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星堆遗址自1986年两个大型祭祀坑的重大发现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三星堆出土的珍贵物在海内外的不断展示,使“三星堆古蜀明”让更多的、非学术界的人士所知晓。三星堆博物馆的开放使人们纷至沓来,亲睹这一世界化瑰宝。为使大家了解三星堆古蜀明的发现、发掘、探索、保护方面的物考古工作,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星堆的关怀,同时也为专家学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古蜀化,特将三星堆遗址自发现至今的一些重大事迹予以整理介绍。  相似文献   

2.
金沙遗址出土的物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金沙遗址出土的物在古蜀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金沙遗址的属性可能是古蜀王国专门从事制作王宫礼器的重要场所。金沙遗址出土的“蛙形饰”则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一金沙遗址,与远在长江下游杭嘉湖平原上的良渚文化,有着某种内在的文化联系。三星堆出土的骑虎铜人像和金沙出土的玉琮及其线刻人像,是这种关系的具体反映,为探讨三星堆文化的来源及文化因素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双手所执究为何物?从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发掘以来,一直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三星堆和金沙出土的若干人物雕像分析,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双手所执的应是象牙。由此可以进一步说明,只有蜀王才有权力执整支象牙进行祭祀。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是古蜀王国最高神权政治领袖的象征,这个最高权力,是对古蜀族群及其王国而言。而蜀王手执象牙进行祭祀,则是古蜀王国政治与文化势力范围内各个地方性族群之长共奉蜀王为共同首领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三星堆文物及环境风貌保护工作的八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星堆祭祀坑是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坑中出土的大量金、铜、玉、石、陶、象牙等各种质地的高品级物是巴蜀化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化和历史信息。它改变了人们对于古代四川盆地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为重新认识和追溯古蜀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它面貌的  相似文献   

6.
三星堆的海贝和铜贝□屈小强三星堆文明是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古蜀人在从“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步入“文明时代”以后所创造的长江上游流域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在这一文明时期(其鼎盛阶段相当于中原的中商至晚商时期),三星堆蜀人商品贸易或者说三星堆商人所使用的货币是什...  相似文献   

7.
2004年9月16日、17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博物院、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商周音乐文化研讨会"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文化部课题<三星堆出土铜铃、铜眼泡、石璧的声学和音乐性能研究>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以及三星堆-金沙遗址部分出土文物可能具有的音乐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盐亭麻秧遗址出土的大石璧和成组石璧,是古蜀族的祭祀礼器.在祭祀礼仪中用作敲击节奏,蜀人环璧而舞后,埋入地下.因此石璧的早期功能之一,可以作为乐器.  相似文献   

9.
三星堆青铜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星堆青铜造像□黄剑华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造像,早在11年前出土时,就以其非同凡响的价值而为世人注目。当时香港《文汇报》称:“广汉青铜雕像群,千姿百态数量最多形体最大”,“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①。三星堆青铜雕像群和其他珍贵文物,对研究古蜀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盐亭麻秧遗址出土的大石璧和成组石璧,是古蜀族的祭祀礼器.在祭祀礼仪中用作敲击节奏,蜀人环璧而舞后,埋入地下.因此石璧的早期功能之一,可以作为乐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西北缘是界于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性的区域地理单元,其地势地貌及文化内涵均具有过渡性特征。本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川西北高原包含彩陶因素的新石器文化在年代及文化系统上均有差异,应属于四川盆地土著文化系统,可以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1段以白水寨遗址主体遗存,与营盘山遗址上层部分地层单位出土陶器特征相似;第2段首先发现于沙乌都遗址南区,下关子、大水洞、高坎遗址可归入此段;第3段以绵阳边堆山遗址为代表。本区龙山时代聚落遗址可划分为河谷台地型、山间坡地型和洞穴型三类,各类型遗址的性质不尽相同,从而构成这一地区较为完整的聚落体系。四川盆地西北缘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对于探索古蜀文明的渊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沙遗址是成都平原商周时期的都邑性中心聚落,其"梅苑"东北部的堆积有特定边界,出土遗物有着特定的组合和特殊的质料及非生活用品等特质,应是商周时期古蜀人的一处祭祀区。祭祀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表明,金沙先民的祭祀传统复杂而多样,祭祀方式与祭祀对象历时性特征显著,凸显出古蜀社会发达的神权体系与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地处两河流域,那里的古巴比伦王国,被公认为世界四大明古国之一,富有历史意义的考古遗址彼彼皆是,数量之多,可以万计。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的许多考古团和伊拉克考古部门在此进行了艰苦的发掘,出土有从史前到伊斯兰时期的大量物与艺术品,如石雕、牙雕、陶器、青铜人像、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圆柱形印章以及用楔形字刻成的泥板书等。其中有不少属世界顶尖级的瑰宝,大都藏于1923年建立、1926年迁入巴格达市中心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馆藏达50万件之巨。  相似文献   

14.
三星堆和金沙商周祭祀坑分别出土的金杖、金冠带,都是古蜀国王祭祀太阳神时使用的法器。上面的“人头”是太阳的象征,“鸟”是“日精”和“阳气”的象征。“鱼”是黑暗和阴气的象征,“羽箭”是阳光升腾的象征。这则以“人头、鸟、鱼和羽箭”为母题的图案是一幅展示太阳上升、阴气消退的生动图式。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是神话传说中“扶桑”的象征,大型立人青铜像是太阳神帝俊及古蜀先祖的象征。三星堆和金沙祭祀坑出土的大量文物,都是古蜀先民祭祀“日出入”活动的遗存,也是中国古代太阳神崇拜最为典型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距四川省会成都以北40余公里,广汉市城西约10公里的马牧河南岸,有三堆高出地面的土堆,犹如三颗星星分布在三星村的东南面。在马牧河北岸,有一高出地面,两头尖中间弯,似一弯月牙儿的地形,这就是与三星堆并称的月亮湾,它们自古就是一个整体,被当地人称为“三星伴月”。就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考察发掘,出土了震惊中外,神奇无比,魁力无穷的三星堆古蜀文化遗物,是四}!;地区目前所知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距今3000至50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19对年春,农民燕道城祖孙三人在离家不远的水沟边劳…  相似文献   

16.
蜀既有地理含义又有种族含义。蜀的中心位置在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包括在古代被认为是长江正源的长江主要支流岷江河谷,并曾据有汉水上游河谷。作为种族术语,蜀指居住在四川西部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殊的民族。古蜀可以从各种材料加以了解:神话,语源,铭刻,一些散佚的历史证据——蜀的第一个都城三星堆考古的惊人发现。中国神话中的古蜀封建帝国时期以前的中国历史,是夏。商、周三代,其历史发生在横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和北方中原,大多数中国的神话故事也都发生在这个地区,文明在这里兴起并向周边传播,同周边文化相互感应。中国的编年…  相似文献   

17.
寻找三星堆文化的来龙去脉——成都平原的考古最新发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寻找三星堆化的来龙去脉,在古蜀化的腹心地带——成都平原的成都市郊发掘出一批相当于龙山时代的古城址、夏商周时期的遗址、东周时期的船棺葬墓地,证明上古时期成都平原有悠久的化源头,而且是持续发展,最后融入中华东周秦汉明的,这是研究古蜀化渊源的重要进展。它们的发现进一步证明长江上游这方沃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源远流长的中华化传统的策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孙华  彭思宇 《中华文化论坛》2022,(6):95-116+156
三星堆遗址南部新发现的六个埋藏坑,其中四个相对规整,与先前发现的两个坑具有相同的层位关系和埋藏现象,不同坑内埋藏器具残件多可彼此拼合,且新发现诸坑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基本相同,证实了这些坑都是同时的,埋藏年代在商代末期的殷墟晚期(约前1100-前1150年间)。三星堆人将因某种原因遭到损坏的神庙雕像和陈设残件收集起来,在祭祀区西南围墙一侧平整了一块场地,同时规划了具有象征意义排列的六个埋藏坑,将损坏的神庙像设等运到场地坑边,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埋藏。新的材料证明,三星堆人的宗教体系以人首鸟身的三神为中心神祗,以两棵象征太阳的大神树为宇宙背景。近百件真人大小的铜木人像,是三星堆统治集团贵族个体的代表,将自己的形象制作出来,可能是想将自己的精气灵魂依附在这些人像上,以便能够随时在神像前面服役并听候大神的召唤。三星堆埋藏坑的那些奇异的组合铜器残件,估计是放置在神像前的几件供奉用铜器,其中的顶尊鸟足铜神像可能就是转达大神意旨的小神。三星堆埋藏坑的出现时间,正是三星堆遗址走向衰落和成都金沙村遗址崛起的时间,也是商王朝衰落和周王国崛起的时间,三星堆埋藏坑应该与这些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吾辉煌的四川古代明多元一体之中的长江上游的古蜀明,是因为三星堆遗址群的考古发掘而被世人广为关注的。现在陈列三星堆出土物的三星堆博物馆里,中外参观如过江之鲫,并已被公布为国家4A级旅游区。三星堆出土物的展览足迹已遍及亚、欧、美、澳四大洲,三星堆研究已成  相似文献   

20.
古蜀地区已发现的考古资料,与东南亚越南的出土器物的相似性,表明了古蜀文化向外传播交流过程中,对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影响;从三星堆考古发现的青铜器、象牙、海贝等,可以进一步印证古蜀通过南丝路与南亚古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