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财权是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对财权的认识和理解都比较片面和表面化。本文从“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角度入手,分析了完整与本质意义上的企业财权概念,在此基础上论析了财权安排的企业治理逻辑基础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双边治理,最后论述了财权的具体安排及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安排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以使企业的产出最大化,即如何在企业的两大主要要素投入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实现企业的产出最大化。本文从资本稀缺性与专用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资本雇佣劳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资本相对稀缺性与专用性的变化分析,指出企业治理结构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边界不清、大学职能的角色定位混乱、行政与学术权力冲突的矛盾,根源是大学的产权界定模糊、组织特性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借用产权理论,大学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契约集合,其中人力资本居于主导地位。教授作为大学核心人力资本所有者,应主导学术权力,教授治学应成为必然选择。大学治理要在明晰不同治理主体的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完善教授治学,通过制度激励和监督建立一种权力制衡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的核心资源是由教师、其他科研人员和管理者组成的特殊人力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本是民办高校治理结构中的主体。然而,长期以来民办高校人力资本与学校的关系多是“被雇用者与雇主”或“打工者与老板”的关系,被排除在民办高校治理结构之外。目前,许多民办高校治理结构不尽人意。很大程度是由于忽视了人力资本及其产权存在,没有突出人力资本产权在民办高校治理结构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当务之急是回归民办高校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作用及产权,在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指导下,重新构建我国民办高校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基于代理成本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信息不对称和静态条件下,不完备的企业契约往往把企业所有权配置给物力资本所有者。随着企业内部知识创建、积累,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可能受到企业物力资本,尤其是企业所有者机会主义行为的侵占,从而减少对于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因而产生有别于常说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特殊的代理成本。正因如此,作为降低此类代理成本的有效措施,人力资本应该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生态治理过程中与农户生计之间产生的冲突,以农户的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为切入点,完善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利用效率、寻求新的路径,用以构建生态治理与农户生计能力良向互动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治理,意在通过智力资本投资对大学组织的各要素进行改革创新,在增加大学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存量的同时,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治理结构,从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使大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竞争格局。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内在的都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强烈欲望,但是两种生产要素在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分工和相对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共同治理模式将得到发展。企业家创新的动力源自于公司治理的内外环境,其中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对企业家功能的发挥起到日益显著的作用,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与治理机制则为企业家实施创新与战略管理提供了平台,这一平台的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现代公司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权力的崛起引发了现代治理理念的变革,从而出现了“劳动雇用资本”的反向经营模式。作为学校人力资本者的教师,其权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将是学校管理能否走向现代治理的重要标志。为此,要通过强化学校人力资本主体意识、健全学校人力资本的组织制度和不断努力提升学校学术权力来赋予广大教师在现代学校治理中应有的人力资本权力,并在制度上保障这一权力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物资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公司应当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利益相关者与股东共治公司相关事务.以增进各利益相关者之共同利益,实现公司社会责任。从公司社会责任的角度考察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难发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债权人在公司组织机构中缺位、劳动者在公司组织机构中式微、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及诉讼救济途径缺失等问题,因此.建立与完善与公司社会责任相适应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及资本结构治理效应实现的基础为出发点,分别从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角度来分析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协调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表面上看是组织结构、制度与机制的集合,实际上是治理主体间持续互动的过程.将公司社会资本管理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公司治理分析,可以发现公司社会资本在完善公司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公司内部、外部以及公司管理者出发,培育与积累公司社会资本,是推动我国公司治理完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协同治理是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理想模式,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则是协同治理得以实现的基础。转型时期中国社会资本“二元并存、发育不良、分布不均”的总体状况严重制约了协同治理的实现。因此,推进中国公共治理结构转型,实现协同治理,必须重构中国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最根本的激励约束机制,承认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所有权,实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平等合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现代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上市公司治理效率问题倍受关注,为提高治理效率,有必要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和治理机制三个视角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法人股比例和公司成长性与公司治理效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国家股比例、流通股比例、短期负债率、长期负债率、财务杠杆、公司规模、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呈负相关的关系;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效率间存在倒U型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育策略清晰描述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阶段人们脱离贫困代际传递时的复杂性。为了更好地解释治理贫困代际传递长效性问题,可将该策略研究由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转向认知资本理论,并分析人力资本视角下教育策略治理贫困代际传递的三个逻辑困境: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低认知意识驱动导致的价值困境,贫困群体教育水平与认知能力"脱嵌"所致的实践困境,教育策略难以形成可持续政策的结果困境。政府官员要真正通过教育策略治理贫困代际传递,必须基于认知资本理论,引导价值回归,提升教育脱贫政策输入过程的认知意识;重塑实践路径,促进贫困群体教育策略与认知能力的精准对接;重新进行结果评估,实现贫困群体教育认知资本策略的精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是日益引起世界各国企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文章运用资本结构理论和内部人控制理论,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小股东联盟、债权人、控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四大监督主体出发,探讨其作为公司治理监督主体的有效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非国家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目前是公司治理最有效的监督主体。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由于“内部人控制”、“股权结构”、“资本市场”等原因的影响,形成了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不能健康地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治理是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 ,这些安排决定了企业的目标和行为 ,以及如何保证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消费者、政府、社区等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 ,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分配等。企业理论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 ,尤其是职工作为人力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