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学生一般以童真来认识现实生活。他们充满幻想.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作文则要求他们将这些感性的认识用充满理性的逻辑语言表达出来。这正如站在此岸望着彼岸.彼岸小草青青、百花艳艳、蝴蝶翩翩。在此岸感知得到.如何由此岸达到彼岸.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这番美景呢?这就需要在两岸之间架一座桥.架“桥”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教师的身上。  相似文献   

2.
柳绿花红,一切太匆匆。此岸景色宁静怡人,彼岸的风景轰轰烈烈。彼岸的人们望着此岸,充满向往。此岸的你无视身边的安宁静谧,彼岸的耀眼辉煌灼伤了你的眼……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二:一是得不到,二是得到了。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因为得不  相似文献   

3.
兰本达教授把科学学习比喻为过河,科学教学就是教师设置好踏脚石,引领孩子们从河的此岸到达彼岸。这里所说的此岸即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初始想法),彼岸即学生要建构的新概念,踏脚石则是教师设置的承载概念发展内涵的探究活动。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概念转变的过程和不断修正并  相似文献   

4.
绵延而又坚毅的两条弧线,怀抱着细水长流。弧线文不加点地延伸了两种文化,流水巧夺天工地交织了此岸和彼岸。沿着一条河流追溯它兼容的文明, 与其说是一份对源远流长的敬慕,不如说是一场意  相似文献   

5.
《行走有痕》,廖双初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定价:45.00元《行走有痕》由五个小辑组成。"红尘悟语"写自己在人间烟火的浮世图中悟出的人生真谛。其中有许多不乏真知灼见的文章,如《此岸彼岸》中写道:"此岸与彼岸之间,有时你可能觉得很远,有时却只有一步之遥,你天天在一步步走近它。只是,当你猛然间发现到了最初期待的彼岸时,另一个彼岸却又微笑着在前方招手了。"  相似文献   

6.
岁月斑驳     
正我经常把自己放置到一个安静的环境,静静地感受时光如水一般逝去,这样的时侯,我喜欢回望远去的岁月,就如同我在此岸,回首遥望彼岸已经走远的风景。此岸与彼岸,隔着的是岁月,募地,我的心中腾起一种感觉,岁月斑驳!走过的日子里,留下了那么多凹凸与参差的痕迹,怎能不斑驳?岁月斑  相似文献   

7.
兰本达教授把科学学习比喻为“过河”,科学教学就是教师设置好“踏脚石”,引领孩子们从河的此岸到达彼岸。这里所说的“此岸”即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初始想法),  相似文献   

8.
文本翻译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它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旨在让此岸的人了解彼岸的信息。语言形式不同了,语境也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翻译者就要根据“语境”的转变灵活地处理原文,不能拘泥于原文的语法、结构、语义意义。否则,译文就会因不符合“此岸”的阅读理解习惯而不能很好地完成交换信息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岁月斑驳     
我经常把自己放置到一个安静的环境,静静地感受时光如水一般逝去。这样的时候,我喜欢回望远去的岁月,就如同我在此岸,回首遥望彼岸已经走远的风景。此岸与彼岸,隔着的是岁月。蓦地,我的心中腾起一种感觉:岁月斑驳!  相似文献   

10.
作文题库     
《中文自修》2022,(17):54-60
<正>初中部分(1)[题目]请以“原来彼岸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思路导航]彼岸,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即对岸;借指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许多时候我们认为彼岸是遥远的。有人说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到达彼岸,此岸可以了解,彼岸却无法达到。也有人说,彼岸是我们理想的一个停靠点。其实只要我们的双眼清晰,心中有理想;只要我们的感知没有被云雾所蒙蔽,积极行动,去努力追寻所向往的境界,也许此岸就是彼岸。  相似文献   

11.
梦想在彼岸,现实在此岸,职业倦怠似乎成了当下教师的通病,疲倦感、退缩感、失落感,仿佛成了教师工作中的“三重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容易慢慢迷失方向,不知如何才能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12.
正是理性发现了人,也正是理性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人在此岸世界即感觉世界.而人的根性——理性——却在彼岸世界即理念世界之中。因为人的灵魂从彼岸世界来,教育就是人重新回到彼岸世界的一种手段。所以,理性是先验的,是彼岸世界里的道理,也是彼岸世界对人的预设。这样一来,人就横跨在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之上,人依靠理性成为人世间的巨人或者神。然而,人的理性一直被社会和人的作为作践着,社会权力、社会暴力、天启、逻辑.都是对人的理性的猖狂遮蔽,以致教育中充斥着反真理的认识,甚至,教育本身都被人为地扭曲着。理性应该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根据,回到理性就是回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此岸的众生由于迷执于“四相”和“四见”而产生了种种妄念,贪、嗔、痴、慢、疑、见等几乎占据了此岸众生精神生活的全部空间。《金刚经》旨在破除妄念,去掉妄心,恢复清净之真心。此经从破“四相”和“四见”入手,通过以真心换妄心,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使众生从缺憾的此岸到达圆满的彼岸。彼岸之众生是自觉的、觉他的,而此岸与彼岸并非相隔万里,不可逾越。  相似文献   

14.
正是理性发现了人,也正是理性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人在此岸世界即感觉世界,而人的根性——理性——却在彼岸世界即理念世界之中。因为人的灵魂从彼岸世界来,教育就是人重新回到彼岸世界的一种手段。所以,理性是先验的,是彼岸世界里的道理,也是彼岸世界对人的预设。这样一来,人就横跨在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之上,人依靠理性成为人世间的巨人或者神。然而,人的理性一直被社会和人的作为作践着,社会权力、社会暴力、天启、逻辑,都是对人的理性的猖狂遮蔽,以致教育中充斥着反真理的认识,甚至,教育本身都被人为地扭曲着。理性应该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根据,回到理性就是回到人本身。  相似文献   

15.
你是彼岸, 我是此岸, 而理解是连通彼岸此岸的桥梁。——题记想飞,心却倦了,年幼的我总想独立,试图挣脱父母的庇护去外面飞翔,却一次一次地跌落下来。终于,上了初中,我在离家二十余里的一个小镇读书。尽管交通不便,但从此逃离了父母没完了的唠叨,自己欣喜万分。“五一”放长假,同学们都陆续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惟独我一个人在寂静的孤灯下散步。一阵大风刮过,两旁的大树摇曳起来,天地间忽明忽暗,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相似文献   

16.
生活屐痕     
树脚深入土地的心脏手抓住蓝天的肩膀站直了就别趴下即便让严冬扒光了衣服也总有返青的时候扁担庄户人家肩上的拐杖一头拄着农业的内涵一头撬起乡村的辛酸横着竖着都是季节的支点鱼儿鱼儿生活在黑暗中一吞一吐都是快乐当见到阳光的那一瞬死亡便向它频频招手活着的鱼儿害怕灾难死亡的鱼儿享受着幸福跳绳从小就练习跳绳动作灵巧飘逸长大后却被生活那根美丽的绳索重重地绊了一跤父亲农事蹒跚四季流转父亲和成熟的谷粒一道走进了民间深处脊背弯成一张弓把儿女射向了远方渡口在此岸只消一竹竿就到了彼岸站在彼岸回首此岸又成了彼岸一年又一年人生…  相似文献   

17.
潘志强 《上海教育》2013,(30):44-49
追梦之旅:源于国际友谊的延续 《此岸·彼岸》,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与追梦的话题。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处等待迈向的理想“彼岸”。  相似文献   

18.
“此岸”与“彼岸”的关系是宗教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彼岸”的产生源于人们对“此岸”世界的否定,是人们对无限的追求的体现;在制度化宗教中,“彼岸”既是宗教对信徒的承诺,也是解决其自身理论困境的手段。“彼岸”具有无限与超越、否定与批判、补偿与慰藉、神圣与终极的特点。在制度化宗教中,原本不可言说,无法言传的“彼岸”通过文字语...  相似文献   

19.
桥都是活的     
一棵树长在一条小河的岸边,它的树干斜伸到河的对岸,成为一座跨过小河的桥.很多人从树干上走过,从此岸到彼岸,从彼岸到此岸.一次,一位母亲牵着一个小女孩从树干上走过.“妈妈,这桥是活的,过去我见过的桥,都是死的.”小女孩说.  相似文献   

20.
从前有个王国,它的都城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叫“此岸”,既然的“此岸”,当然就有“彼岸”,那座城市距离都城有一天的车程,两城之间只有一条路,骑马的,赶车的,坐轿的旅客都得从这条路上往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