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怪诞小说作为着眼点,试图通过对《樱桃青衣》和《流星雨解毒片》两本怪诞小说集子中的具体作品的个案分析,从而探究李碧华怪诞小说的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2.
华裔美国文学涉及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作为美国的少数族裔和被"他者"化的人群,华裔美国作家们往往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和视野.他们极力想获得一种稳固的身份认同和得到所寄居社会的认可,充分利用互文性策略,挖掘和改写故国及别国传统文化资源以及作品内容,或是用东方的艺术形式讲西方的故事,或用西方的观念讲东方的故事,或是寻求东西方形式与内容的融合.一方面解构了西方对东方及东方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在解构的同时重构了对多元文化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3.
李碧华是位颇受争议的作家,她的小说浅白、媚俗,但却意味深长。她多以女性作为她的书写主题,探寻女性命运的变迁。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女性命运往往与政治纠缠不清,女性身上也往往刻写着政治的伤痕。  相似文献   

4.
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语言辛辣、怪诞、浪漫、疏放又新奇。其小说通过变异性语言的巧妙运用,使抽象的情感得以抒发,特殊的心理得以表现,独特的风格亦得以展现。李碧华小说的变异修辞在语音上主要体现在摹声变异的运用、停顿,词汇上主要表现为拆词、文白夹杂等,语法上表现为超常搭配,语用上表现为简易线性表达、矛盾表达。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言情小说家,李碧华主要是依靠其独辟蹊径的小说与独特的个性获得了读者的热爱和关注的。她的创作主要是以"先娱己,然后再娱人的享受"为理念,这在她的许多作品中有所体现。李碧华的小说主要是来往于阴阳两界,包含众多穿越古今的情节,正因如此,这也形成了她独特的小说艺术风格。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在她的文学作品中体会到她的个性特征与文笔特征,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命运主题与女性个人形象。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和李碧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也是文学研究者不断研究的“传奇”,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多侧重于两者共性的总结,而对其作品之间的差异却涉猎不足。有关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前者多写世俗生活中无奈地生,后者则写奇幻世界里惨烈地死;作家创作情感层面,前者趋冷,而后者趋热,等等。她们作品之间的诸多不同,其根源正在于两者在女性意识和宗教意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苏轼咏物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是一首具有结构表层互文性与深层隐喻性的奇妙作品。在表层结构中,杨花的漂泊无着、化为流尘与思妇的梦寻落空、悲慨落泪相互交融;而在深层结构里,杨花、思妇的不幸遭遇又共同隐喻苏轼前半生仕途辗转漂泊,甚至贬谪九死一生的刻骨铭心伤痛。杨花、思妇、创作主体鼎足而三,表里互融,同场共振,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水龙吟》的诞生,是苏轼仕宦漂泊、贬谪生涯的深刻遇合与天才创构,可遇而不可求。从某种意义上,章词也是苏词的互文。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进入物质时代的同时,精神生活困惑,信仰迷失,而中国当代艺术正以独特的身份进入到与人类文明的对话空间,并产生巨大影响。它对社会现实发问,对当代人产生质疑,它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文章通过“新生代”、“玩世现实主义”、“波谱”等艺术现象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解构性策略,从艺术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当代艺术文化身份是如何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李碧华作为香港的言情小说作家,其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她的小说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她对于传统道德刻意的叛逆书写。李碧华通过带有血腥味的爱情悲剧、复杂多变的人性纠葛以及毫无掩饰的欲望表达,突显了她在传统道德层面渴望反叛和背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李碧华善写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以情爱为主线营造故事的戏剧性氛围;她以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观念、电影小说的技巧、高度诗性的语言,确立了自己后现代爱情故事讲述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李碧华的小说,是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风景,她自由穿梭于古代与现代,游走在雅与俗之间,创造了旖旎多姿的别样风景。她的小说常常透出深刻的身份认同的痛感与危机感,而这种身份认同的困境,集中体现在她笔下一系列处于边缘的社会畸零者的身上,并形成了浓重的悲剧风格。李碧华通过描写被爱情遗弃的悲剧女性和被社会抛弃的畸零者形象,揭示了其不被认可的身份之殇,以此折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2.
哈丽黛·伊斯拉依里是维吾尔当代文学的一位女作家,其小说与张爱玲的《传奇》在文本中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具体体现在婚姻、内审、解构等方面。论文从"互文性"理论出发,剖析了传统男性文化在生活中(尤其在精神层面)把女性桎梏于无形的网中的现实,揭示了女性生存悲剧的客观性及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创作为着眼点,一方面,力图把她的创作置于香港商业文化与残民及后殖民双重文化背景中考察,分析她的小说创作心态,另一方面,通过对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究她的小说创作中兼顾雅俗的叙事创作.  相似文献   

14.
李碧华是香港著名作家,她行文别出心裁、风格瑰丽诡异。其小说在港台及大陆都拥有相当可观的读者群,细究其小说所以会令人着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塑造了不少神态丰满、各具性情的人物。就人物行为特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刚、柔两类。李碧华的小说有浓郁的宿命论色彩,但在宿命轮回的大背景下,作者着意发掘人身上的超越性——即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理想品格。本文先是展示人物的生存境遇,在此基础上突显人物类型,并进而分析此类型的成因及作家在人物身上所寄寓的理想,力求进一步发掘李碧华小说的人文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16.
李碧华是香港著名作家,她行文别出心裁、风格瑰丽诡异。其小说在港台及大陆都拥有相当可观的读者群,细究其小说所以会令人着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塑造了不少神态丰满、各具性情的人物。就人物行为特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刚、柔两类。李碧华的小说有浓郁的宿命论色彩,但在宿命轮回的大背景下,作者着意发掘人身上的超越性——即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理想品格。本文先是展示人物的生存境遇,在此基础上突显人物类型,并进而分析此类型的成因及作家在人物身上所寄寓的理想,力求进一步发掘李碧华小说的人文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分析美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形而上学危机及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下率先从图像论、语言误用和家族相似等几个方面给关的本质以彻底的解构,因而使其理论具有很大的后现代色彩,与其后来的解构主义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巨大的理论开创性。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作为后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互文性对传统翻译理论在原文本与译文本关系,以及译者的地位两方面进行了解构与建构,其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原文本与译文本的关系是平等互补的;译者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和改写。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与李碧华同为20世纪影响颇大的言情女作家。在这两位女作家的作品中,女性主义思想和态度常以爱情观与生命观的形式展现,因而对二人作品中的爱情观、生命观进行研讨是探索其思想价值的必要之举,而在此基础上的对比则更可以于幽微处发现两位才女在各自的女性主义思考中独到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汉英广告语中语境互文性的呈现主要指"引用"、"仿拟"、"双关"的互文性呈现,本文依据互文性翻译理论,通过运用仿照原语,文化补偿,译文重写三种翻译策略,使产品的广告宣传和推销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