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授委员会:学术权力主导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授委员会制度是实现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去行政化,从行政权力主导走向学术权力主导基本目标的可行模式。当前我国高校教授委员会制度仅作为学术体制存在,要真正实现从行政权力主导向学术权力主导的转变,需要重新变革和构建教授委员会组织制度,将其作为一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作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教授委员会制度,其应是内含治学的治校组织,定位应从参与走向主导,功能应在咨询的基础上强调决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如何适应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要适应新一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改革的关键是图书馆进行准确定位和办出特色,在改革实践中应重点突出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管理系统、组织体系、用人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迈出较大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以及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等.其中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抓住这一关键,改革旧的办学体制,创建新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体制,也就加快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合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并高校存在机构设置行政化、管理体制多元化、资源配置分散化、经费预算部门化、院(系)设置地缘化等弊端,这些都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畅的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重构组织目标、明确校院两级管理关系、实施院系体制改革、重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整合办学资源等方面构建新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与宣言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内部管理体制。精简机构、优化结构、推行聘任合同制和全员聘任制、实行编制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实行后勤社会化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随着政治、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在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资体制、招生与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全方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继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的两轮改革高潮之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已进入第三个高潮阶段。通过回顾前两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难发现,改革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提出的任务是相似的,几乎是在原地起步。症结究竟在哪儿?制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因素是什么?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谈点看法。第一,从外部看,制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的劳动人事制度、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参与、调节与监督等方面。首先是国家的劳动人事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现有劳动人事制度的不…  相似文献   

8.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同年1月,国务院批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拉开了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学董事会与校长:职责、权力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经过近40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董事会领导(governing)下的校长负责(management)制的内部管理体制。这一体制是美国大学稳步发展的可靠保障,也是众多美国大学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基础。美国大学董事会与校长的权力、职责和关系反映了美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为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体制是一个由高职教育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制误区是政府化两级“科层制”行政体制,弱化了办学效率;国家为主体的单一办学模式,阉割了办学活力;行政化和半封闭化的办学格局损害了办学势能.高职院校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设计就是建立一种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重点是在现代大学制度总框架下根据利益相关者原则在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突破性地改革,即遵循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政校企利益相关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系;遵循利益共赢原则,重构理性化、扁平化新型高职教育行政体制;遵循办学主体多元化原则,创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办学体制;遵循利益驱动与制约原则,建立去行政化、企业化运作的高职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政改革的内容虽然很多,但中心问题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末来改革应当围绕提高质量展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重点转向机制创新,结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改善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动力机制。高校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关键在于完善考核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将是未来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教体制改革的关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般包含有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的改革。这五个方面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都十分重要,都关系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关系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而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是关键所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是牵涉到高校结构和布局、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分工、政  相似文献   

13.
试析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要求高等教育建立起适应其发展的体制 ,即要求高等教育进行体制改革。国家在高等教育层面上进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学生入学就业制度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 ,也要求高等学校进行内部体制改革 ,即高校主体改革———内部教育体制改革 (教学改革、科研改革和产学研合作等 )以及高校平台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机构改革、用人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后勤社会化等 ) ,并建立起适应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新型高校内部体制。高校内部教育体制改革是高校内部…  相似文献   

14.
当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针对各种关系进行相应的制度与机制安排。这些制度与机制安排应包括政府与学校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建立校企之间的互动机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职教教师管理的制度安排。而之所以要从政府与学校管理体制、校企之间的互动机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职教教师管理体制四个部分进行改革,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只依靠政府的推动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各个力量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理解·沟通·调整──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教职工的心理影响及其对策民乐县职业中学王振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以劳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为突破口进行的综合改革,是对学校自身能力的解放。其实质就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现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校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但在其推进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构建三维一体的学校内部管理模式,落实一条龙的学校内部人事管理模式,推行以综合考评制度和双重激励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劳动分配制度模式,促进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周世耀高教体制改革一般包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的改革。这五个方面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都十分重要,都关系到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化,关系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而高教管理体...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正处在一个新旧两种体制的变革时期,打破旧的体制,建立新的体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如果不及时地把改革推向深入,使新体制尽快建立起来,不但会使改革陷于停顿,甚至倒退,已有的改革成果也难于巩固。因此,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引入竞争机制是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所合并地方院校都面临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如何正确地看待地方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历史积弊,怎样有效地进行各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始终是困扰合并地方院校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就合并地方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积弊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一些合并地方院校的改革实践,探讨进一步改革其内部管理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戴姣  曹秋菊 《教师》2014,(17):19-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体制也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体制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招生与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