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凯瑟琳·安·波特作为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了不少丰满的女性人物,“米兰达”系列小说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马戏》与《坟》这两篇短篇小说作为主人公米兰达童年故事的收尾之作,在整个“米兰达”系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波特看来,人性之恶源于童年时所受到的各种创伤,而这些创伤导致了儿童天真的丧失.《马戏》和《坟》标志着米兰达“天真的堕落”,为成年后米兰达的创伤埋下了伏笔.本文以创伤为视角解读这两篇小说中的儿童心理创伤,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波特对于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敏 《文教资料》2007,(35):47-49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中篇小说《灰色马,灰色骑手》展现了一个充满死亡气息的灰色世界和主人公米兰达于其中的生死挣扎。不少评论家将小说的灰色气氛归因于一战和流感的故事背景。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部作品,运用德裔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社会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小说的灰色气氛与米兰达独特的离众型人格密不可分,是其内在的焦虑及所采取的应对策略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正Tips《米兰达警告》,又译《米兰达忠告》、《米兰达告诫》,或《米兰达宣言》,是指美国警察(包括检察官)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66年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384U.S.436(1966))一案的判例中,最终确立的米兰达规则。在讯问刑事案件嫌疑人之前,必须对其明白无误地告知其有  相似文献   

4.
奚昕 《文教资料》2007,2(30):26-28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的"米兰达系列小说"描写了少女米兰达在二十世纪之交的美国南方的成长经历,塑造了一个独立、叛逆的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追溯了米兰达从婴幼儿经青少年直至成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探讨了她的家庭背景及社会环境对其叛逆性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一员,她在短篇小说中刻画的米兰达是新一代南方文明的代表。她并未留恋过去的种种神话,而是试图打破过去的南方的旧秩序,用进步的独立思考重构了南方文明。  相似文献   

6.
从处女作《收藏家》到抗鼎之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福尔斯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变化真实地反映了福尔斯女性观的变化。从米兰达面对有形的地下室禁锢到萨拉面临无形的社会道德禁锢,米兰达是一位被男性虐待的受虐者而萨拉成为救赎男性的智慧女人,从米兰达香消玉殒到萨拉最终得到自由,福尔斯对女性自由和女性解放的理解变得更为彻底和深刻。福尔斯也深化了读者对女性自由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老人》是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米兰达"系列小说中的一部。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描述了女主人公米兰达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状态。本文选取在这三个部分中米兰达所参与的及物性过程作为分析材料,并通过对语料中"前景化"的及物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米兰达从无知,迷惘到坚定的成长过程及其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为"米兰达"这一文学角色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田纳西·威廉姆斯在美国文学史上以反映美国南方风情的一系列巨作而著名。《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便是一位在美国没落的南方种植园文化下长大的“南方淑女”。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南方旧传统中形成.在面临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文化的冲击时,她无所适从,最终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9.
从诺思罗普·弗来的原型批评角度评析美国南方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奥康纳在文本中运用了大量《圣经》原型和南方传奇中的原型,同时,通过荒原意象将这些神话原型一一破坏和扭曲,以表现美国南方乃至整个西方怪异、荒原般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0.
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当代美国批评家瓦特·爱伦称她是“仅次于福克纳的南方最出色作家”。其成名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位列美国现代文库“20位百佳英文小说”第十七。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麦卡勒斯擅长用诡谲、神秘、  相似文献   

11.
罗伯特.佩.沃伦作为美国南方“重农学派”的成员,虽然拥护南方的农业社会,反对北方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对南方的侵蚀,而他却通过小说《国王的人马》中的人物颠覆了美国南方神话中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2.
《成长》2005,(5):90-91
对于“米兰达规则”这个称谓大家也许有点生疏,但对于它的内容一定有所耳闻。米兰达规则源于美国历史上的经典案例——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Miranda vs Arizona)案.其完整表述为:“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有可能作为呈堂证供;你有权申请律师辩护,如果你没有钱雇请,法庭将为你指定律师。”  相似文献   

13.
在《坟》这篇故事中,叙述者通过其文字、时空、心理及意识视角与女主人公米兰达逐步但却稳固地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叙述者和米兰达之间所形成的默契关系隐蔽而有力地颠覆了父权意识,从而彰显了女性独立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4.
《寒夜》承载了特定时代下的巴金的情感,及他对生存在其中的人们的悲剧命运的深度思考,对巴金小说《寒夜》“灰色空间”的解读有助于对巴金创作“艺术断裂”问题的理解。小说创作时的时代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巴金精神世界的苦闷是“灰色心态”产生的基础。《寒夜》里大量的文字和人物的心情显示了灰色的“存在”,巴金在《寒夜》里流露对知识、自由、胜利、制度、真爱等的质疑和否定,“灰色空间”的“存在”都隐含着强烈的“虚无”指向。  相似文献   

15.
曾荣获美国格莱梅最佳乡村歌曲团体奖、前不久以白金专辑《Home》摘下三项格莱美奖,单曲也荣登排行榜冠军的“南方小鸡合唱团”,其主唱娜塔莉近日在伦敦演唱时表示:“我们为美国总统来自德州感到羞愧。”此话一出,同样来自德州的“南方小鸡”就遭到美国民众的强烈抗议,许多乡村电台抵制播放她  相似文献   

16.
乱伦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也常与美国南方相联系起来。作为最伟大的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对南方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也因此已成为美国南方文学中表现乱伦主题的一个重要人物。在福克纳的某些作品中,例如《喧哗与骚动》和《押沙龙,押沙龙!》,乱伦似乎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突显主题表达和激发阅读兴趣的关键因素。本文认为,在《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和她的兄弟之间的乱伦关系代表了内战之后美国南方传统家庭秩序的瓦解,而《押沙龙,押沙龙!》中朱迪思、亨利和查尔斯·邦之间的感情纠葛则揭示了南方心理上的混乱,后者曾长期困扰着美国南方。在某种程度上,这两部重要小说中兄弟姐妹之间的乱伦关系可视为福克纳对他的南方故土复杂而又矛盾感情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17.
[阅读导引]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著名作家。1926年发表第—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反映了作者的苦闷情绪。此后作品多以美国南方为背景,运用所谓“内心独白”手法,叙述南方种值园主及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生活。主要作品有《喧嚣和狂怒》《当我垂死的时候》《圣地》《八月之光》《村舍》等。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18.
《飘》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塑造了一批具有骑士精神的南方绅士。南北战争的爆发让南方绅士的男性气概发生了嬗变。作品塑造了没落的“绅士”艾希礼,其男性气概从有到无;崛起的“恶棍”瑞德,其男性气概从无到有。艾希礼和瑞德二人男性气概的嬗变,映射了媚兰和思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地位的发展变化,客观上为美国南方女性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契机。通过描写南方绅士男性气概的嬗变,玛格丽特·米切尔对美国南方女性的独立意识进行了积极探讨。通过描写社会对理想男性气概的憧憬与期待,作品为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远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998年第 7期刊载了一篇题为《对美国侵越史叙述的一点质疑》(以下简称《质疑》)的小文章。该文章认为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课本第 80页的一段话即“1 964年 ,美国又把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这样 ,美国就将对越南南方的‘特种战争’扩大为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接着 ,美国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侵略军”的叙述欠妥 ,宜改为 :“1 964年 ,美国又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接着 ,美国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侵略军 ,最多达到 5 0多万人。这样 ,美国对越南的侵略就由‘特种战争’上升为‘局部战争’。”笔者认为 ,以…  相似文献   

20.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南方文艺复兴”时期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一生写了十九部长篇小说和七、八十篇短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地理背景都是一个虚构的南方小县——约克纳帕塔法。因此,后来批评家把他的这些作品冠之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这个世系里,最出色的要数《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批评界,特别是我国批评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喧哗与骚动》进行了评价,但对其它几部较为出色的作品却着墨不多。但是无论就主题还是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