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齐梁时期咏物诗创作达到繁盛的局面,当时社会风气、切磋文艺之风对咏物诗创作艳情化、娱乐化、类型化的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齐梁文坛风气与咏物诗体物为妙的特征之间也有紧密联系,诸多要素促成咏物诗在齐梁间的繁盛.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是唐代咏物诗数量最多的一位,在白居易的咏物诗中,有些借咏物来表现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反映现实,反映时代,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作品寄托深邃、内涵丰富。也有一些借物说理之诗,构思巧妙,描写逼真.情趣活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缘情而绮靡"的诗学观为南朝咏物诗的大量出现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基础,"体物"诗学观或者说是"体物"思潮的发展,则为咏物诗的兴盛创造了技术上的条件,丰富了其表现技巧,为其进一步提供了实践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魏晋咏物诗的发展虽没有达到极盛,不能代表六朝咏物诗的最高水平,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南朝咏物诗有着先导作用,为南朝咏物诗高潮的到来作了很好的铺垫。魏晋咏物诗在咏物诗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意义,是六朝咏物诗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陆龟蒙不愧是晚唐咏物诗创作的高手,他的咏物诗,并非单纯为咏物而咏物,或托物抒怀,或托物寓理,往往寄慨遥深,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咏物诗自其起源到《橘颂》问世,标志着这种诗歌类型的正式形成。汉代至两晋是咪物诗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个长达600余年的过程中,由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以及汉代重功利的文学思想的影响,咏物诗始终处在咏物赋光环的笼罩之下,其基本路线也是沿着《橘颂》以来的方向,继承托物言志的传统精神,并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迭出各自不同的寓意。汉代咏物诗为六朝咏物诗的繁荣和兴盛奠定了基础,是咪物诗不可忽略的一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南齐,谢朓的咏物诗不仅数量最多,且成就最高,对于创作技巧的磨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谢朓咏物诗不仅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亦代表了从山水诗到宫体诗的过渡,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供材料命题怍文是高考作文题中一种特别值得汴意的形式。笔者通过分析材料与题目的关系发现.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胡编是某学术期刊的准学型编辑,专攻鲁迅学说,酷爱“孔乙己研究”。进编辑部十多年来,忙忙碌碌,笔耕不缀,但期刊不温,胡编不火,虽已近天命之年,事业的春天始终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10.
整个六朝是文人集团大量出现和活动频繁时期,尤其是在南朝,其发展达到高潮,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咏物诗在南朝的兴盛,与文人集团的关系密切,其风格的相似性特征亦与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唐宋女性讽谕诗具有刚柔并济、真朴自然、忧郁凝重的审美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今昔对比,托物言志和以古讽今。抒情方式采用假设、反问等间接性语气,言说方式含糊不定、优柔寡断,呈现了抒情主体在封建社会既要表达自我又在压抑自我的矛盾处境。  相似文献   

12.
以创造性劳动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大厦的历代作家群体,尤以唐宋两朝群星璀璨,异彩纷呈。文章通过研究唐宋作家群分特点及其创作影响,旨在将作家的本位研究与作品的本体研究结合起来,以期比较准确地回答唐宋文学史上诸多现象的所以然。  相似文献   

13.
唐宋之际的亲情诗可分为思亲诗、家居诗、训诫诗三类。思亲诗的衰弱与家居诗的壮大,体现了亲情诗抒情性的降低和叙述性的增强;训诫诗内容的变化,则体现了士人家族观念从"家园"转为"伦理",从精神性转为实践性;而士人家族观念的转型,从根本上决定了亲情诗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诗学批评中的唐宋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诗学唐宋之论是古典诗学批评唐宋之争的过渡环节,它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表现为诗家往往从门户推论,依据自身所持诗歌美学原则对唐宋诗予以辩分,并据此梳理诗歌正变论,这因此展衍了宋元诗学唐宋之争的批评成果,为清代诗学唐宋之争内涵的深化累积了丰富的理论概括养料。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词中频频出现黄昏意象,我们看到在词作者的心目中以“落日、日暮、夕阳、薄暮“等词为代表的“黄昏“具有了特定的情感指向.饱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就是思乡怀家的孤苦愁怨;年华流逝的生命悲叹;离别感伤的心情意绪;感怀亡人的悲凉意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女儿陪嫁的奁产,在唐宋时期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种类和数量因各个家庭的贫富而不同。获取奁产陪嫁,是女儿参与娘家家产分配的通常方式,并且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因此,奁产带到婆家后一直归女儿使用和支配。  相似文献   

17.
桑乾河发源于山西雁北,经河北西北部,穿越北京,汇入海河,注入渤海。历史上,在桑乾河流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这条河流进入诗人们的视眼,要远远晚于这里发生的征战。始于北齐,至有唐两宋时期,以桑乾河为主题的诗作才蔚为大观。这些诗歌,大多以战争为题材,也有羁旅行役之作,或朋友间的问候与思念,或讴歌和平。风格多慷慨激昂。从唐朝至有宋,流淌在桑乾河中的诗歌里,其嬗变之迹明显。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是汉中府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城市选址几经徙迁而定 ,大致确定了后来明清时期的汉中府城的城址 ;作为山南首府以及特殊的地理形势 ,兴元府一直是唐宋王朝西控巴蜀、北蔽关陇的政治军事重镇 ,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在作为政治、军事城垣的同时 ,唐宋兴元府城的商品贸易在唐、北宋时还很活跃 ,是当时西部地区商贸集散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客家人自汉代开始从中原辗转来到深圳地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生活,使深圳地区客家人在教育上形成了以民俗、民风、宗教信仰、民居建筑和谱牒为"教科书"的独树一帜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组织方式、方法,客家妇女风范正是客家教育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赋闲家居时期创作的词中,多次使用“懒”这一心理一情感意象。以唐宋词中的“懒”意象为参照,唐宋词中的“懒”意象包含三个层面:其一,表现慵懒无聊的美人情态,心理基础在“怨”;其二,表达逍遥闲散的生活姿态,心理基础在“倦”;其三,寄寓壮志难酬的孤愤情怀,心理基础在“愤”。其中前两类在唐宋词中比较普遍,第三类则为稼轩所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