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如果你对提问的学生不给予热情的鼓励,如果你对学生的问题不加理睬,如果你在学生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创设情境,唤起学生乐于提问;教授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善于提问.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3.
浅析促进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的有效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起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科学的心脏,也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秋金斯认为"问题情境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上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特点首先是当主体完成要求发现新的、主体千年所未知的知识或动作方式的作业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直接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看到这一点,你就成功了一半。"对于初中科学教学课堂而言,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们的问题,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提问。在教学实际中,学生们的问题往往可以被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此外,让学生们能够提出问题,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及创造与探究能力。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初中科学教学课堂上,如何有效地促使学生们进行自我提问——即自我探索问题并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喜欢以自己固有的方式传授知识,如果学生在教师传授知识的时候提出大量的问题,教师会认为学生在打乱自己的教学步骤,所以教师不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仅仅只鼓励学生在学完知识以后课下提问。有些教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够完整,如果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无法回答,教师会觉得很丢面子,他们会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没有了,他们习惯于教师教授什么知识,自己就学习什  相似文献   

5.
学生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动状态的外部表现 ,学生要提问则表明他们正在开动脑筋 ,正在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如果教师能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或一篇文章学完之后安排一点时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以帮助他们弄明白 ,那么对学生能动地获取知识 ,一定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多鼓励学生质疑 ,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我是这样做的 :一、客观认识学生提问我认为学生有疑问是客观存在的 ,也符合学生获取知识的规律。有些教师认为 :让学生提问 ,如果有些问题教师难以回…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成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真正主体,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了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师课堂提问对组织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笔者  相似文献   

7.
对发展问题意识和问题提出能力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题为教学的主线,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能提问;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敢提问;加强指导,让学生“会”提问;对学生进行有关自主提问的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8.
陈召彬 《考试》2009,(6):39-39
针对问题学生的症结,只要采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强化注意力,挖掘作业中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鼓励,课外辅导时学会倾听,增强其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够有效提高其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9.
正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常常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提问。一、提问要难易适度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关系到提问的效果,如果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随口可答,这就失去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不知如何回答。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应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教育家肯尼思·H·胡佛站在现代教育学的高度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个创新型教师,应该努力摒弃旧的教育理念,从传统的教师提问向以学生发问为主过渡。要鼓励学生提问,力争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问题教学不应仅停留于教师提问这个层面,而要更加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提问。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自读文本后,在文本的重难点处,在全文讲解结束时,通过提示法、鼓励法、竞争法、示例法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提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徐梅青 《考试周刊》2011,(84):226-226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将学生的认识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其产生疑惑、困惑之感,促使学生阅读、思考的认知过程。课堂提问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还要注意以下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了解认知水平,树立答问信心;变换提问角度,克服思维定势;面向全体学生,讲究发问技巧;评价要多鼓励,不搞提问惩罚。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学生虽然善于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但缺少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缺乏自主提出问题的精神。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呢?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提问,可是课上简单的一问一答,或者没有针对性的提问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另外,由于小学已经开没英语,到初中时学生程度有所差别,提问如果没有层次性也会让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林湖 《广西教育》2007,(9B):44-44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感情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应强化问题意识,以人为本,教师要创设“情境”,提供“交流”、“协作”的平台,真正落实新课改建构主义思想,通过鼓励提问,引导提问,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动性,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中出现的问题1.提问对象的选择不合理从调查情况来看,教师们比较喜欢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这样即节省时间,也可以保证教学顺利的进行,但是不利于考查个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没有予以鼓励,而是一味采取点名的方式,但是提问对  相似文献   

18.
王春花 《四川教育》2022,(Z2):34-35
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提问素养。针对当下学生提问意识模糊、提问信心不足、提问技巧缺乏的现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链提升学生的提问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就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检验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以及为了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表扬和鼓励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艺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表扬和鼓励艺术。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成功源于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出卖于你,但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把生命奉献于你。可见,表扬和鼓励的作用极大。但要取得表扬和鼓励的最佳效果,教师也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表扬和鼓励要实事求是。表扬和鼓励可以使人增强前进的力量,但如果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与事实不符,这种表扬和鼓励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如果该高却低,就不能激励先进、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