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享受教育     
魏军 《四川教育》2004,(12):1-1
时下,享受教育成为时髦词语。“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马卡连柯语)这是因为教育总是和那些美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总让人充满憧憬,以一种虔诚的心,向往着美好的心灵诗意地栖息。大众化的享受教育,就是让学生少吃苦,或者创造一种让学生自觉、愉悦、自愿吃苦的环境,让学生不再对  相似文献   

2.
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制度变革与学生学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针.由于城乡社会背景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使家庭在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上呈现明显差异.让那些处境不利家庭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中,保障弱势群体家庭的教育权益,最大程度地促进子女教育机会、过程与结果的平等.将家庭教育公平问题纳入中国教育公平政策视阈,使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教育,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这是人们寄寓教育的美好期望,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茅盾实验小学提出的现代小绅士、小淑女培养工程,正是力图实现这一教育本质,通过多方面的塑造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学校的养成教育特色,并统领学校整体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人在于激发与增强人的真善美的欲望与能力,在于探明真善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北京十二中的“真善美教育”优化了学校的教育模式,满足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的热切期望,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有效促进了学校的优质、特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声音     
《教师博览》2012,(4):33-33
升学率已成为教育领域的GDP。——朱慕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教育的本质十分简单,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此,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但现在,教育被注入太多的非教育功能,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研究》2013,(5):92-93
声音VOICE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的完整性带来了人的丰富性,不同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否则,人的个性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张扬。新教育一直倡导让学校成为一个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把人类社会最美好的东西带到学校当中,让孩子们得到最丰富的滋养,选择最喜欢的、最擅长的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7.
黄雅芩 《湖南教育》2014,(12):33-34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学校的地方,就有教育故事。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一段美好的教育生活。班主任是这一段美好生活的亲历者,但编者相信,当你成为生活的记录者,为自己、为学生、为他人讲述那些故事里的事之后,你的教育生活将远离平庸、乏味、简单、重复。一起来吧,记录属于我们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8.
"追求本真,童化生命"是江苏省常州市湖塘桥实验小学根据学校办学传统与历史总结的办学理念,是依据学校办学哲学提出的教育命题。教育是有规律的,儿童的成长更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应该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教育工作要让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美好的回忆,同时,为儿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童化生命"就是让儿童立于学校的正中央,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成为学校最靓丽的一抹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9.
绿色成长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自主、可持续成长的教育",创建美好学校,目的是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铺上美好的底色。美好教育是顺其自然的教育,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美好教育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美好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0.
王开东 《师道》2006,(2):14-16
“让教育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让教育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让教育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让教育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新教育实验,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让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的快乐,享受诗意的人生!一、新希望工程——风起于青萍之末2002年,厚积薄发的新教育横空出世,那些怀抱梦想与追求的中青年教师大都没能抵御其诱惑!2003年,新教育传遍了大半个中国,并且一下子成为教育词典上的关键词!教师毕竟是知识分子,而且是有良知和较为清醒的知识分子,每个人都知道现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以生为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近几年来,"生命教育"的概念被国内的教育界认可,"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要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参考》2009,(6):11-15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校教育的本质意义是面对人的生命.因此.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应仅仅是学生学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让他们有强健的体魄.阳光灿烂的心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兴趣与习惯.开阔的胸怀与包容的心态.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相似文献   

13.
(一)从重视传授知识向重视启迪智慧转变。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应该让学生知道世界是怎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客观的人;第二,应该让学生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有理性的人;第三,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人。因为只有探索和创新,才能增加新的知识,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教育承载着塑造人的心灵的使命,学校就应该具备让人变得更加美好,让人性闪耀着真、善、美光辉的特质。这种特质要求学校里的人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核心价值理念,这是学校的灵魂。笔者认为,在塑造学校灵魂的过程中,校长的价值领导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教师、学生和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让阅读成为师生诗意的生活方式,师生在校园能够尽情遨游书海,快乐沐浴书香,从而让校园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南京市觅秀街中学是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保障房片区一所配套公办初中学校。学校现有9个班级,365名学生,生源多元复杂,发展差异较大。学校秉承"让成长更美好,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价值观,以"为成长而教育,让孩子们成为行知雅秀的人"为育人目标。学校格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文化构建和教育方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筑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整洁。"语过天晴"心理咨询辅导室由接待室、个体辅导室、沙盘室等6个功能区组成的。配备了沙盘、心育软件系统等设施,环境温馨整洁,为师生营造了一种温暖如家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文中结合学校多年的劳动教育历程,选取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学校的劳动教育的起步、发展、提升中探讨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让劳动美好地发生。  相似文献   

18.
"懂事"是对儿童成长中外在表现的最直观评价,隐含着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期待。这种教育期待虽有重要意义却并不美好。儿童在这种期待中"被长大""被成人",往往令其在自我建构的关键阶段被迫转向"随和",使之成为教育活动的附属品。化解"懂事"教育的此种隐忧,需要以不抑制儿童的天性为基本前提,用儿童可理解、可接受的方式,让其明白事理,学会判断,使之在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教育氛围之中不断实现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9.
杨进  柳海民 《教育研究》2012,(11):11-15
美好生活是一种在善的价值指引下,人通过自由自觉的生活实践来实现一种总体上满意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秩序。在现实学校教育中,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学校教育应当观照人的美好生活,立足于为了人的生活的出发点,重视人的德性养成,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重视智慧的成长,在当下的"教育生活"中践行美好、累积美好,从而唤醒、带领、指引、培养人过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20.
《师道》2013,(7):11-13
有人说:“远远地.学校是一处风景;远远地,学校是一种希望。”教育理应是一项让师生变得越来越美好的事业,但是,美好的教育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