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初中诗歌写作教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审美价值,在初中阶段进行一点诗歌写作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诗歌写作长期被视作各种升学考试的禁区而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在升学考试中诗歌写作已从被限制到了部分不受限制,初中作文教学也有从强调文体到淡化文体的变化。我们应该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对诗歌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一点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链接: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诗集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面前的月亮》、《圣马丁的手册》。读博尔赫斯,总感到面对的不是一个作为实体而存在着的人,而是一个游走在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幽灵。他被尊崇为“为作家写作的作家”,而他的文本——只能用这个空泛并且被用滥了无数次的词,因为博氏的作品实难区分出哪些是诗歌、哪些是小说或者随笔——早已超越了纯粹的写作而存在着。他是一个阅读者,他的一生不断在图书馆里阅读他人,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又不断地用想象和宗教式的虔诚…  相似文献   

3.
对日常生活的处理、对日常经验的诗意提炼是当下诗歌写作的一个难题。在一些诗歌那里,“日常的”、“生活的”常常被“皮相化”:或者是对“生活”的语义重复,简单歌咏:或者是把“生活”直接搬进诗歌。用“口语”说话。不管其立足于何种诗学立场。这类写作关系到一个很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即什么才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 哲学家狄尔泰通过对“体验”的考察来把握“生活”的实质。他认为,体验与生活具有共生性,但这种共生性并不具有必然性。因为,虽然体验着一定是生活着的,但生活着并  相似文献   

4.
被理性与非理性痛苦地纠缠着,是食指诗歌精神的实质性内核;而表现在诗歌主题上就是“从凄凉中看到悲壮”。这种精神和主题的文学史价值就是为新诗创造了新传统。而且,对于食指来说,诗歌写作的意义是一种释放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经历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期,诗歌传播有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传播媒介的改变.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信息文化等新的社会文化特征都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新鲜的质素,影响了诗歌写作的状况和诗歌文体从形式到内容各个层面.这些合力最终使得诗歌写作出现了一种求真的美学倾向,这种"求真"的美学导致了诗歌写作当中"善"的纬度的缺失.而如何让诗歌写作在真善美之间找到平衡是当前诗歌写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有独立的诗歌教学单元,却无相应的诗歌写作要求。作为文学四大体裁之一的诗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求鉴赏,不提倡写作,也算怪事了。  相似文献   

7.
诗歌对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诗歌教学中,古典诗词倍受宠爱,而现代诗歌的教学却被轻视,成为诗歌教学中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抓住诗歌意象,就能让学生对现代诗歌有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神性,这个21世纪零年代诗歌史上因与"诗歌写作"首次直接相连而备受诟病的词语,因其宗教血缘和玄学气质的词语出身,使人不禁怀疑它的诗学纯粹性和现实干预能力。然而,以刘诚为首的第三极神性写作群体对当下诗歌写作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干预,神性写作概念逐渐显现出自身的宽泛资质,对新世纪的诗歌写作产生巨大的影响。神性是拯救当代诗歌精神不致迷失的一个天然常量。  相似文献   

9.
当代女性诗歌在其繁荣时期,呈现出对男权话语中心文化的大胆而勇敢的挑战和拆解,并试图建立属于女性自己的诗歌话语模式,在女性诗歌处于几乎“失语”的历史状态下,树起了一面独特的大旗。女性诗歌话语模式主要表现为躯体写作、自白倾诉和语词写作,但最终,女性诗歌仍然陷入到了语言迷失的困境之中,本文从这一角度,对当代女性诗歌的话语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诗本无罪。她似冰雪,高尚而且纯洁。可是,在翻阅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二十多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之后,我们不得不说出这样一个骇人的事实:面对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诗歌写作,高考作文命题人用一种近乎蛮横无理的坚硬语气拒绝了诗歌的介入:一向循循善诱、据说是向考生负责、向民族负责的师者猛然间面目狰狞起来,视诗歌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凶恶可怕,他们手拿高考的尚方宝剑给了欲在高考作文答卷中写作诗歌的学生当头一棒———“不要写成诗歌……”语气多么坚决,多么不容质疑!言语之中,在试卷上如果有人胆敢写作诗歌便无异于一种…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三个方面阐释诗人张枣的诗歌写作:一、张枣在诗歌中惯用“鬼脸”,即抒情中的变调,让诗歌产生独特的抒情效果。二、张枣在诗歌写作中始终具有清醒感,从诗歌中的人称变换和变幻可以看出诗人一直在寻找一个“之外”的点来保持这种清醒感。在他早期的诗歌中,只体现出诗人意识到系统束缚的清醒感,而在后期的诗歌中,诗人则逐渐开始寻找突破束缚的方法。三、张枣的诗歌写作是出于对一首独一的、有关诗歌的诗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诗教传统.可是由于受语实用倾向的影响,诗歌写作教学越来越不被重视.长此以往,只会导致诗教薪火失传,学生精神荒芜,生活缺乏诗意.为此。我在人教版高一语第一册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学之后,特地安排了诗歌写作教学课“意象的选择”.指导学生尝试写自由诗。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化写作”逐渐成为、并将是21世纪诗歌创作的一种常态。在诗歌现实中,“个人化写作”显示出肯定和否定的双重力量,前者保存着诗歌独立精神和艺术超越;后者异化、分裂或消解诗歌的整体精神,使诗歌沦为“物化诗歌”和“时尚诗歌”。基于诗歌发展的现实要求,在诗歌与社会政治的新型深度对话关系上重建一种诗歌精神,将是诗歌“个人化写作”真正的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尹继云 《现代语文》2011,(3):132-132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干百年来,诗歌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穿行,渗透在每一个文人的细胞里,活跃在每一种体裁的文章中,它使我们的生活为之而闪亮,它让我们的情感为之激荡。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写作也能灵活地借用古诗词,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琦的诗有着鲜明的独异性。李琦是一个为心灵而写作的诗人。李琦的诗歌质地是朴素而纯美的。李琦是一个深情的写作者,是一个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诗歌能量的写作者,她诗歌的历久不衰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职业》2003,(2):62-62
新书推荐春树,女,北京孩子,1983年出生,2000年从北京某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热爱摇滚,热爱朋克精神,热爱诗歌,热爱小说,热爱鲁迅。曾经在“高地音乐网”为捍卫诗歌的荣誉而与几十人舌战一周;曾经在“诗江湖”网站掀起巨大波澜,其板砖被选入《南方周未》“板砖爬行榜”;曾经被“诗江湖”网站称为最年轻的优秀诗人;曾经在北师大的诗歌朗诵会上怒斥众多大学生和研究生;曾经……曾经的实在太多了,已经曾经沧海难为水了。这是一本反映残酷青春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女孩14岁到18岁之间的事情。“残酷青春”这个词近年…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在阅读一首优秀的诗歌,或者正在试图写作一首优秀的诗歌,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使你的内心焦灼不安,让你无法压制它所产生的某种力量,或者是你陷入某种难以言说的境地从而沉默失语,那么,我相信,毫无疑问,这一定是其中的信仰在牵引着你。它不仅仅指的是诗人的思想,也不在于诗人通过整个诗歌传达出来的有关生命的所有信息,而是诗歌穿透生活表象亦穿透自身词语的信仰,我们也可称之为诗歌的信仰。作为一名尚在沐浴着校园阳光的学生,你面对的是与成人们相同的世界。三月的春天里一样飘洒着草你内部上升//……//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当代诗歌写作的现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我们一直憧憬着并乐观地认为,众声喧哗的当下诗歌写作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多元化写作局面,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混乱不堪的表面假象而已,其实质是个体精神无所寄托的一次次的异化分裂的诗歌践行。当下诗歌写作这种貌似多元的混乱局面,其深层次原因是诗歌写作伦理失范造成的,当代诗歌写作一直深陷于这种以断裂为主要方式的"伦理困境"之中。从消费主义习性、日常生活赋魅和语言本体狂化三个方面对当代诗歌写作的伦理困境进行详细的考察,由此确立雅化世俗精神是当下诗歌新的写作伦理。  相似文献   

19.
屈苹 《新疆教育》2012,(18):54-55
为什么学生常常感到用英语写作难?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很多教师都在尝试把写作作为语言的一种产出技能来加以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感到耗时多而收效不大。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写作经常被忽略或者一带而过,大多数英语老师在课堂内用在写作教学方面的时间很少。针对以上现实,我谈谈自己进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下半身诗歌流派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泛学院化的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存在着天然的敌对状态,以盘峰论争为契机,下半身诗歌写作正式走上文坛,并引起了文坛上的高度关注。诗人们主张去掉遮蔽,关注肉身,关注感官最直接的、最真实的感受的观点更是遭到了一致抨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这个流派,才能真正评价其文学价值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