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日报》理论专版今年开设了一个《群众抒群言》的新栏目,刊登的都是群众撰写的短小理论文章,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理论宣传是报纸的一项重要内容。有许多报纸的理论版,被大而长的理论文章占据着,多年来总是一个面孔。这些“大块头”,领导干部没有时间看,群众不愿意看,影响了报纸理论宣传的效果。《人民日报》理论版开设的《群众抒群言》栏目,是一个创新之举,为理论版增添了生气。一是为群众在理论版发表言论提供了一个新园地。报纸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理应广纳群言,反映人民心声。在这方面,《人民日报》理论版作出了有益的探…  相似文献   

2.
七月二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们的心愿》编辑部文章,阐述了人民日报“要在宣传改革的同时,对报纸本身的工作也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是我国新闻界再次吹响改革号角的一个喜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在于:1.重申了1956年改版“致读者”社论的精神,认为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三条改革方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重申“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靠着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把报纸办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2.认为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是我们办好党报的指针。3.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例如“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楚毛泽东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内涵,我最近读了一些书,特别是读了吴冷西同志写的《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在这本书的39—45页,根据吴冷西同志的回忆,1957年6月7日,毛主席是这样谈政治家办报的。他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吴冷西还回忆道,1957年6月13日,毛主席向他和胡乔木再一次谈了4月10日他对《人民日报》的四点意见: “一、报纸的宣传,要联系当前的政治,写新闻、文章要这样,写社论更要这样。” “二、中央的每一重要决策,报纸都要有具体布置,要订出写哪些社论、文章和新闻的计划,并贯彻执行。” “三、人民日报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改进工作,包括领导工作。编委会可以扩大些,开会要讨论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实质问题,可以争论。报纸的编排和文风,不要刻板,要生动活泼。文章要写得短些、通顺些,标题要  相似文献   

4.
报纸上的理论文章,同报纸的社论、评论一样,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宣传的重型武器。省报是省委的机关报,它区别于专业报纸的最大特点是姓“党”,政治性很强。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省报理论宣传的根本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和人民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这样的任务,又决定了省报发表的理论文章,既要具有新闻性,又要具有针对性和理论性。 从我们编辑部收到的稿件看,理论文章的采用率约有5%,是比较低的。采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没有认真研究报纸理论文章的属性和特点,“三性”不全。这样的文章登得多了,势必降低党报理论宣传水平,影响社会效果。因此,报纸理论文章的作者,必须在增强这“三性”上狠下功夫。 先说新闻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新闻性是报纸上各类文章的共同属性,理论文章也不例外。报纸理论文章的新闻性。是指,论述的问题要新,角度要新,观点要新。就是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做文章;言人之欲言而未言或言而不明,写人之欲写而未写或写而不深,让读者看后有所启迪和收益。如果观察角度与别人一样,或没有真知灼见,只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去年第七期刊登了阮礼录同志的文章《“野人”的报道失实》,11月14日人民日报《科学园地》副刊又发表了彭祝平同志的文章《猴是怎样“变”人的?》。这两篇文章对“野人”事件起了很好的正本清源作用。也许有同志说,事情过去了这么久,要搞清楚不难,但当初报道时不出错就不容易做到了。我们报纸最早报道了这一事件,但并没有出现差错。这是由于在开始报道时,我们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新闻战线的杰出战士。毛泽东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伟大实践,是他整个革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我联系办报工作的实际,阅读新发表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关于办好地方报纸的论述,感到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7.
关于报纸新闻宣传吸引力的问题,当然主要指内容方面,但它的编排形式所发挥的作用也不能低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曾要求《人民日报》改进编排技巧,他说:“技巧性和政治性是两回事……技巧性问题是完全可以改的。编排技巧方面一改,面目一新,读者是会高兴的。”(1957年7月1日《人民日报》,转引自张隆栋《大众传播学  相似文献   

8.
(一) 在十年改革过程中,地方报纸的理论宣传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必须首先加以肯定的。然而,当前地方报纸的理论宣传确实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一些同志对地方报纸办的理论专版或理论文章,产生了许多看法。其中之一便是:报纸就是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理论文章要尽量少发,或者干脆不发。有的同志把地方报纸的理论文章概括为九个字——读者少,作者稀,编者愁”。九个字中,关键是前三个字——“读者少。”地方报纸理论文章“读者少”的原因何在呢?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理论冷淡”,读者没有理论的需要和兴趣。这种看法不能说毫无根据。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确实存在着忽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舆论引导实践中,一种舆论合力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重视舆论引导的合力作用,是我们党三代领导人多次强调的话题。毛泽东同志在 1958年 9月对当时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说:“报纸宣传、报纸编辑工作,最近一两个月比较杂,看不出方向,究竟搞 什么?”“报纸一个时期要有一定的方向,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合力”的概念,但指出了报纸在力气使用上的无序状态,没有形成集中的力量。报纸要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首先就必须把自身的力量集中起来。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部官兵共同努力,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中央新闻单位上稿240余篇(幅),仅在解放军报上搞就有120余篇,受到武警总部的表彰。我们体会到,发动群众搞报道是关键,基层官兵是新闻宣传的生力军。新闻报道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一项群众性的政治活动,发动群众搞报道,是军队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他曾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冲明确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因此,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写…  相似文献   

11.
一去年9月27日,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发表了《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重要讲话,指出“讲政治”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 今年年初,江泽民同志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又专门就党的新闻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重要讲话,对我们全党的新闻工作在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方法任务、宣传艺术、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非常深刻的阐述。他不仅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的重要思想,还进一步指出:“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并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工作是我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单位新闻报道工作好不好,有许多原因,但领导重视与否,是其中重要的一条。首先,作为一级领导,一定要认清抓报道工作的重要性。我党领导同志历来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为此倾注了相当大的精力,亲手审改过许多重要的新闻稿件,亲自撰写、发表过许多著名的社论和评论文章。邓小平同志对报纸宣传工…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报纸时评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话” 《人民日报》近期发表文章指出,报纸时评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话”。文章指出,报纸发表时评受出版周期限制,因此比起网络评论来不免多受一些掣肘。尽管在发表时评方面,报纸“跑”不过网络,也不如网络“跑”得轻松,但这不是报纸“躺倒不干”的理由。报纸是守望社会的“雷达”,一份有操守、...  相似文献   

14.
怎样深化党报新闻评论,使报纸的旗帜更鲜明,导向更准确? 一、在对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新闻评论的认识上实现突破。 有些同志认为,报纸就应该让新闻唱主角,评论只能是配角,只具有“补空”作用,特别是地市一级党报,因为中央大报的重要社论已经转载的不少了,没有必要再费功夫去摘自己的评论,从而认为地市报新闻评论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共中央1954年7月作出的《关于改进报纸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各地方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中的各种重要问题经常发表正确的评论。”地方党报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宣传纪律。但是并不等于说地方党报在新闻评论上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因为从广义上说,评论也是新闻,它是对新闻的深化和拔高,新闻旨在表现“是什么”,重在反映客观事实;评论则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入手,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问题和矛盾也不尽相同,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到了一个省一个地区还需要具体化、当地化,需要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说,地方党报担负着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陕西石泉县委宣传部周育伦同志的作品集《管见集》清样摆在案头,拨冗浏览之余,额多感慨。他作为一个县级党委宣传部门的负责干部还兼新闻报道工作,凭着一颗对党的事业的耿耿忠心,靠着一股对党的宣传事业的殷殷钟情,能在繁忙工作之外,撰写并在市以上报刊发表新闻作品3300多件,发表理论调研文章上百篇,填补了石泉县在《人民日报》等全国报刊上稿  相似文献   

16.
“三贴近”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在宣传思想战线大力倡导的工作原则。报纸理论宣传作为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个理论宣传战线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的延伸和新闻背后的思考,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重任。报纸理论宣传要想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牢记小平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本刊今摘要刊登1994年12月召开的“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巡礼》,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第1373—1386页)。论文作者是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林枫。 这篇文章从以下七个方面概述了邓小平的重要新闻论述:“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为“安下心来搞建设”创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以利坚持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批评“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新闻部门“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反对“‘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不能再搞什么政治运动,但一定要掌握好批评的武器”;批评“形式主义多”,提倡“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办好报纸的前提在领导”,“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文章认为:邓小平的新闻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8.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1957—1959年期间在多次谈话中提到的一句话。最早提及,起因于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没能及时宣传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报告和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这两次重要会议,《文汇报》《新民报》和《光明日报》都做了重点报道。《人民日报》前总编辑李庄在《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中记载,毛泽东对此很不满意,于这年4月10日召见了《人民日报》全体编委,严厉地批评他们说:“最高国务会议和宣传会议已经开过一个月,共产党的报纸没有声音。你们按兵不动,反而让非党的报纸拿了我们的旗帜整我们。过去说你们是书生办报,不对,应当说是死人办报。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50年前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强调了提高报纸质量和宣传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上海市委的机关报,在上海、华东、全国以至海外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坚持报纸宣传工作的正确导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对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具有极端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方面来共同努力。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他明确要求;“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和视察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时对新闻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学习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这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