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考察了不同自恋水平者的怀旧消费行为特点.结果表明,高低自恋在不同类型怀旧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水平的自恋表现出不同的怀旧消费行为:与低自恋者相比,高自恋者表现出更明显的个人怀旧消费行为,他们对个人怀旧消费产品的回忆率更高,更倾向于喜欢个人怀旧的产品;在怀旧消费意愿、集体怀旧消费行为方面,高低自恋者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无论是高自恋者还是低自恋者,他们对集体怀旧消费产品的认知、情感和意愿上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物流运输能力的不断提升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构建2005-2017年我国31省区物流运输能力的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运输能力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全国物流运输能力的提升对城镇消费需求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中西部物流运输能力提升的消费引致效应并不显著,而东部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对消费需求表现出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区域间物流资源的配置结构,巩固东部物流运输业的基础地位,推动中西部地区物流运输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及其消费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受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出现两极分化的消费趋势,并且男生比女生、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大学生消费水平高。当代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冲动性、个体差异性、外控性、盲目性等特点。社会各方面应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鼓励他们开展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诗歌从汉代开始明显地分为歌诗与诵诗两大类别。“不歌而诵”的骚体赋是典型的抒情诗,是汉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汉代的歌诗与诵诗,会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队伍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汉代诗歌研究当中,不但要兼顾到歌诗与诵诗两大基本类型,而且要充分关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诗歌所承担的不同的艺术功能和不同的艺术生产与消费群体,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对汉代诗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汉代诗歌的艺术本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云南民众消费差异性表现明显,尤其是社会上层和底层民众之间处于两个极端:一头是高消费模式,体现为消费严重过量,追求挥霍奢侈和各方面的享受;另一头是低消费模式,体现为消费严重不足,维持温饱都很困难,时刻在生存线上挣扎。这种高消费与消费严重不足对比的强烈冲击反映出民国年间云南社会的极端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6.
人类思维认知水平与文学创作有内在联系。汉代离古未远,汉代文学代表作品的辞赋,表现出明显的理性思考的轨迹。汉大赋中的理性思考既表现为对儒家政治、道德的追求,又表现为讽谏意识的增强、讽谏内容的增多。汉代抒情、说理赋对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理性思考,具体落实在个人行藏出处的人格建构上,体现出对自然本真人格的追求。儒、道的合一影响及汉代士人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餐饮市场表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餐饮消费成为拉动全年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餐饮需求又是复杂多变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政策效应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政策效果;从城乡差异来看,财政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效果较大,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效果较小,这种特点特别表现在财政支出效果上;从区域差异上,财政支出政策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表现出更强的凯恩斯效应,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则呈现更强的非凯恩斯效应,这种特征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源于区域消费特征的差异;扩张财政政策在东中部效应显著,在西部紧缩性政策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餐饮业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餐饮市场表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餐饮消费成为拉动全年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餐饮业出现了多业态蓬勃发展的局面,商务餐饮、大卖场餐饮等形式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古代城市文学成形之作的汉代京都大赋,审美内涵存在明显的文化缺失。作家将城市之美物体化,普遍显示出重物轻人的审美取向,堪称城市灵魂的城市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多被忽略。同时,作家外在于对象、物我分离的现象十分突出。而导致这种缺失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农耕文化精神的影响,汉代作家普遍缺少自觉的城市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汉代集市贸易繁荣,有马市、书市、酒市等专业性的市场。这些集市多自发形成,城市集市则多经人为规划建设。城市集市都是方形,市列纵横。这反映了汉代集市贸易的繁荣和汉代"重农抑商"理念对贸易的阻碍。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是北京古代休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区和近郊是北京酒楼主要的分布区,以外城西区为最。其他三城区的数量相差不大,比起戏园、茶馆在全城的分布而言要显得略为平衡一些。北京酒楼主要分布于重要市场区、办公区内以及住宅区边缘的重要交通线上。它们一般布点在全城性或区域性的中心市场内以满足大量顾客的饮食需求;或为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区域而设立:或在城区的骨干交通线上沿人流量大的市场有问隔的布点。酒楼的分布明显体现了靠近消费人群的市场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汉代河北纺织业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种植桑麻、养蚕缫丝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具有发展纺织业的良好条件。两汉时期,河北是我国纺织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西汉末年,河北劳动人民在长期积累的纺织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提花机。钜鹿、清河以北的赵郡、中山和常山等处是东汉河北丝织业集中的地区。在河北汉代墓葬中发现了不少丝织品实物,反映了汉代纺织业的高超技术水平。东汉时,河北的麻织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随葬器物造型精巧,纹饰细腻,色彩华美。这些随葬器物,不仅折射着西汉贵族阶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而且也丰富了人们对于西汉艺术精神的认识。从满城汉墓随葬器物可以看出,西汉艺术精神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对雄浑、古拙之美的追求,其二是对精巧、奢华之美的追求。前者以西汉征战南北、开疆拓土的气势一脉相承,后者与西汉贵族阶层追求享乐和羽化升天的生活境界有关。  相似文献   

15.
自汉代起 ,中国开辟了以合浦、徐闻为主要起点的对外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 ,客观上促进了以合浦为中心的钦州湾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民族的融合。钦州自秦汉以来的开发和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对钦州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已经证明,大连地区建置始于燕秦,完成于两汉。大连地区汉代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器物,为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两汉时期,大连地区长期是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辖境。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设立,为大连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大连地区的繁荣。通过大连地区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铁器、建筑与砖瓦、陶器、青铜器、漆器青铜附件、龙纹金带扣、铜镜、钱币、印章、玉器等实物资料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7.
扬州城市原始形态发轫于春秋末年的邗城,结束于西汉初年的广陵城。邗城阶段的军事功能是扬州城市文明的生长点,而客观滋生的运河文明及商业经济形态,则奠定了此后扬州城市文明主流形态的基础。广陵城阶段的扬州,实现了从单一军事向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形态的彻底转型,尤其是商业经济和审美文化形态,标志着扬州城市原始形态发展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8.
“五陵少年”是形成于西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文化群体。“五陵”指渭北咸阳原上五座西汉帝王的陵墓。为了强干弱枝,奉守山陵,西汉政府多次迁徙六国后裔、郡国豪杰、高赀富人、吏二千石、丞相、将军、列侯、“乱众民”于此,使此地变成了仅次于长安的繁华都市。而出生于在这种背景下的少年们,便先天地具有了任侠、豪放、奢华、纨绔等特征,成为了西汉盛世文化的一个缩影。于是,“五陵少年”便成为一个特定的意象,被后世诗文一再吟咏歌唱。文章将根据史料详细考证汉代的“五陵少年”之具体姓名与主要事迹,直睹其真实风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上丝路”究竟始发于何处 ?它始发于汉代合浦郡和合浦县治所旧州江口港 ,即今广西浦北县泉水镇旧州江口。这是因为 ,浦北县旧州江口港是汉代合浦郡、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旧州江口港是古代南流江内的重要港口 ;旧州江口所在地的浦北县古来就是盛产丝绸之乡  相似文献   

20.
西汉冶铁业的发展表现在作坊数量增多 ,铁器分布广泛 ,冶铁业规模扩大。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聚集大批有冶铁技术的工匠及大批劳动力 (刑徒 )到官营冶铁作坊进行劳作 ,使西汉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