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推进,乡村学校“结构性缺编”,城镇大规模学校“总量性缺编”,固化的身份管理、编制内外同工不同待遇等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教师编制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是造成此现象的深层次“卡脖子”原因。破解这些问题的现实路径是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中小学教师编制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并在当前编制总量严控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改革和创新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完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体制;创新编制使用性质和配编方式;实行城乡差异化的编制标准;建立地市调剂和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打通优秀编外教师入编通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是我国教师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涉到我国一千多万义务教育教师身份与权益的保障。其中,编制标准是决定教师编制数量与配置的核心要素,编制管理制度是编制标准及相关政策有效推行的基础保障。本文基于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以及十余个省份相关政策现状、问题及其影响的深入分析,提出在公平与均衡导向下调整教师编制政策,建立新双轨制编制标准,明确附加编制的原则与额度,建立健全编制的领导、管理与督查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付文杰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38-40,112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超编与缺编共存、学历达标率高与教师实际水平低共存等结构性矛盾.宄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教育政策制定上存在明显"城市偏向"的影响;义务教育教师地位、待遇以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而导致的教师教育和培训经费投入缺乏保障.为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必须建立健全教师工资、待遇和培训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构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4.
教师结构性缺编是指教师总量达到或超过规定的编额,而农村中小学实际编额不足或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而出现的缺编问题,其主要体现为学科结构性缺编、年龄结构性缺编和学历结构性缺编,成为新形势下城乡教育公平最现实的挑战。城市中心的新课程改革政策、城市取向的教师编制政策和城乡二元分割的发展政策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主要原因。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缺编问题,需要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形势下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问题,利用系统分析、内容分析、行为分析、影子控制、文本分析等方法,在问卷调查与访谈座谈的基础上,开展政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密集发布了34项有关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国家宏观设计、协同促进改革、教育部门为主的政策体系,政策执行效果逐步显现。新形势下,教师队伍面临的突出体制机制障碍因素,依据其紧迫性程度排序为:教师收入、教师职称、编制矛盾、工作负担、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工作条件、代课教师、区县差异、管理失范、社会地位、权益保障。归类分析后发现,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三大关键性政策问题,即教师待遇偏低、结构性缺编,教师权益保障不够有力,管理体制机制不够科学。为此,建议:着眼长远,制定城镇化进程中教师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加强省级统筹,提高能力,切实建设"四有"教师队伍;调整管理的体制,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调整编制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灵活的教师定编机制;完善教育决策咨询与申诉制度,畅通教师权益的诉求渠道。  相似文献   

6.
代课教师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其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代课教师问题,有助于切实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应:承认代课教师的历史贡献,将其纳入师资管理范围;研究制定代课教师招考转正政策;建立代课教师补偿政策,妥善处理未转正代课教师;建立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经费保障制度,并建立监督问责机制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师流动制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实施教师流动制的相关政策、主要程序和配套保障措施,并将其与我国目前正在探索的教师流动制的政策和实践进行比较后发现,虽然中日两国在流动框架、流动主体和流动期间的晋升管理基本一致,但由于两国的国情和历史政策不同,在流动范围、流动程序和配套保障措施要求上存在差异,而我国推行教师流动制的最大障碍是校际福利待遇和生源差异过大.这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师流动制就多了一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推行教师流动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流动不是目的,其实质在于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是中国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和教育发展的战略考量。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本文对广东省H市农村小学校长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对教师吸引力不足;乡村小学教师招聘政策不接地气;城乡教师交流流于形式;乡村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乡村小学硬件与软件配套不足。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调整农村教育发展政策:优化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改变农村教师的招聘倾向;建立良性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转变农村教师培训理念;重视农村教育教学软件和硬件的配套。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总量锐减并向城镇集中.以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本文探讨了影响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校生数量是影响学校布局最主要因素.总体看,"自然型调整"是影响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主导力量;但2001年之后,"政策型调整"的作用力日益凸显.从人口波动、城镇化发展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应实现战略转型,遏制"一刀切"式撤点并校行为、实施"小规模学校建设工程"、建立多元参与、民主决策的机制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省域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之间,既有显性的差距,又有隐性的差距。就N省小学阶段而言,从教师数量来看,尽管农村生师比小于城市,可是农村却存在着"显性"超编与"隐性"缺编共存的现象;从教师质量来看,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在学历、职称上的"高位塌陷"问题突出;从教师结构来看,农村教师的性别结构要优于城市,但是农村教师的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政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功能,建立积极差别对待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建立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农村教师发展政策;改革地方政府的评价制度,建立教育投入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经历了探索与重建、新旧教育体制转轨、有重点的稳步推进与深化改革四大阶段:在内容方面,不同阶段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内容各有侧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师编制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思路日益明确;在价值取向方面,始终渗透着国家行政力量主导教师资源配置的理念,优质均衡的价值理念逐步彰显;在政策工具方面以强制性政策工具为主,但自愿性政策工具得以拓展、混合性政策工具稳步增长。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城乡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政策文件与发展规划;完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差异化配置有关配套措施;丰富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的使用对象与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近日决定对石台等19个重点山区县(市、区)的农村中小学增加教师编制2588名,此举旨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安徽省提出,要通过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城镇超编学校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教师缺编严重的地区,要制订并实施好分年度补充计划,力争到2007年前基本补充到位,并优先满足农村薄弱学校的需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城镇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轮岗支教定期服务制度,城镇学校新进教师原则上应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1至3年,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  相似文献   

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阈下的义务教育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领域之一,但其现实是明显的非均等化,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调适: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涵义;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分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等;适应学龄人口流动与城乡分布结构变化,实现校际办学资源均等配置;进一步增加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颁布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制定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完善义务教育的生产和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4.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是空间非正义的现实反映.以打破二元结构体制、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应际而生于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之中.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执行背离空间正义,严重"失真".推进相关政策实践"归真",应面向主体性发展,走空间正义之路:一方面,面向"集体"主体性发展,融通政府-学校-教师的政策主体...  相似文献   

15.
省域城乡师资失衡并不简单地表现为"城市高与农村低"的情况,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的不平衡。与城市相比,农村表现出"显性"超编与"隐性"缺编、"显性"缺编与"隐性"缺编共存的局面;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低,低学历、低职称教师比例大的特征;性别结构优于城市,年龄结构劣于城市,学科的结构性短缺更为突出。造成城乡师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关系教师配置、教师需求、政府责任与动力的政策设计缺陷。改进策略包括:建立"省级统筹"分类实施的城乡师资均衡推进政策;建立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政策;建立保障教师利益表达权的教育基层民主制度;建立教育投入向教师倾斜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师资紧缺、流失严重、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政策推行过急,配套制度保障不足,义务教育教师的法律地位、待遇缺乏明确规定,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为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背景,对S市市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对音乐课堂教学中较少进行识谱教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学班额大、教师编制少等现实问题有待相关部门解决。  相似文献   

18.
财政体制政策的缺陷是北京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构建新的教育财政体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明确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完全责任,大幅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确市级政府在发展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切实落实市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为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和教师配置的最大合理化,提高义务教育水准,消解基础教育不平等现象,在1958年便颁布了《公立义务教育诸学校班级编成及教职员定额数标准法》.依据此法,日本先后进行了十次"教职员定额数调整计划",逐步构建出学校班级编成与教师定额配置一体化系统,在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校园欺凌、避免学生辍学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梳理总结这十次调整计划的内容及其重点措施,发现该政策特点主要有:长期推进教学小班化,努力降低生师比;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标准加机动"的教师编制核定模式;完善法律制度,切实保障政策贯彻落实;适应现实需要,针对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及时调整教师编制政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宜春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宜春市义务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教育网点配套不足,服务半径过大,地区间就学压力不均衡;城乡差异大;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因此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取消"重点学校"政策;公民个人或社会团体应介入义务教育领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