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九六二年版(以下简称“初版”)第345页,在注释《老子》第二章“音声相和”一句时说:“音,单音。声,和声。”第909页,在常用词“声”字下辨析“声”和“音”的词义时又说:“‘声’和‘音’是同义词,但是有相当大的差别:‘声’往往指一般的声音,‘音’则往往指乐音。……在音乐上,‘声’和‘音’也有分别:声指乐音的高低旋律,音指各种乐器的配合。所以老子说:‘音声相和’。”  相似文献   

2.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形成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给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某种态度。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情感的直接载体。因此,音乐能给人以情感的移入,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人类感情的速记”。音乐能引起情感的共鸣,音乐欣赏是音乐情感体验的重要通道。音乐对人的情感作用比较直接,声音刺激于人的感官,唤醒着听觉、感觉、知觉和表象,蔓延到大脑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变化,改变了心跳、…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德国音乐家舒曼说:“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音乐音响辨别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音乐感知能力的高低与音乐欣赏的程度范围……。”因此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基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音响感知能力培养上。欣赏课教学中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一、从音乐的表现手法、音乐的特性上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在艺术门类中,音乐不象绘画那样直接描绘生活现象,也不象文学那样叙述生活事件,音乐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主要…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调式?许多音乐教材对它的解释都是这样的:按照一定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几个乐音(一般不超过七个),并以其中一个最稳定的音(主音)为中心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调式。至于何为“一定关系”,并不做一些解释,令人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到底“一定关系”指的是什么关系呢?简单而言,是指调式中乐音与乐音之间为组成一个体系而构成的特定的关系。例如:在自然大调中,其第Ⅰ级音(主音)与第Ⅱ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全音关系,第Ⅱ级音与第Ⅲ级音之间是全音关系,第Ⅲ级音与第Ⅳ级音之间是半音关系。整个调式的结构是按“全、全、半、全…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作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而世代流传,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问:什么是“音列”、“音名”、“音级”?答:我们上期讲了什么是乐音体系。那么,乐音体系中的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就是“音列”。在风琴、钢琴等键盘乐器的键盘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什么是音名呢?这就是代表固定音高的七个拉丁字母:C、D、E、F、G、A、B。音名在五线谱上和某些乐器(如钢琴、手风琴、木琴等)  相似文献   

7.
散文诗是属于诗还是散文,这是理论界争论较大的问题。笔者认为,散文诗是诗,它具有诗的内核。音乐性则是散文诗区别于散文的重要因素,诗之音乐性的内涵是什么?诗评家吴思敬说:“诗的音乐性从本质说是对现实生活中不同音色、音高、音响构成的带有某种节奏的事物的反映”。这种将自然音响与音乐的简单类比,忽视了音乐的乐音构成不再是自然之音的摹仿,而是一种全新的东西。这种反映还只是生物的反映的手段,而非艺术的手段。诗评家周红兴认为:“所谓音乐性,就是诗歌在形式上和语言上的具有的与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质”。在分析中,他进一步将诗歌的音乐性归结为诗的声韵、分行和对偶句  相似文献   

8.
(旋律:小说音乐美的主要表现特征) 音乐美的表现特征并不体现在单个的乐音上(尽管振动有规律的乐音也有审美价值),而是体现在不同的乐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也即一系列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中。这种乐音的有组织的、合乎规律的进行,在时间的表现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旋律。“在旋律里,各音的时值(音的长度)和强弱不同形成节奏;各音的高低不同形成旋律线,并往往体现出调式特征,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旋律是多种音乐因素的综合体,在旋律里各种音乐因素形成了统一体,获得了真正的音乐的生命。”的确,音乐艺术的最诱人的魅力就在旋律中,因为旋律是音乐中最能表现感情和展现感情活动轨迹的因素,它被称为音乐中的灵魂,这正如奥地利音乐理论家恩斯·托赫所说:“旋律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在表达感情、构成艺术形象、向听众传递音乐信息方面起到近于决定性的作用。 王蒙的许多小说,常常显示出一种内在的旋律运动。不同的是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运动是音高运动,它可以用线条表示,这就是音高线,而王蒙小说的旋律运动主要反映在情感运动上,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音乐表现的内容是广泛的,它可以表现欢乐、悲哀、热情、幻想,沉思、和谐以及英雄气概等。一首庄严、雄牡的乐曲,可以鼓舞人们的斗志;一首抒情、欢快的乐曲,给人美的享受……。音乐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审美作用呢?这和音乐艺术自身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下面试从音乐的音响特点、隐含性、主观性三个方面谈谈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声音和时间的一种艺术,学习音律,首先应对表现音乐艺术的音有个了解。音是由于发音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乐音、噪音、音的性质、音的振动状态有规则的基音、泛音及由基音和泛音合成的复合音。远在我国公元六世纪的古琴谱《碣石调幽兰》中就记有七弦十三徽的泛音奏法。复合音在物理学上称为分音列,我国南宋琴学家徐理于公元1268年著的《琴统·十则》中就有分音列的记载。律也是音,但音不都是律,只有乐音才有律,律专指乐音的音高标准及乐音有关的  相似文献   

11.
在小提琴上奏(拉或拨)一个C调do(1),只要能辨清这个音记在高音谱表下加一线上。用四弦(G)3指(第一把位)二把2指、三把1指、四把及以上把位用后擞指来按就可。一个乐音产生时,总会伴着时值,这个音可以奏成(暂以四分音符为一拍)4、2、1、1/2、1/4……拍,还可奏“非整分”拍如:3、1(1/2)、3/4、7/8……,与此同时,如下四个层次也相伴而至:  相似文献   

12.
李学军 《文教资料》2007,(35):82-83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有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2.感情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  相似文献   

13.
“声”、“音”、“乐”、“响”是用以表示声音的一组同义词,但它们同中有异。“声”乃是自然的声音通过人的听觉器官感知到的听觉效应;“音”则是由人的内心感悟获得发之于口(或其他乐器)的音响。“乐”的本义是指各种乐器和乐音的总称;“响”则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的“回音”。声与音的区别在于,“音”有节奏、音调,而“声”没有。只有发自内心而又“成文”(有节奏)的声,才能称为“音”。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  相似文献   

15.
你对音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会说:我喜欢音乐,它很悦耳。也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古典音乐,它不好听。还有人会说:我喜欢听摇滚音乐……总之,每个人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人们对音乐的喜好如此千差万别呢?首先,要弄懂音乐是什么。《词海》是这样解释的: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音乐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美学概论》上又说: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表现人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这两种解释都说到了"音乐形象",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音  相似文献   

16.
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同时又渗透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艺术的分类有两个标准。一是内容标准。艺术的内容侧重于主观表现的叫表现艺术,比如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等;偏重于客观再现的叫再现艺术,比如雕塑、绘画、小说等等(现代派绘画、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写意画”等情形有些例外,它们以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为主)。二是形式标准。这主要看构成艺术形象的物质手段是什么。大致说来,物质手段有三种,即音响、形体、语言。这样便可分作音响艺术、造型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 (主要是乐音 )所形成的艺术形象 ,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音乐为什么能发挥巨大的审美作用呢 ?这与音乐艺术自身的组织性、隐含性、主观性、美的因素四个方面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构成音乐的诸要素中,节奏、旋律、和声是最重要的三个基本要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通过节奏才能将音乐组织起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对“节奏”的解释是:“乐音时值的有组织的顺序,是时值各要素——节拍、重音、休止等相互关系的结合。强弱、快慢、松紧是节奏的决定因素。其作用是把乐音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体现某种乐思。”《辞海》艺术分册对“节奏”的定义是:“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根据以上对音乐节奏的解释,我们认为:节奏是在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次序,即是在音乐流动的延续时间内,音值长短和节拍强弱的次序性结合。基于这一概念,本文拟就音乐节奏的表现特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审美特性简论赵富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审美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客观世界中存在着丰富多采的音响,但并不是一切音响都能组成音乐,音乐中使用的音响具有某种选择性和概括性。音乐又是一种听觉艺术、时间艺术,音...  相似文献   

20.
音乐,首先是音响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是一种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创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往往以旋律线即乐音自然流动的形式,引导着人们的情感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