教学体系,一套模块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DSP应用技术课程是一门集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课程。结合我校DSP应用技术教学当前实际情况,针对DSP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和课程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提高了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达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强调应用创新和艺术创新的结合,实践性教学是其培养创新型人才最直接的途径。该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尤其需要注重建构多层次、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理论升华;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知识—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启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建筑构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建筑科学。本文从学习迁移的理论入手,分析了学习迁移在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学习迁移理论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专业课,本文以我校房屋建筑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的一些改革及尝试进行探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地下工程测量"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工程测量"是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针对新形势下该课程实习所出现的问题,从课程的教学、实习特点出发,依据人防工程平战结合战略,充分利用人防工程,建成了具有别具特色的"地下工程测量"实习基地。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质量,带动了教师们的教学科研水平,拓展了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新思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钢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随着我国钢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掌握钢结构设计原理的相关知识是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前提,是完善土木工程知识体系的必然要求。而目前土木工程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培养适应钢结构产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分析“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将科研活动融入课程教学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融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趋势,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随着我国钢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掌握钢结构设计原理的相关知识是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前提,是完善土木工程知识体系的必然要求。而目前土木工程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培养适应钢结构产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分析“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将科研活动融入课程教学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融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发展趋势,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施工综合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课题的研究,提出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与资源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入手,确保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能跟上先进技术发展,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6.
岩土测试技术是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教育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等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建筑、道桥、水利、市政等工程行业越来越趋向综合化,不同行业间的合作也日益密切,行业壁垒破除的趋势明显。岩土测试技术作为跨行业、跨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传统教学存在教程、课程、实践、学时、考核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新兴教育模式对岩土测试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是课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与现阶段教学过程的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破解这一难题的主要途径是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文献研究模式、综合研究模式、虚拟研究模式和统计研究模式等网络教学范式,是尝试研究型网络课程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为土木工程专业BIM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建筑业发展形势和高职教育的需要,建筑材料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建筑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由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应以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为主要手段,配合其它课的教学,达到培养适应建筑施工一线需要的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工程项目管理是土木类研究生一门重要的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的特点,适合采用案例式教学。BIM是工程建设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案例教学法的局限,引出了结合BIM技术的组合型案例教学的内涵和教学构建,并从教学案例选取和作业案例难度两个方面对组合型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以期能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工作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