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看报与办报     
春节过后,任科技日报社社长.看报易,办报难.好看的报,一读再读.反之,一翻了之.办报,方知艰辛,办报难,办好报更难. 既来之,则安之.笨鸟先飞,学习、思考,借鉴、继承、创新……报社的工作头绪多,社长还是多干一些不可取代的事情,限定边界条件求最优.要抓好两个定位,一是报纸的定位,二是报社的定位.报纸是产品,是精神产品.定位遵守"四律",即宣传纪律、新闻规律、科技规律,市场规律;报社是企业,是特殊的企业.坚持"三力"定位."人力、财力、能力",人力和财力有限,人的能力无限.  相似文献   

2.
探索办报新路子“一报多版系列化”长庆石油报社企业报如何在改革开放、推动企业走向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认为,“一报多版系列化”办报的模式,是个新路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按照报纸工作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我们从...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企业报新闻工作者协会帮助全市企业报办报肯于用硬功夫,重点放在“两个提高”上,即提高企业报的报纸质量,提高企业报的队伍素质,因而发挥了四个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要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时再次重申“要政治家办报”,强调“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联系我们《中原铁道报》的办报实际,我体会到,作为铁路企业报,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应当坚持“三合一”:即良好的政治素质 企业素质 新闻素质=优秀企业报。良好的政治素质是企业报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根本保证。“要政治家办报”,就要提高办报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讨论企业报转轨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转轨并非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为什么说转轨并非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我认为,企业报转轨与转变报纸的基本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予区别。所谓转轨,就其总称,是指企业报领导体制的转变,即从党委领导体制的轨道转到行政领导体制的轨道,其中包括办报的人、财、物管理职能的转变,包括报社(室、组)业务管理工作、制度管理工作职能的转变。这是领导体制形式和报社工作职能的转轨。但这些职能不能与报纸本身的职能或功能划等号。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为企业服务的报刊应运而生。作为经济类报刊的《西部建设报》,在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中,顺应改革大潮,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确立新的办报思路,作了一些开拓性的尝试。 1993年,新疆建筑工程总公司打破部门封锁,将《新疆建筑报》这张企业报推向市场,更名为《西部建设报》,使之成为真正的行业报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办发行,报社从此断绝皇粮。对此,报社领导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了“行业办报、行业集资、行业受益”的办报方针,成立了“报纸发展基金理事会”,制定了报社和企业相互义务及权利,如今已有近30家理事单位,使办报资金有了一定的保障。报纸积极为建设战线的改革开放擂鼓助威,为建设行业走向市场鸣锣开道,开始出现强化服务性、拓展服务项目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赞扬子晚报的办报思路杨万荣扬子晚报把增强报纸可读性、赢得更多的读者作为提高报纸社会效益的一件大事来抓,是值得称道的。该报编委会明确规定:“第一是办好报纸,第二是办好报纸,第三还是办好报纸”,“报社一切活动都以办报为中心,以提高报纸质量为龙头,以报纸的...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报的办报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即企业报新闻标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两个字:“我厂”。我把手头的160余种企业报粗略地翻了翻,头版三到五条标题中出现“我厂”的有40份,一到二条标题中出现“我厂”的就更普遍。而类似这种情况,局办报纸反复出现“我局”;公司报纸反复出现“我公司”;院校报纸反复出现“我院”等等。这种新闻标题制作中出现的现象,可以称得上是企业报头版标题中的通病。象“我厂87年质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我一企业升级总目标”、“我厂综合服务公司七月一日正式挂牌”、“我厂厂长×××被聘为编委”、“我厂十次  相似文献   

9.
畅谈学习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的体会、交流新形势下办报经验,是“河南省第六次企业报协作会”集中议论的话题。省内37家企业报的代表与会。大会发言,以中原石油报社《坚持正确舆论引导,搞活报纸正面宣传》的讲话拉开序幕。中原铁道报社从新闻的正面宣传和党性原则等方面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结合新的形势,新的精神,重新做起”。焦作矿工报社根  相似文献   

10.
办报要靠群众。办报又要靠“几支笔、几把手”。如不依靠群众,报纸会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如果报社缺少一小批写作高手和办报能手,那也不可能把报紙办得有声有色,有劲有文,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几支笔、几把手”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是决定报紙水平、创造报纸风格的人物。强调他们的作用,是群众办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04,(11):31-32
陈铭德在办报之初,曾以四事为同人共勉之标的,即“一、传达正确消息,二、造成健全舆论,三、促进社会文化,四、救济智识贫乏。”并坚决表示:“决不官报化,传单化”。(见1931年9月《新民报》两周年纪念增刊)这是一个典型的民间报纸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报纸“安全”简言之是指报纸要讲政治。不出现舆论导向错误,杜绝大的差错。这是立报之本,是办报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报社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命根子。记得行内有句名言:如果把报社的整个运作比喻为“1000……”,那么,报纸“安全”就是其中的“1”,如果没有这个“1”。后边的“0”再多也毫无意义。这个比喻,可谓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3.
报社,既是一个舆论阵地,又是一个经营领域。这一特点要求领导班子要“两手抓”,既要抓住报纸不放,又要抓住经营不丢。抓办报,就是按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走“政治家办报”之路。抓经营,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报业经济,既围绕报纸本身开展经营活动,又发挥报社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开展与报纸本身无关的经营活动。因为地方财政“断奶”后,“给钱办报,花完再要”的日子过去了,已经把报社“逼”上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在新的形势下,“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就成为今后报社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睿  何生华 《新闻窗》2009,(6):98-98
报业是报纸工作、报社业务的总称。报业的两个基本因素,是办报和经营。一说到报业,有的人总是把“办报”与“经营”对立起来,有的很少考虑经营问题,有的以为报业就是抓收入,这些认识都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办好报纸和抓好经营管理,对于报社来讲都是同样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陈扬  卢建明 《传媒》2002,(4):35
《陶城报》是佛山陶瓷工贸集团公司主管主办的我国陶瓷行业惟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对开16版彩色印刷的企业报。1989年3月28日创刊以来,先后被评为中国建材优秀报刊、全国部分经济十佳报刊之一;报社被评为全国轻工新闻先进集体。 《陶城报》从创刊之日起,始终坚持“宣传两个文明建设的喉舌,沟通陶瓷产销信息的桥梁”的办报  相似文献   

16.
《有色地质报》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主办的一张半月刊企业报纸,1385年3月创刊,已走过十年了。 这十年,是《有色地质报》不断发展的10年,报纸的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报先后在中国有色记协、全国地质行业报,全国企业报、陕西企业报和陕西新闻奖评比中有28篇文章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国首届企业报展览中荣获三等奖。报社先后被评为局级和局机关先进集体。我们的基本经验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首先,局队两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是办好报纸的关键。创刊以来,局党政领导十分关心报纸的编采出版工作,关心报社的成长,关心报社的定员、经费等问题。并经常为报纸写稿件,有的领导还亲  相似文献   

17.
朱尖 《新闻三昧》2005,(9):40-41
企业报是属于企业党政管理下的行业报,在一般读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件转发报”。《江汉石油报》虽然是江汉油田湖北管理局的机关报,但如果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并得到读的认可。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关键在于报社在办报的过程中具有新闻的理论意识、新闻的人才意识、新闻的创新意识和新闻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来,地市报无论在事业发展,还是在办报水平的提高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类报纸又显示出它的不足,报纸质量与广大读者的期望,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与报社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办报水平不高、报纸质量较差是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纸内容空洞,缺少新闻性;二是脱离读者,缺少可读性;三是因循守旧,缺少独创性。 首先,地市报报纸缺少新闻性。打开报纸,扑面而来的是文山会海,连篇累牍的是工作简报,…  相似文献   

19.
《塔城日报》创刊于1958年,原报名《塔城报》,2007年1月更名为现报名,用哈萨克文、汉文两种文字出版,均为周五刊。同时,报社还办有"塔城在线"网站。近几年来,报社学习兄弟报社的先进办报理念,狠抓"六个取胜",坚持"四个做到",全面提升报纸质量,增强引导能力,使报纸宣传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0.
报社编辑部建立内部评报制度是实施民主办报,提高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正规的出版报纸的新闻单位大多数都设有“评报栏”。但是,有不少新闻单位的评报活动或流于形式,难以持之以恒;或方法不当,显得力度不足,从而致使评报活动事与愿违。 山西工人报社在总结以往评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98年元月一日起,重新制订评报方案,设置评报奖金,建立了新的评报机制,评得报人一个心眼办报,评得版面活龙活现,评得稿件好中求好,评得报纸质量大有提高,全报社呈现一派相互学习,你追我赶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