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的典范之作。本文主要讨论《红楼梦》第三回中主要人名的翻译。一般而言,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的翻译方法有音译和意译两种,孰优孰劣,难成定论。到目前为止,《红楼梦》比较完整的英译本有两个,一个是杨宪益夫妇的.他们主要采用了音译人名的方法;另一个是霍克斯的,他兼用了音译法和意译法,对其他人物奴仆群体采取灵活的意译法.而对上层人物及自由人取音译法,这样对音译与意译人群进行划分以标示主仆有别.其极具特色的群体人名翻译就很好地说明了他人名翻译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文学作品的人名的翻译以音译与意译结合法为优先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交流角度看外国人名翻译方法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作为社会语言和文化的产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诸如宗教、历史、风俗习惯等重要文化信息。从人名翻译的历史来看,人名翻译经历了一个从归化音译到异化音译再到音意译相结合的变化过程,其背后原因颇为引人深思。本文想要结合归化异化策略,从语言文化交流角度对于人名翻译的变化进行探讨,以求能更好地理解把握人名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英语人名的翻译原则与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考试周刊》2009,(23):218-218
英语人名和汉语人名一样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在翻译英语人名时需要遵循许多规律,本文将这些规律归结为两大类:约定俗成的规律和按照英语人名本身的发音音译的规律。第一种规律是指按照被广泛和普遍使用的英语人名的翻译版本进行翻译,尽管有时这些版本不符合这些人名本身的发音。第二种音译规律涵盖很多方面,如英语人名中姓氏的翻译等。同时还要注意翻译英语人名时的一些细节,如人名的翻译应使用的正确格式等。除此之外,在翻译时,对原文整体透彻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霍克斯《红楼梦》中人名翻译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斯在《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独具特色,除了主要人物音译之外,他对其他人物采取灵活译意。其最具特色的群体人名翻译就很好地说明了他人名翻译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5.
汉语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一般采用音译。由于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其音译只能借助汉字,因此汉语人名、地名音译词的“义溢出”现象不可避免。本文就这一有趣现象的三个方面即人名中的姓名义溢出、人名中的性别义溢出及人名、地名中的褒贬义溢出分别作了探讨,并简要分析了拼音文字之间的音译和西方语言与汉语之间的音译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7.
人名翻译通常以音译为主,遵循“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原则,但是这两个原则往往不足以解决人名翻译中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存在的外国人名翻译的混乱状况,分析和探讨其成因,指出这两个原则对人名翻译规范解释力的不充分性,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旨在促进外国人名翻译规范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骆传伟 《海外英语》2013,(5X):179-181
《红楼梦》中的姓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表达作品主题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相关译文,考察人名翻译策略与姓名文化传递得失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霍译本对人名翻译采取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比杨译本单纯采用音译的人名翻译方式更有利于姓名文化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0.
章亚 《教师》2009,(12)
本文分析了中英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来源及含义,并且从音译、意译和音译意译相结合三个方面着手,用事例阐述了人名互译的原则.因此,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时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于《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到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英译本有两种:一是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主要采用音译人名的办法;一是霍克斯的译本,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则意译,让人产生联想,推知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特征。由于《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其翻译要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必然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小说中人名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美国学者L.Venuti(文努迪)的归化和异化理论,从小说中人名的翻译切入,结合事例分析了在翻译小说人名时两种策略使用的利弊,并提出所谓的音译、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的语言单凭自己内部的发展是不够的,它还得随时吸收外来语以丰富本族语。外来语的翻译主要有四种方法:音译、意译、半音半意和附加说明。一、音译是翻译英语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含人名典故文化信息丰富,英译时在理论及实践上有过度归化或过度异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倾向。本文以交往理性为理论指导,以含人名典故为研究对象,提出含人名典故英译应强调文化保真,以异化的翻译策略为主,以音译、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对促进中华文化和英语文化平等的交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讨论《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到目前为止,比较完整的英译本有两个,一个是杨宪益夫妇的,他们主要采用了音译人名的办法,另一个是霍克斯的,他则采用了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意译。这样做可以让人产生联想,得知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特征。当然,面对这么大的姓名队伍,要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肯定会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同一人物的名字有不同写法?按照国际惯例.翻译外国人名一般采用音译法。这是因为人名的本意往往难以考查,有些虽然可以推究本意.但意译的结果反而不像人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如果意译的话.就是“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所以音译后同一个名字经常有不同的写法,如高尔基《母亲》中的主人公,有的译为“尼洛夫娜”,有的译为“尼落夫娜”。  相似文献   

17.
一音译是翻译的一种手段.对于什么是音译,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并给它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尽管transliteration一词常被译作"音译",但它应该包括:(1)不同文字系统之间着重于声音相似的翻译,(2)不同文字系统之间着重于文字形体相似的翻译,(3)音形兼顾的翻译.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字系统在形体上有很大的差异,前者使用拉丁字母,后者使用方块字,所以,英语专有名词,尤其是人名地名,译为汉语时大都求其音似.本文要讨论的音译只是就transliteration的第一种涵义而言.  相似文献   

18.
胡斌 《文教资料》2013,(8):9-10
在书名翻译中,除了考虑忠实、通顺的翻译原则外,还应该综合考虑文化、审美标准等因素,使书名的翻译不仅达意,而且传神。在翻译以人名为题的书名时,音译不是唯一的方法。译者可以适当采用意译,音译加意译或者改写。本文根据Rebecca几个不同版本的翻译,从文化和审美标准的角度分析这部作品书名的翻译。通过分析这部小说的书名所蕴含的文化,小说的主旨、主线索,以及翻译的审美标准阐释将这部小说的书名翻译为《蝴蝶梦》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9.
关于《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对霍译本的研究已较多,而对杨译本基本是一笔带过.实际上,关于威妥玛音译系统,许多学人一直似懂非懂.由于姓名文化的重要性,加上《红楼梦》作品的经典性,有必要对《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再次进行研究,对威妥玛式拼音系统进行探源,以期对当代汉语姓名英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外固人名、地名音译使用汉语多音字带来的阅读和称说障碍为例,说明以文字为媒介进行音译不仅要考虑两种语言单位转换的准确性,还要顾及翻译结果进入到汉语词汇系统后在应用层面上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音译中克服多音字参与造成的障碍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